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2年最重要的养心法则:清心、定心、静心

 小婷半清 2022-07-21 发布于河南
王明阳曾说:“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
这句话这也是他心学的精髓,他认为心就是理,天下没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
欲修身,先养心。
浮世之中,我们为了追求物质、地位、名利等,常常倍感疲惫;我们也常常会陷入自我否定和自我怀疑中,长久下去,人渐渐变得颓废。
我们总以为自己的遭遇就是命运的捉弄,却没想过去关照一下自己的内心世界。
新的一年,希望我们可以从心出发,认真地去想一想,自己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到底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


    1. 清心:清除杂念

我们的心,就像一方土地,可以种下美好和善良,当然也会有滋生出一些杂草来,这些杂草可能数量不多,但每一根都有着强大的腐蚀力,侵占着我们的思绪,破坏着我们的美好。
贪念,就是其中一根杂草。
有一些人,永不满足自己的成就,刚得到一些,就又幻想着另外一些,终日奔波,只为了表面的光鲜。
嫉妒,也是心中的杂草。
有的人就是奇怪,见不得别人好,但凡别人的日子过得顺当点,她心里就不顺当了。可是嫉妒并不能让我们得到什么,反而会反噬到我们自身,影响到自己的情绪。
不用羡慕别人的生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高光时刻,也会有自己的一地鸡毛。
仇恨,也是心中的杂草。
总有一些人,记性太好。十几年之前的恩怨,还整日惦记着,怨恨着,始终不愿意放下。
可他不知道,受折磨的人竟然是自己,对方根本不会因为他的仇恨就吃不好睡不着。
放下对他人的恨,就是放下对自己的禁锢。
想要收获一个平静的内心,首先就是清理自己的内心。可以找一个安静的时间和地点,静静地审视一下自己的内心,和自己说说话,看看内心深处到底滋生着什么样的杂草,然后把这些杂草连根拔起,痛苦过后就是一片清净。
人的心就像一所房子,也需要时不时打扫一下,不清除灰尘和垃圾,又怎么能迎接新生?


   2.  定心:找寻自我

曾国藩曾说:君子之道,以知命为第一要务。
知命,就是知道什么是自己的,什么不是自己的。知道自己的优势,也知道自己的短板。
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但是他小时候的天资并不高。
曾国藩13岁的时候,有一天小偷潜入他的房间,准备等他入睡后窃取一些钱财。可曾国藩一晚上都在反复背诵一篇文章,一直不去睡觉。小偷等来等去,失去了耐心,大怒,对着曾国藩背出了那篇文章,扬长而去,走前还嘲笑他:你这么笨,还读什么书?
曾国藩曾被誉为:立德、立功、立言第一人,但他在《曾国藩家书》中多次提到自己的愚笨和迟钝,可见,愚人也可以以勤补拙,而关键的是先有自知之明,方能因地制宜。
现代人的通病就是过于浮躁,往往去追求一些流于表面的事情,从来不去审视自己的内心。可心不定,事不成。
做事想要有效果,第一步就是定心。
确定了目标,制定了计划,就不要再来回摇摆,不要再犹豫不决,不能一听别人的意见,就来回否定和怀疑自己。
心乱,一切皆乱;心定,才是关键。


    3.  静心:养精蓄锐

很多人都静不下来,读书只翻了几页就跑神了,列好的计划坚持了几天就松懈了,好像做什么事情,都做不好。
心不静的时候,做什么事都容易半途而废。
之所以静不下来,还是因为过于在乎外界的一切。
别人的议论,能让人瞬间烦躁不安;领导的一句批判,能一下子把你从天堂拉向地狱;亲戚之间的暗自较量,更让人心神不宁,心烦意乱。
叔本华曾说,人类的一个最特别的的弱点,就是太在意别人如何看待自己。
人一旦陷入这种情绪里,就和进入牢笼一般,从头到脚都是不自在的。
而大部分人,终其一生,不过是活在别人的阴影之下,为了得到别人的认可,不惜付出自己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可活到最后,也没弄懂什么叫活出自我。
安静的人,看似和周围格格不入,其实恰好是内心丰盛的表现。
一个内心丰盛的人,不会介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不会用力去讨好外界,也不渴望融合那些热闹和喧哗;自然也不屑去对别人的生活指指点点,因为他们有自己的内心支撑。
心静的第一步,就是先要学会活出自我,不把自己的价值建立在别人的认可上。


生活总是吵闹的,只要你长着耳朵,就总能听见这样那样的言语,你可以争辩一次,却不能争辩一生,如果太在意,那只能每日不得清净。
生命是宝贵的,时间也极其珍贵。
明年,如果我们想要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就要从这三个方面入手:清心、定心、静心。
心不乱,事事都不乱;心若定,凡事皆浮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