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安徽以资源共建共享实施教学改革实践

 高校信息化 2022-07-21 发布于北京

高等学校,特别是应用型高校,其信息化部门一般都同时承担技术服务、行政管理以及推动创新等多项任务。针对高等学校面临的人才培养与教学模式改革,培养适应新需求的新型人才的重大挑战,信息化部门需要认真研究分析存在的困难与不足,从基本职能及具体实施等方面提出自己的因应之道。

为了帮助信息化部门主动转型,适应新形势下的新需求,安徽省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以下简称“安徽省网中心”)积极探索,成立了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工作组,构建了基于“有限众包、按需独占”的应用型高校教学资源共享模式,同时建立了相应的支撑平台,并组织部分高校开展了实践尝试。

01

共建共享模式的探索

安徽省网中心组织相关高校的专家及老师,对安徽省高校信息化部门的职能及实际履职情况、教学及课程建设存在的困难与不足、教学改革及其对信息化的要求等进行了认真调研与分析研究,提出了“问题导向、机制先行、强化保障,有限众包式共建、按需独占式共享”的基本思路。

1. 问题导向

通过调研以及分析归纳总结,明确了安徽省高校在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方面存在的共性问题,根据省网中心及高校信息化部门职责,提出了重点解决教学资源供给存在结构性短缺、教学水平参差不齐、高质量课程缺口较大、共享课程不能适应学校定位等多个问题。

2. 机制先行

为了帮助并推动高校信息化部门在服务支撑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方面发挥更好的作用,需要构建相应的工作机制,包括组织机制、沟通机制、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等,以充分调动各高校的积极性,并有效整合多方可用资源。

3. 政策保障

积极寻求教育主管部门支持,通过教学质量工程项目等方式,给予项目和经费支持,确立共建共享模式。有限众包式共建。在通过遴选的高校范围内,依据共建高校教学大纲的并集确定共建内容,重点集中于教学短视频、案例及练习题等。

按需独占式共享。各高校可以根据自己的课程教学目标灵活选择模块化教学资源,在平台的支撑下,组合为本校独有的在线教学课程。同时,可以与优质在线课程相结合,实现基于线上多种资源聚合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4. 模式特色

通过近五年时间的建设与实践,形成了以下特色:

(1)促进高校ITS部门成功转型。成功促进试点高校信息化部门从传统网格建设与维护到信息化全方位全过程支持的转变,使其对学校教学改革的支撑与引领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提升了信息化及信息化部门的影响力。

(2)实现各方教学资源的有效聚合。借助安徽省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的优势,整合了一批办学定位基本相同的高校,围绕相近的课程教学目标,整合了一批高校优势教学资源。同时,省网在做好网络建设的同时,利用技术优势直接服务于高校,对于省网的作用发挥也十分有益。

(3)助力教师将精力集中于教学创新。通过共建共享,在适度降低资源制作及课程建设成本的同时,也减少了教师备课的时间开销,让老师们能够将主要精力和时间集中在高质量教学设计以及创造性强的活动中,有效调动了教师参与课程教学改革的积极性。

(4)推动教学改革及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参与课程共建共享的高校都围绕相关课程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教学改革,既有在线课程,也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教学,还有以SPOC(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形式开设的课程。教师和学生的满意度普遍较高,且学生的课程学习成绩也有很大提升。

02

共建共享模式的实施

“有限众包、按需独占”的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模式主要包括共建和共享两个阶段的机制和策略。共建阶段包括四个环节(如图1所示)。

图1 基于“有限众包、按需独占”的共建共享模式

1. 确定参与共建人员,可以为本校或多校的多位教师、企业技术人员;

2. 确定共建课程大纲,内容为共建成员各自教学大纲的知识点并集,表现形式为分难度等级的模块化知识点。课程的全部内容为多校教学大纲的并集,核心内容为多校教学大纲的交集,后者为必修内容,并集减去交集的内容为各校选用内容;

3. 确定课程负责人,组织成员开展共建;

4. 课程共建完成后在相应平台进行测试,确保资源的可用性、科学性等;测试完成后共建成员按照本校的要求开展课程共享。

实施共建共享的前期准备

1. 确定参与共建单位。选择办学定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课程设置基本接近的若干高校,以及相关合作企业,明确共建课程,成立课程共建团队。每门共建共享课由一个学校牵头,其他学校参与课程建设。

2. 确定课程大纲。确定课程的教学大纲,即包括哪些章节、每节包括哪些知识点及相关要求,然后选取各校教学大纲内容的并集形成课程的“全部内容”,并取各校课程内容的交集形成“核心内容”。大纲的全部内容减去“核心内容”即为“扩展内容”。课程的每个章节均包括“核心内容”或“扩展内容”,也可能某一个或几章的内容全部为“扩展内容”。将所有内容按照课程的逻辑关系划分为相对独立的多个知识单元,每个知识单元包括1个或多个不同难度的内容。

设计并开发支撑平台

主要包括三类平台或工具:

1. 资源开发工具。包括课程章节管理、题库管理、作业及评分标准管理、测验等资源的管理。

2. 能够支持共建共享的网络学习功能。包括线上学习、线下互动、资源发布、统计、学习关卡设置、讨论管理等。学习平台采用主平台+虚拟子平台的模式,共建高校在本校建设子平台并通过本校域名访问学习平台。

3. 适应个性化的课程资源展示和应用功能,适应不同教师和学生特点,设置课程封面、课程进度、成绩评分等。

开展有限众包式共建

课程负责人组织课程团队,讨论确定课程建设任务分工,按照共建规范开展课程资源建设。每个学校只需完成“有限”的部分任务——负责课程中的1个或多个章的全部内容,即包括这些章的学习资源和课程实施方案。团队通过即时通信软件沟通外,还可通过开发“众包式共建系统”来支持和促进共建。

学习资源包括各章的视频及视频中的中断提问、常见问题的答疑短视频、实验内容、试题等课程资源的设计和制作。

课程实施方案包括课程进度、线上学习活动安排、线下学习活动安排(包括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学习沙龙等环节)、作业的提交方式及评分规则、课程成绩的评定等。实施方案供共建高校参考,教师在授课时,可以直接采用该方案,也可以根据教学要求、学生特征等,修改方案后实施。

鼓励按需独占式共享

课程资源建设完成后,发布到学习管理平台中,并根据课程实施方案组织课程资源、设置学习活动属性及评分规则等,这样的课程包括了课程的全部内容,称之为“元课程”。“元课程”可以设置公开访问,也可以仅作为课程模板,不公开访问。基于“元课程”可以通过“复制式”和“引用式”两种方式实现共享(如图2所示)。

图2 按需独占式共享模式

方式一:“复制式”(各自开课模式)。各校将“元课程”复制成为“本校课程”,仅向本校学生开放,课程的教师为本校教师。根据本校教学大纲的要求,教师去除或隐藏本校大纲之外的课程内容,并根据本校的进度和评价方式进行个性化相关设置。“本校课程”修改后,“元课程”并不改变。

方式二:“引用式”(合作开课模式)。牵头高校和多所高校约定同期开设课程,课程进度和成绩评定方式均相同。牵头高校将“元课程”复制成为“共享课程”,其他高校“引用”该课程到本校平台,即课程资源或相关设置发生改变,影响到参与课程的所有老师和学生。

各校学生从本校的域名访问,从本校平台来看,就是本校的课程,但课程中有多个高校的学生和老师;老师仅需要管理本校学生的成绩和作业等;开展学生互评时,选择在所有学生或是本校学生中进行;所有老师学生均在一起进行讨论答疑;所有学生可以看到自己在本校学生中的成绩排名,也可以看到在全体学生中的排名;所有老师能看到全体学生的学习情况。这种共享方式,实现了多校学生共同的学习和竞争,对教师和学生都是新的挑战,老师和学生希望获得更好的成绩,将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无论是“复制式”还是“合作式”,从显示及网络访问角度看,课程都是自己学校的课程,从而回避了“学分互认”的难题。

03

安徽高校推广情况与成效

为了保证“有限众包、按需独占”共建共享模式的有效实施, 2017年安徽省网成立了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工作组,对共建共享工作进行总体组织、技术指导、过程管理和成果考核等,具体包括:筹集与调度经费及资源、制订共建共享工作的方案与计划、制定相关规范和模板、组织研讨、组建课程共建团队、开发网络学习管理平台、组织共享、推广与宣传等。首批成员单位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滁州学院、淮北师范大学等8所高校组成,逐步扩大到近20所高校。工作组首批完成了无线传感器网络、微机原理、计算机网络实验和信息素养(互联网时代的学习和生活)等课程的共建和共享,课程全部获评安徽省一流线上课程。

在现有工作的基础上,安徽省网组织成立了高校区块链联盟,未来拟利用区块链技术准确记录资源的使用情况,以便细粒度的共享;另外还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对课程共建和共享过程的数据进行分析,为教与学的过程提供更为精准的决策支持服务。

作者:于春燕1 陈桂林1 李京2(1 滁州学院信息化建设与管理中心,2 安徽省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责编:陈永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