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10707作文二十一:因果分析训练

 老程杂记 2022-07-22 发布于安徽
(家郡的课堂习作)
本次作文的训练任务是学会因果分析。
【提示一】因果分析有两种:一是由原因推导出合理的甚至是必然的结果,二是由结果追溯可能的诸多原因。
【训练一】围绕观点句①,运用因果分析写一段话,符合总-分-总的逻辑思路。
①这次期末考我语文    ,因为我    。②        。④    。⑤    
学生一:①这次期末考我语文估计考不好了,因为我准备得不够充分。②我的心思主要用在竞赛科目上,对语文有所忽视。③为了赶竞赛,我缺了不少语文课,很多内容没有上。④语文作业我写得少,更没有落实老师说的二次作业等后续消化、提升环节。⑤俗话说不打无准备之仗,可是我还要被逼上战场,希望不要被炸得太惨。
学生二:①这次期末考我语文肯定能考好,因为我做了充分的准备。②我知道自己不是叶涵、史皓嘉那样的拔尖者,通过竞赛直上“清北”是不可能的。③所以,我自觉地重视文化课学习。④老师讲的词语积累、素材整理等我一直在做,也落实了二次写作等后续消化、提升等环节。⑤功夫不负有心人,我有心在做,即使不能出类拔萃,应该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提示二】任何一件事情或一种现象都可以进行因果分析。日常生活小事、对教材的思考是训练因果分析能力的重要渠道。
【训练二】杜牧为什么用“赋”体写秦亡的历史教训?写一段话加以分析,不少于五句,200字左右。
学生三:①因为“赋”体夸张扬厉的铺排风格适于表达秦始皇“纷奢”“骄固”的形象,也就是说文章样式的选择首先要服从于表达内容主旨的需要。②杜牧认为,秦朝灭亡在于秦始皇滥用民力,大兴土木,骄奢淫逸,缺少仁爱。③而唐敬宗“大起宫室,广声色”,几乎与秦始皇是一副德性。④他想借这篇《阿房宫赋》来借古讽今。⑤之所以采用“赋”体,是为了将极力渲染的雄浑气势和秦朝迅速灭亡的衰败结局形成对比,加强感染力,更有警醒意味。
【提示三】因果分析重在分析原因。一般来说,观点提出后,原因分析要有三个方面(不交叉,不重复),并且要合理排列顺序,体现出逻辑性。这样能使说理显得有力度。
【示例三】优秀的人身上最重要的品质是什么?为什么?写一段话,分层表达论证自己的观点。写完后梳理出各句之间逻辑层次的关键词。
学生四:①优秀的人身上最重要的品质应该是具有同理心。②小一点,同理心是一种能力,它能帮助我们理解他人,体谅他人,从而站在对方的立场和角度思考问题,更易于人际的和谐。大一点,将心比心是人立身处世的根本,正因有同理心,我们才能与社会形成一个整体,这个世界才不至于分崩离析。④杜牧说:“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可见,没有同理心的人,是难以与人处好的。⑤优秀的人一定能够推己及人,认清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
逻辑层次:①明确观点-②小处论-③大处论-④引用论-⑤总结论。
学生五:①优秀的人身上最重要的品质是克己。②不能克己的人很容易会被目标以外的诱惑拉下水,不能集中精力为实现目标而奋斗,那目标能否实现就可想而知了。③苏轼说:“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可以说,克己是成大事者的必备品质。④克己的人即使处在宽松的环境中,也能“出淤泥而不染”,亭亭玉立。⑤所以,目标确立后,就要自觉自律,直指梦想,如此,就算梦想遥远,最终也必然能实现。
逻辑层次①点明观点-②反面论正面论-④引用论-实现梦想
老师论:①优秀的人身上最重要的品质是愿意付出。②愿意付出的人,不会把问题往他人身上推,不会计较付出之后有没有回报,不会觉得自己做得多而吃了亏等。③遇到任务,会主动承担;发现问题,会积极解决;有了矛盾,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④他们觉得为他人、为集体做事是应该的,不在乎他人感不感激、点不点赞。⑤希望班级里愿意付出的人越来越多,斤斤计较的人越来越少。⑥如此,我们就能获得更多人的支持,也能使人际交往更和谐,从而带动整个集体都变得优秀。
逻辑层次:①点明观点-②心理认知-③行为表现-④自我觉悟-⑤对比召唤-⑥美好期待。
【综合训练】今年的高考中个学生因拖答被取消成绩。对此,你怎么看先分要点概括出你对此事的认知,然后展开分析,写成一篇文章。
认知一:成绩作废,不遵守规则的人必然被规则淘汰。
认知二:有违公平,拖答对其他准时交卷的人不公平。
认知三:做人愚蠢,明知后果非常严重仍然不计后果。
认知四:引以为戒,可预知的不好的事,永远不去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