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学手记|《八角楼上》第二课时

 语墨绮兮 2022-07-23

教学流程

板块一 复习回顾

1. 回顾理解难懂词语的方法

2. 复习生字词

3. 回顾:________(什么时候),_______(谁)__________(在哪里)___________(干什么)。

板块二 学习课文,体会毛主席是怎样工作的

1. 自由读第一自然段,找找八角楼在什么地方?

(1)交流

八角楼在井冈山的茅坪村。(看到熟悉的地方,孩子们想起了《吃水不忘挖井人》)

(2)理解“夜幕降临”

生:夜幕降临就是天黑了

师:你们怎么知道的?

生:因为有个“夜”字,而且后面说了点灯,那肯定就是天黑了。

师课件出示动画,帮助理解。

(3)齐读

2. 学习第二自然段,体会毛主席是怎样工作的。

(1)自学提示

①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用横线勾画出毛主席是怎样工作的。

②读自己勾画的句子,从中你看到了一位怎样的毛主席?

(2)交流勾画的句子

“寒冬腊月的深夜,毛主席穿着单军衣,披着薄毯子,坐在竹椅上写文章。”

“他右手握着笔,左手轻轻地拨了拨灯芯。”

“凝视着着星星之火,毛主席在沉思,连毯子滑落下来也没有察觉到。”

(3)读读这些句子,说说你看到了一位怎样的毛主席?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生1:我看到了一位爱国的毛主席,因为他总是在深夜工作写文章,就是为了革命的胜利。师:有理有据,回答完整。只是爱国这个词放在这里不太准确,我们可以说他心系国家或者一心为国。

生2:我看到了一位专心工作的毛主席。因为毛主席看着星星之火沉思,连毯子滑落下来都没有察觉到。

生3:我看到了一位伟大的毛主席,因为他寒冬腊月的深夜还在为国家工作。

(4)带领学生感受条件艰苦

读句子:这是个寒冬腊月的深夜,毛主席穿着单军衣,披着薄毯子,坐在竹椅上写文章。

师:从这个句子你看出了什么?

生:我看出毛主席为国家很操劳。

师:看看时间和毛主席的穿着

生:我觉得很冷,因为寒冬腊月本身就是很冷的时候,而且还是深夜,那就更冷了。

师:现在这天就挺冷,晚上你们都会躺在哪里?

生:温暖的被窝里。

师:可是,看看毛主席呢?谁再来说说?

生:我觉得很差。这么冷的天,毛主席只是穿着单军衣,披着薄毯子。

生:我还注意到师坐在竹椅上,竹椅也很冷。说明条件很艰苦。

师:是呀,为了革命的胜利,为了中国的未来,毛主席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还在专心工作,所以取得了这样的成果——

生:就在这盏清油灯下,毛主席写下了许多光辉著作,照亮了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

3. 连一连,说一说

(1)连一连

穿着     披着    拨了拨     凝视

灯芯   单军衣   薄毯子   星星之火

(2)说一说

 ________(什么时候),_______(谁)__________(在哪里)___________(干什么)。他__________________(怎样工作)。

板块三 介绍成果,拓展结课

1. 介绍毛主席在八角楼写下的光辉著作。(出示图片,简单介绍)

2. 将中国比喻成一个人,帮助学生理解为什么一部作品就能够照亮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

3. 再读课文,感受毛主席一心为国、专心工作的精神。

教后反思

设计这篇课文,主要通过两个填空支架串联,帮助学生梳理什么时候谁在哪里干什么,怎样地干。两个填空支架帮助学生很好地理解了课文内容,将课后习题融入到支架中,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检测学生的习得。本课的某些文字对于学生而言是很难理解的,所以在教学中用了对比、比喻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对于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处理,我个人认为是很贴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的,学生也能够通过比喻理解,将抽象、高位的事物化为学生容易理解的具体的的事物,这是符合学生认知的。需要改进的地方就是这节课对于生字词的处理比较弱化,基本是采用集中识字的方法,后续还要思考如何将生字词更好地融入到课文教学中,增加课堂上识字教学的实效性。

有老师想要这课的课件,今天探索了新功能。我做的课件都是很简单的,不要嫌弃就好。
15 八角楼上.ppt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