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企业创新浅论》(104)企业创新的实施|产学研用结合

 十丈红尘客 2022-07-21 发布于广东


产学研用结合

从不断探索尝试的过程中一路走来,从“产学研”到“产学研用”的深化,有很多的工作需要参与各方重新思考和设计,从而确保组织机制、运行机制、管理制度等能够切实落实到以“用”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用”为指挥棒的工作部署和执行上来。
当然,既然是“产学研用”四个方面,就需要进一步从顶层梳理产、学、研、用参与各方各自的基本认识定位、相互协作关系机制,从而在新的条件下形成新的工作格局,使得产、学、研、用各自相互融合、互为支撑、形成体系。
一、“产学研用”是一个整体
强调“产学研用”的整体性,是要进一步强调和明确以“用”为目的而不是以“研”为目的,从而会避免在工作中,尤其是全局工作布局和决策中,出现对“目的”定位的偏离——即“产学研”是手段,“用”是目的。
同时,也不要认为“'产学研’是错的”这样一种想法和认识,因为作为技术创新的一种重要手段,“产学研”的作用是很大的;更不要有把“产学研”和“用”割裂开的想法和认识。
如下图所示,“产学研”通过“用”形成了稳定的星型结构,互相之间的联系更明确了。


10.3 “产学研用”结合的“飞轮”模型
 
二、“用”是目的,其他为支撑
2012年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明确提出了从最初的“产学研”拓展到“产学研用”,更加明确了科技创新的目的、产学研结合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其实也就是用“市场”作为引领和检验产学研是否成功的标准。如果仅仅从字面上认为增加一个“用”是很简单的事情,那就太缺乏对产学研深刻的认识了。应该说,我国实施“产学研”结合,国家大力支持技术成果产业化,已经有20多年的时间了,这期间科技创新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面临建设创新国家(城市)的更高要求,如果“产学研”不能够应用、不能够成为用户需要的产品,科技创新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不能够大幅提升,那么就不能得到支持、不能够配置资源。
三、“研”是关键,是技术创新的关键环节
有了市场的引领、应用的明确需求,实施成功的技术研发就成为最关键的环节。
这个环节是最为特殊的环节,主要是“三高”:
1.投入高
技术研发的投入很大。这包括设备设施、工具材料、组建团队等,越是高精尖技术的研发,投入越大。对于任何一个企业而言,预算大笔技术研发费用进行技术创新都是很具挑战性的事情。这样实际上就造成了很多企业技术研发能力很弱(投入不足)。以广东地区为例,数量众多的民营企业中,很多是同质化竞争的,大家比拼的是低成本。由此在科技创新上的投入会更加不足,或者是很难实施。
2.风险高
实施科技创新、技术研发,不论是在企业还是在高校,其风险都是很大的(真正意义上的创新)。从“产学研用”的角度,在众多的风险中,最主要的风险是“投入不足的风险”(这个读者可以深入思考)。而这个风险,可以从另外三个风险“是否有市场、是否在时间资金成本下能够完成、团队是否稳定”来寻求措施和答案。一旦有市场,那么市场上的投资资金就有可能跟进,解决资金的风险;一旦在限定条件下能够完成,那么就可以进行技术成果转化、获取必要的研发资金。实际上,对于风险太不确定的事情,在“产学研用”的协同创新平台上是不能够立项的,这也就回归到是否有足够的研发经费这一个风险及判定命题上来。
3.回报高
一旦技术研发成功,实现了别人不能实现的技术创新,能够提供市场上没有的新产品(工艺、服务),其回报之大即可想而知。而且,如果这一创新(新产品)还具有好的商业模式,那么其在传统市场和资本市场上同时获得的回报真的会是巨大的数字。
四、“产”是引领,是方向
不论是“产学研”还是“产学研用”,产业需求都是主导。这意味着,要以产业需求为引领,要发挥企业的创新主导地位。企业的创新主导地位意味着,企业要敢于在科技创新上投入、敢于研发新产品。“产学研用”的模式优势在于,在企业单独承担风险和独享回报成功概率太小的情况下,提供了更为有效的科技创新、技术研发的可靠模式。企业能否在科技创新和技术研发上下定决心,是制约“产学研用”能否有效发挥作用的关键。回顾过去三十多年来改革开放、经济快速发展的历史阶段,我们会清晰地看到大多数企业不是靠科技创新和技术研发获得市场的,这是在当初市场不成熟、产品竞争不激烈的历史条件下自然而然的选择。然而,在新的建设创新型国家(城市)的历史条件下,在国家大力鼓励和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引导下,在传统产业(产品)逐步面临淘汰的困局下,企业唯有走科技创新之路,下定决心实施技术研发新产品,才能在这一轮科技创新的浪潮中获得发展机遇。
五、“学”是技术成果资源,是高端人才储备
大学是科技创新重要的源头之一。并且,大学作为科技创新源头服务社会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也日益突出。大学作为技术创新源头,在技术、成果、人才,乃至教育方面拥有非常明显的资源优势,而这些恰恰是产业界开展科技创新最为缺少的部分,因此作为“产学研用”一体的结合创新方式,依托“学”所拥有的技术资源和人才储备,是企业开展创新非常有力的支撑和重要的合作伙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