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10113作文讲义(四)

 老程杂记 2022-07-22 发布于安徽

写作解读(四)  叙述的吸引力

01

小明出生于农村,父母都是农民。他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名牌大学,后来进入一家国企,成功月薪过万,成为村子里人人羡慕的对象。后来,他还娶了大城市的一名漂亮姑娘做老婆,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这段话是流水账式的叙述,请大家将其改成有吸引力的开头。

【示例】当小明成功进入一家国企、月薪过万、又娶到大城市的一名漂亮姑娘做老婆的消息回传到那个小山村后,村民们一下子炸开了锅,只要凑到一起,就巴拉巴拉个不停。谁能想到,二十年前那个满脸鼻涕、上树掏鸟、上屋揭瓦、把整个庄子闹翻天的小明如今竟有这么大的出息呢?

思考一下:改文比原文好在哪里?

写人记事的故事性文章必须要有吸引力,才能满足人们的探索欲和好奇心。可以说,吸引力是故事存在的根基。

那么,如何让故事有吸引力呢?

02

先看昨日的几篇爆文:

《华盛顿与石家庄的24小时!》

《我们都被黄晓明和baby骗了……》

《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诗词中的少年郎,朗如星月》

《突发!教育局紧急调整寒假时间!时间紧任务重,不努力怎么可能躺赢?》

以上文章的阅读量都高,从标题看它们有这样三个特点:

一是切合热点,有时效性;

二是设置悬念,吊人胃口;

三是有文学性,语言优美。

中学生写作,不一定能拟出这么好的标题,但一定要追求在自己的水平之内,拟一个自认为最好的标题。要想拟个好题,至少要做比较,多拟几个标题,多中选优,再在“优”中选“好”写的。

拟题的常见方式举例:

《不自由,毋宁死》(对比式标题)

《舍是为了得》(矛盾式标题)

《人生得意须谨欢》(化用名句)

《反对党八股》(观点式标题)

《43-1=0》(悬念式标题)

《中学生能玩手机吗?》(疑问式标题)

《君子动口也动手》(双关式标题)

【案例】2019温州市高一期末联考作文题素材

“素”字的本义是没有染色的绢,后引申为本色、白色,颜色单纯、不华丽;无荤腥的素食;语义有本来的、原有的,构成事物的基本成分,平时、向来等义。庄子说:“朴素而称美于天下。”英国的发明家列瓦特说:“真理往往非常朴素,以致人们不相信它。”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素”又会有多种体会和理解。

任务提示语:对此,你有何感悟和认识,请联系自己的生活和体验作文。

命题材料以”字的意义展开,介绍了其本义、引申义、评论、现实中的体会和理解。这道题目的立意方向大概为:做人的本色与外表要追求朴素,但是理想和志趣可以宏伟华丽,既要无欲无求,又要执著追求。

在弄清楚立意的基础上,就要考虑拟个好题,比如下面几个题目:

一身白衣留青史

素面示人     心满阳光

以素打底     画美丽人生

受得了朴素   经得起华丽

从文体看,第一个题目适合人物故事体或散文体,第二个题目适合议论性文体,三、四两题适合议论性散文。

03

回到写作本身,说说提高故事吸引力的一般方法。

方法一  反常规

反常规简单讲,就是故事中的事情和我们平常的生活不一样,或者结尾与我们常理的逻辑推想有很大出入,读者眼看着人物事件似乎明明朝着某个方向发展,但结局往往来了个出其不意,出现了戏剧性变化。

美国小说家欧·亨利在这方面的创作才能登峰造极,被称为“欧·亨利式”笔法。比如《最后的常春藤叶》,至少有两点反常规:一是艺术处理上的反常规,最为感人的情节本应该详细地正面描写,结果他只是借别人之口从侧面一带而过;二是故事发展上的反常规,课文在结尾才点出最后一片不落的常春藤叶是老贝尔曼以生命代价奉献出的杰作。

这类文章在阅读时宜深度思考,比如小说的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结尾,就可以回到前文里找相应的伏笔,比如思考“有人认为,苏艾早就知道贝尔曼会画常春藤叶,你认同吗?”根据文本,说说你的理由。

这里呈现叶子同学对第二问思考的答案(稍作改动,使表达相对准确):

我认同苏艾早就知道贝尔曼会画常春藤叶的提法。理由:①苏艾对贝尔曼说了琼珊关于“藤叶”的想法后,“他们在那儿担心地瞥着窗外的常春藤。接着,他们默默无言地对瞅了一会儿”,从两人的心理、动作与神态的细节描写中,可以看出他们俩似乎达成了某种共识;②下文“苏艾睡了一个小时醒来”,可见苏艾夜间并没有休息,她有可能在帮助贝尔曼画画;③苏艾在琼珊要求开窗时,“困倦地照办了”,她毫不担心树叶落掉会使得琼珊绝望而死去,也没有想自己先去看个究竟的意思,可见苏艾已知窗外画了藤叶,不用担心;且“搅动给琼珊的鸡汤”的动作,显出不慌不忙甚至有点悠闲期待的样子;④苏艾说“他害肺炎,只病了两天”,可见她对贝尔曼病情了如指掌,推断出她应该知道贝尔曼是因当晚画叶而害病。

方法二  对比

对比法就是将矛盾对立的事情出现在同一个个体身上,使人觉得其形象前后反差鲜明。比如下面这段写老孙故事的文章开头:

我和孙老师在一块工作十年了,他是一个特别温柔的人,十年间我甚至从来没看到他生气过。可是那一节课他回来后,竟然对一个学生破口大骂,并且找出那个学生的作业本,三下五除二,给撕得个稀巴烂。

一件什么事能“特别温柔”的“十年间”从来未生气过的孙老师突然破口大骂,甚至将学生的作业本“撕得稀巴烂”呢?这样开头,一下子就勾起了读者的疑问,读者就会非常想知道这个学生是什么样的人?今天的课堂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再以我们班级中的常规事件为例写两段话:

【甲】我们班男生103、105两个寝室很长时间都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但自从莫李同学担任寝室长以后,103渐渐地就和105拉开了距离,现在,只剩下105寝室经常上榜。下面有请莫李同学讲讲他管理寝室的经验,希望能够帮助到105的同学们。

【乙】要问班级里谁的声音最大,大家会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扫向他。用宿管阿姨的话来说,就是第一次听到他吼着嗓门喊时,以为出大事了,结果发现只是为抬衣服嫌多干了一点的芝麻粒大的事情。可就是这样的小摩擦,谁也没有想到,竟引发了肢体冲突。

大约一个月后的一天中午,当我看到“你们班中午有人打架”的信息时,一秒钟就猜到了动手者是谁,可是我不敢相信——明知故犯,他怎么会有这么大的胆子呢?

方法三  悬念

悬念法就是给问题不给答案,给事件不给细节,故意吊读者的胃口,击中人们的好奇心和窥私欲,使人急切地想知道问题的来由或故事中的细节等。

其实对比法和悬念常常结合在一起用,比如上面三个案例中的故事也都运用了这种方法。莫李同学是怎么把寝室管理起来的?他又将分享怎样的经验?抬衣服这样的小事竟然能引发肢体冲突?真相到底是什么呢?

再举一例:

这个星期,平静的村子里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村子里所有人都不会想到,这件事深深地改变了他们的命运。

这是一件什么样的事?怎么会改变全村人的命运呢?这是件好事呢,还是坏事呢?这件事会不会也能改变“我”的命运呢?相信所有人读到这个开头,都会有一连串的疑问。一旦人们探究真相的欲望被你激发,自然而然就会往下读,也就成功博得了读者的眼球。

方法四  倒叙

倒叙就是根据表达的需要,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重要、最突出的片段提到文章的前边,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按事情先后顺序进行叙述的手法。

倒叙的好处一般有三种:一是突出表达主题或情感,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二是为了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避免平铺直叙;三是使文章曲折有致,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鲁迅先生的名篇《记念刘和珍君》就用了倒叙法,开篇写的是刘和珍的追悼会,并且刻意用“中国华国”纪年,既表达了刘和珍遇害的惋惜悼念之情,又暗含了对杀人当局者的愤慨不满之情。开篇奠定的“悲”“愤”情感,也是贯穿全文的线索。

本文开头的案例“小明的故事”修改文段用的就是倒叙手法。就那两段文章来看,改文和原文相比,至少有以下三点较好:

①从叙述方式看,改文用了倒叙手法,避免了平铺直叙,有出人意料的效果。

②从叙述角度看,原文是从“小明”角度叙述的,改文从“村民”(旁观者)角度叙述,显得客观,真实。

③从艺术手法看,改文以村民们的津津乐道衬托小明的经历不同寻常,把小明之前的顽皮淘气和如今工作爱情双丰收形成对比。

04

【写作训练】请写一写你和同桌发生的故事,综合运用反常规、对比、悬念、倒叙、意外、人物代换等方法,丰富故事细节,尽量运用高档词汇和恰当的修辞手法,表现同桌形象。不少于800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