分享

说长道短 || 冷:一头猪被风刮走了

 龙城日新学堂 2022-07-21 发布于山西
大约在冬季


今年冬天比较冷。不过比起小时候的冬天,还是暖和。

小时候的冬天那是真冷。


冷不仅是因为气温低,往往是因为风大。

以前冬天的雁北地区,放眼望去,几乎每天的天空都蓝得像解放区的天。那倒不是因为雁北人重视环保,只是因为风太大了,多重的雾霾都能给刮到日本鬼子那儿去。

当地人习惯了这种大风,外地人可就不行了。我上大一那年,一个外地的室友听着玻璃外狼嚎一样凄厉的大风,担心风会把楼刮倒,抱着被子捂着耳朵在床上抖了一夜。

第二天,他面无人色地说“太可怕了,怪不得他妈的北魏孝文帝死活要迁都洛阳!”我们几个本地的同学集体对他进行了心理干预,并且庄严承诺要是楼刮倒了绝对陪他一起死,他才不再闹着迁都,哦,说错了,是闹着转学。

风再大钻在家里还是能忍受的(除非家是茅草棚,那就只能像杜甫一样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了),问题是人不能总待在家里。

现在城市里的人即使出门也不怕风。毕竟是开车从地库到地库,跟风接触不着,甚至还觉得风很可爱,因为可以在红灯时隔着车玻璃拍个图配一条“大风起兮云飞扬”。除非像就有一些人在家吃煮方便面吃多了撑得难受,休息日不睡懒觉,却要去“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山上徒步上百里感受一下狂风的威力。

那时候我们也有车,不过是——驴车。挡风玻璃是没有的,空调是没有的。唯一有热气的东西,是驴放的屁。不过驴屁好像也被冻住了,扑到脸上是硬梆梆的。

所以那时候冬天会看到很多赶车的人不坐车,却袖着手跟着驴车跑。那倒不是心疼驴,而是坐在车上更冷,还不如跟着驴跑身上暖和一些。

所有鸟兽为了抵御寒冷都会在秋冬季大量长毛长绒。人自吹是万物之灵,身上却长不出多少毛来(所以古人称呼人类为“裸虫”),只能依赖其他动物的皮毛御寒。

但高端皮毛也不多见。比如孟尝君去秦国访问时送的国礼--白狐裘,秦昭王宝贝得不行,把它藏在库房里。后来孟尝君被秦昭王扣留找秦王宠妃说情,这妃子金银财宝啥也不稀罕,就要一件白狐裘,逼着孟尝君团队演了一出“鸡鸣狗盗”的狗血剧。

试想,如果不是因为冻得太厉害,但凡这妃子有一件加长款的波司登羽绒服,她至于给敌人当说客嘛?

白狐裘这玩意儿普通人见不着,只好穿一件羊皮袄御寒。如果羊皮袄都没有,那就只好穿棉袄了。

但如果生在乱世,一件棉袄恐怕也求之不得。

有一个风雪肆虐的冬夜露宿街头的乞丐,又冻又饿,就偷偷钻进有钱人的马圈跟马抢了些料豆子吃。肚子饱了,还冷得不行,就扒开马粪堆钻了进去。

身上不冷了,头上还冷。又把马圈里舀水的葫芦瓢扣在头上。解决了温饱问题的乞丐获得感、幸福感爆棚,但忽然想起了其他饥寒交迫的乞丐,悲从中来,于是不由得高声唱了起来:“我身披马粪啊~~头戴瓢~~,剩下一帮穷哥们儿啊~~怎么着?

当然,普通老百姓不至于头上戴个瓢,一般会戴个毡帽。简单的毡帽像个蛋壳,讲究的毡帽还有卷边,平时可藏香烟钞票等小物件,刮风时可以把卷边翻下来护耳朵和后脑勺。

我爷爷就有一顶带卷边的毡帽。有一年他去集市上卖猪,卖了个好价钱,把钱放在毡帽卷边里喜滋滋往回走。顶着七八级的西北风走了一阵儿,耳朵冻得疼,顺手就把卷边放下来了,然后……

然后,当然是一头猪被风刮走了。 

对付冷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火。

北方的老房子家家都有火炕。以前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二亩田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可知火炕和老婆、土地同等重要。

传统的火炕炕面都是用黄土为原材做的土墼和泥墼盘成的,导热慢,保温性好。

客人来了,不是说“请坐”,而是招呼客人“上炕”,而且要把客人让在热炕头坐。当然,炕头太热了过犹不及,会把客人屁股烫伤,所以炕头上都会放几个厚厚的屁股垫子。

小孩子们不喜欢呆在屋里,只要冻不死人,都喜欢在户外撒欢儿。那时候没有暖宝宝,在户外呆一会儿手就冻麻了,于是小孩们就自己制作手炉。

手炉自然不是王熙凤用的那种手炉。《红楼梦》里写“那凤姐儿家常带着紫貂昭君套,围着攒珠勒子……端端正正坐在那里,手内拿着小铜火箸儿拨手炉内的灰……”

咱到现在也没见过是咋个玩法。

至于《金瓶梅》里爱月儿“一手拿着铜丝火笼儿,内烧着沉速香饼儿,将袖口笼着熏热身上”那种近乎玩香道的手炉,咱不是西门庆,更不知道是啥玩意了。

黄土高原不缺的就是大大小小的土坷垃,可以就地取材用来雕刻手炉。

雕好手炉后,从路边捡几个干透的驴粪蛋子。干驴粪的好处是烟小、燃烧慢,材料易得。从棉袄的破袖口撕一块棉花引燃驴粪,盖上盖子,手捂着暖呼呼的纯手工手炉,闻着炉子里散发的袅袅粪香,人生之乐,夫复何求?

本来嘛,苦乐是相辅相成的,没有苦,也就没有了乐。所谓乐,无非是痛苦的暂时中止而已。

就像越过了极冷的寒冬的人,然后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感觉都总像春天。

读传统经典,长真正智慧;处有益友朋,过吉祥人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