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三伏天别忘了喝三豆汤,祛暑毒,防百病! 三伏天,是全年中天气最热,气温最高,阳气最盛的阶段,冬病夏治正当时。2018年三伏天时间:共计40天 2018年7月27日-8月15日,为中伏,20天 2018年8月16日-25日,为末伏,10天 本周五, 正式进入中伏。中医推荐:喝三豆汤、吃三伏瓜、做好三件事,祛暑毒,防百病,为健康打好基础! 入伏后,喝三豆汤 三豆汤的方子,出自宋代医学著作《朱氏集验方》,全食物,很安全,既养生又好喝。 三豆汤为:绿豆、赤小豆和黑豆。 1、准备绿豆、赤小豆、黑豆各20克,冰糖适量; 2、将豆子洗净,清水浸泡1个小时;3、将三豆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用大火烧滚后转小火慢煮1个小时,待豆子开花后放入冰糖继续煮5分钟即可。(一周喝两次最适宜) 入伏后,吃三伏瓜 春吃芽,夏吃瓜。在伏天,最适合吃这三伏瓜!三伏瓜,指的是:丝瓜、冬瓜、苦瓜。 冬瓜:伏天多吃冬瓜,不仅能补水,还能防止中暑症状的发生。 此外,冬瓜还润肺生津、清胃热、除烦止渴,还能通利小便、消除水肿,帮助减肥。 苦瓜:三伏天,吃苦味的食物,从中医的角度来说,可以清热解暑,提神,健脾,明目,而且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舒张血管。 入伏后,做好三件事 第一件 养好阳气三伏天,暑湿会损伤阳气,加上人们吹空调、食冷饮等习惯影响,身体的阳气很容易受损。 所以,三伏天养生,要多保护人体阳气,经常按揉三大固阳要穴——振奋阳气涌泉穴、补气要穴气海穴、生命之根神阙穴。 第二件 健脾祛湿 夏天阳气盛,体内阴湿亦外泄。三伏天既要清热祛暑,更要注意健脾化湿。 推荐蒲荷陈皮茶,每天喝一杯,健脾、祛湿又排毒: 取蒲公英、薏苡仁、栀子各0.3g; 砂仁、赤小豆、茯苓、山药、甘草、绿豆、葛根、黑豆、百合各0.2g; 干姜、芡实、冬瓜皮、淡竹叶、马齿苋、陈皮、桔梗、荷叶、人参、金银花、菊花、紫苏叶各0.1g,做成一个茶包,泡茶饮用。 第三件 预防中暑 如果觉得恶心、口渴、乏力、头晕或者胸闷等不适,都有可能是中暑的先兆。 此时,应立即离开高温地带,到室外寻找阴凉处通风降温,多喝水,以免发展为严重中暑。 预防中暑,可以这样做 1、及时补充水分:夏季人体水分挥发较多,不能等渴了再喝水,那时身体已是缺水状态; 2、躲避烈日:避免上午10 点-下午4点在烈日下行走。尤其老年人、孕妇、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在高温季应减少外出;3、备防暑药: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清凉油、无极丹等。 身体健康是最大的本钱, 三伏是重要的养生时节, 快分享给你的亲友一起养生吧! 一个食疗方,从入伏喝到处暑,去暑湿,赶百病! 三伏天出现在小暑和处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所谓的“伏天儿”,就是指农历“三伏天”,即一年当中最热的一段时间。可以这样理解:“伏”就是天气太热了,宜伏不宜动。但是三伏天之所以称之为“伏”,是因为也有不少寒冷因素在内。 三伏天是个黄金调理期,所谓:“一年养阳看春夏,春夏养阳看三伏”,身体一些缠绵难治的毛病,正好借这样的天时地利来调治,祛“百病”,尤其是虚寒、体内寒湿重的人。三豆汤是从宋代医学著作《朱氏集验方》中流传下来的古方,全是食物组成,很简单,也很安全,既是糖水,也是味道超好的药茶。 每周来上两三碗,能起到解暑、清热、祛湿、补肾的功效,最适合夏季,尤其是三伏天喝~ ![]() 所谓三豆,其实是由绿豆、赤小豆、黑豆煎煮而成的,其中,绿豆、赤小豆起清热解暑、利湿的功效,黑豆则健脾补肾。绿豆和赤小豆都是寒凉之物,黑豆的加入,对它们的寒凉性有一定的抵消。 因此,三豆汤不仅能清热除暑,还能健脾利湿。这样一来,体质一般的人经常食用适量的三豆汤,就不会给脾胃功能带来不利影响。我们知道,绿豆汤解暑的效果很好,要中暑了,心烦口渴,什么东西都吃不下。煮点绿豆汤喝下去,毒也解了,胃口也开了,觉也好了,所以绿豆是非常好的,止渴除烦,诸热可服。各种热都可以服用它。 赤小豆能利水。不管是痈疮体质的,还是身体长痘痘的,你多用赤小豆煮糖水或者放在饭上蒸熟来吃,吃了它就可以退浊水。 有一个阿婆,八十多岁,脚肿的床都下不了,八十多岁的老人,又不爱吃药,那只有什么?只有用赤小豆。赤小豆放在饭上面把它蒸熟,每天吃一点,渴了就喝赤豆汤。结果才十天左右,脚上的肿退得一干二净。 赤小豆,既能补益又能利水。 ![]() 黑豆是“肾之豆”,是养肾的。 夏天生的痱子、痘痘是由于暑热挟湿,蕴结肌肤,导致毛窍郁塞所致,要防治,首先就是要把暑湿之毒祛掉。 三豆汤清热解暑,利湿,是防治痱子、痘痘的平淡良方,大家莫以为平淡就小视它,淡渗利湿,现代人营养浓浊过度,正需要平淡的清汤来稀释。 ![]() 这三豆汤就有排浊水的作用,这样浊阴下行,不能犯上作乱,像粉刺痘痘这些营养过剩的产物就减少了。 暑湿热毒带来的岂止是痱子和痘痘,像各种疥疮、湿疹,还有最主要的,一到暑天就特别特别累,纳食不香,晕沉沉的什么都不想做,苦夏之苦,身体不好的人真是吃不消。这些在服食三豆汤以后,都可以很快得到缓解。 三豆汤还能退烧,小孩子发烧确实不知道怎么办?你就煮点三豆汤。 黑豆能清肾下面的热,赤小豆呢?能清心肺的热,绿豆能清肝胆的热。上、中、下三焦的热,凭这三豆可以清。 三豆汤: 材料:绿豆、赤小豆、黑豆各20克、冰糖适量。 做法: 1.将豆子洗净,清水浸泡1个小时; 2.将三豆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用大火烧滚后转小火慢煮1个小时,待豆子开花后放入冰糖继续煮5分钟即可,放凉后连汤带豆一起食用。 老人、小孩,肠胃不好的人,可以加红糖,红糖属温性,代替冰糖。 三豆汤一周可以喝两三次,三伏期间喝最好,最晚可以喝到处暑。 夏喝三豆汤,暑湿除清光 三豆汤既是糖水,也是药茶,是夏季里一款经济实用的清暑祛湿消疮饮品。所谓三豆汤,其实是由绿豆、赤小豆、黑豆煎煮而成的。三豆汤中,绿豆、赤小豆起清热解暑、利湿的功效,黑豆则健脾、补肾。此汤中,绿豆和赤小豆都是寒凉之物,黑豆的加入,对它们的寒凉性有一定的抵消作用。因此,三豆汤不仅能清热除暑,还能健脾利湿。这样一来,一般人群经常服食适量的三豆汤,就不会给脾胃功能带来不利影响。 事实上,三豆汤不仅是夏天很好的降暑饮品,而且还是消痱除疮能手。两百多年前,我国医家赵学敏编著的《本草纲目拾遗》一书,就指出了三豆汤的作用,说是每日煮汤给小儿吃,孩子出痘出疹的机会越来越少。如果出现疹子化脓等情况,亦可喝三豆汤;把豆子捣烂敷到疹子上,疹子化脓的情况也会好转。这说明,三豆汤有很好的解毒消肿、清除痱疮的作用。 暑湿热毒常常导致人们出现困倦、纳食不香、小便短赤、皮肤长痱子、痤疮、疖肿、便秘等多种症状,这些在服食三豆汤以后,都可以很快得到缓解。一般情况下,成人用绿豆、赤小豆、黑豆各20克(温水浸泡半天后),加水600毫升,小火煎熬成150~200毫升,加适量白糖或冰糖(白糖、冰糖均属平性),连豆带汤服下即可。只要服后没有不适感觉,就可以经常服食,尤其是在夏季。 至于老人和小孩,食材的量可以减半,用绿豆、赤小豆、黑豆各10克,加水500毫升,小火煎熬成100~150毫升,加适量红糖(红糖属温性),连豆带汤服食。 三伏天快到了 我们该如何养生?[导读]从小暑到立秋,人称“三伏天”,是一年中人体体表气血最旺盛的时候,也是一年一度“冬病夏治”的时间。在三伏天,我们更应该注意养生。 从小暑到立秋,人称“伏夏”,即“三伏天”,是全年气温最高、阳气最盛的时节,也是一年中人体体表气血最旺盛的时候。对于一些每逢冬季发作的慢性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腹泻、痹证等阳虚证,是最佳的防治时机,称为“冬病夏治”。其中,以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效果最为显著;还有一些过敏性鼻炎、哮喘、痛经等受寒易发作的疾病,通过治疗,有的可以缓解,有的可以根除。所以在三伏天,我们更应该注意养生。 2015年三伏天是从公历2015年7月13日开始,农历2015年五月廿八开始。末伏最后一天是8月21日,共40天。 初伏:7.13-7.22,10天; 中伏:7.23-8.11,20天; 末伏:8.12-8.21,10天。 下面就来谈谈三伏天的养生全攻略。 夜卧早起 夏季的特点是白天时间长,夜间时间短,人体也应该适应自然界的规律,晚上可以稍微睡得晚一些,早晨起得早一些。夏季合理睡眠时间应该是:就寝时间为22:00~23:00,起床时间为5:30~6:30。若夜晚不能早睡,中午适当的午休不失为一个很好的调整。 夏季午睡的时间一般以30分钟至1小时为宜,时间过短达不到午休的目的,而时间过长不但会让人头脑发昏,肢体无力,还会影响夜间的睡眠质量。 夏天可稍微早起晚睡 养阳驱邪 夏季虽然气温较高,但仍要顾护人体的阳气。亦即常说的“春夏养阳”。阳气是人的动力,随季节和日月的交替变化而产生一定的波动,夏季阳气旺盛且常浮跃于外,反易被外邪所伤,如大汗则亡阳。换言之,在炎热的夏季,一般不宜进行大量运动,运动之后应及时补充水分和营养物质。 调息静心 夏属火,与心相应,所以在赤日炎炎的夏季,要重视心神的调养。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就是说,夏季要神清气和,快乐欢畅,胸怀宽阔,精神饱满,如同含苞待放的花朵需要阳光那样,对外界事物要有浓厚兴趣,培养乐观外向的性格,以利于气机的通泄。 食酸补盐 夏季出汗多,则盐分损失亦多。若心肌缺盐,搏动就会失常。宜多食酸味以固表,多食咸味以补心。西瓜、绿豆汤,乌梅小豆汤,为解渴消暑之佳品。夏季气候炎热,人的消化功能较弱,饮食宜清淡不宜肥甘厚味。对于三伏天,尤其要喝三豆汤,祛火、解乏、消痱子。 性味选果 夏季瓜果丰富,可以多吃一些,但应注意水果的性味,了解自身体质,以免造成损伤。 如脾胃虚寒的人,不宜大量吃西瓜、梨、猕猴桃、柚子等凉性水果;内火大、痰湿盛者,少吃龙眼、荔枝等;过敏体质,慎吃芒果、菠萝等。 又常言:“桃养人,杏伤人,李子树下抬死人”,李子多吃使人生痰、助湿,甚至令人发虚热、头昏,尿路结石的人不能多吃草莓;胃酸多、易腹泻的人,少吃香蕉;苹果、桃、葡萄、哈密瓜、桑椹、西瓜等水果含糖量高,故糖尿病人慎食。 健脾祛湿 俗话说,春困秋乏夏打盹。尤其到了夏季三伏天,总让人有种昏昏欲睡、食欲不振的感觉,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长夏”。长夏在五行中属土,与中医五脏之脾脏相应,而脾最恶湿喜燥,所以长夏多患脾胃病,出现食欲不振、腹泻等症状。 要想祛湿,一个重要的中医保健措施就是先要健脾。 长夏期间湿气比较重,脾又主湿,而脾湿最大的特点就是会让人体感觉困乏。所以,长夏期间对人体影响最大的就是脾胃消化功能较差。 健脾祛湿,早、晚进餐时可以喝些粥,如山药粥、薏米粥、莲子粥等。再则,因为夏天有暑热,可以在快熬好的有健脾祛湿作用的粥中(如薏米粥)加一点荷叶,这样就增加了清热祛暑、养胃清肠、生津止渴的作用了。上面提到的三豆汤也有健脾祛湿的效果。 同时,还可以适当服用祛暑湿的中成药,如霍香正气水。 三伏要喝三豆汤 三豆汤的方子出自宋代医学著作《朱氏集验方》,有绿豆、赤小豆和黑豆。三豆汤既是糖水,也是味道超好的药茶,喝不了绿豆汤的人可以喝三豆汤来度夏。 绿豆汤解暑的效果很好,但是偏性寒凉,脾胃虚寒的不能经常喝,三豆汤刚好可以调整一下。在三豆汤中,绿豆、赤小豆起清热解暑、利湿的功效,黑豆则健脾补肾。绿豆和赤小豆都是寒凉之物,黑豆的加入,对它们的寒凉性有一定的抵消。 因此,三豆汤不仅能清热除暑,还能健脾利湿。这样一来,体质一般的人经常食用适量的三豆汤,就不会给脾胃功能带来不利影响。 对于消化功能特别弱的人,可在三豆中加入适量大米,熬成清粥食用,也有清热健脾的效果。 此外,三豆汤还能祛痘除痱子。痱子是由于暑热挟湿,蕴结肌肤,导致毛窍郁塞所致,所以要防治痱,首先就是要把暑湿之毒祛掉。三豆汤的主要功效是清热解暑、健脾利湿,把痱子的问题刚好解决掉。而且小孩子也可以放心喝。 暑湿热毒带来的岂止是痱子,像各种疥疮、痘痘、湿疹、还有最主要的,一到暑天就特别特别累,晕沉沉的什么都不想做,苦夏之苦,身体不好的人真是吃不消。 还好,经常煮一些三豆汤喝,这些状况可以很快缓解。 三豆汤有有绿豆、赤小豆和黑豆三豆汤的做法 材料:绿豆、赤小豆、黑豆各20克、冰糖适量 做法:将豆子洗净,清水浸泡1个小时;将三豆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用大火烧滚后转小火慢煮1个小时,待豆子开花后放入冰糖继续煮5分钟即可,放凉后连汤带豆一起食用。老人、小孩,肠胃不好的亲,可以加红糖(红糖属温性)代替冰糖。 食用时间:三豆汤一周可以喝两次,三伏期间喝最好,最晚可以喝到处暑。 不贪食冷饮 三伏天都不让吃雪糕,太残忍了点!不是我绝情,是三伏天人体的阳气都浮在体表,五脏六腑是寒凉的,此时再吃冰吃雪糕,相当于雪上加霜,尤其是本身寒气就重的亲,再吃就更寒到骨髓了。 如果怕热可以喝常温的凉白开,朴素而养身。如果你能坚持一个三伏天不碰冰饮、雪糕,即使不专门去冬病夏治,体内的顽固寒气也能自己好大半,尤其是一到冬天就特别怕冷、手脚冰凉的亲,记住了哦! 不依赖空调 空调病,现社会最常见的,也最容易被忽略的。对大多数人特别是关节患者来说,夏季应该避免贪凉,不用或适度使用空调和风扇。在工作场合中,应把自己的病情告诉同事,以取得同事的理解,尽量不用空调或适当调高温度。最好常备一件长袖衣,随外界环境随时加减衣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