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学手记|以动词为线,提升表达:《纸船和风筝》教学手记

 语墨绮兮 2022-07-23

我的思考

 《纸船和风筝》是本册书中第一篇个别注音的课文,目的是鼓励学生用学过的识字方法猜测字音。这种类型的课文对于学生而言并不陌生,在一年级上下册都接触过。在检查学生读的过程中,大多学生对这些生字都是熟悉了,所以在教学中就不需要太过强化猜测生字读音的方法。有些生字词的教学通过板书的呈现、不断地说和运用,也不需要单独拿出来讲。

为什么要抓动词?基于两个考虑。本课的一类字和二类字以动词居多,这些动词的不断复现与运用可以强化学生的记忆与理解。同时,这个故事的文本其实是很简单的,如果将这些动词成为学生习得的知识并转化为语言表达的能力呢?讲故事是一个有效的方法。这些动词刚好可以成为串联整个故事的线索。因此,两个课时的教学都是以动词为线。第一课时教学生寻找动词,讲前半部分的故事;第二课时放手让学生找动词,讲完整的故事。由教到放,由说一部分到说完整的故事,实现有梯度的教学。

第一课时

板块一 图片导入,回顾识字方法

1. 出示小熊和松鼠图片,引出故事主角。

板书:松鼠

抽生读,问:你是怎么知道这个字读“shǔ”的。(小结:看图片)

2. 板画纸船和风筝,引出课题

(1)说说你的方法

你怎么知道这个字读“zheng”?

生1:这个字的下半部分就读“zheng”,所以我猜这个字就是“zheng”。(小结:根据形声字规律猜测字音)

生2:小彭老师你画了一个风筝,所以我觉得这个字就是“zheng”。(小结:看图片)

(2)齐读课题

板块二 默读课文,提取信息

1. 默读课文,遇到不会的字,用上我们之前的方法猜猜它的读音。

2. 抽生读课文,相机正音,思考:这个故事从哪里开始可以分成两个部分?为什么

抽生交流:从第6自然段结束可以分成两个部分,因为前面写的是他们成为好朋友,后面写的他们俩吵架了,然后又和好。

(这是我第一次提这种问题,一方面是因为这个故事转折点非常明显,另一方面也想给接受力比较强的孩子一个摘桃子的机会。事实证明,这个问题对于班上大部分孩子而言并不难。)

3.提取信息,梳理故事内容

(1)小熊和松鼠分别住在哪里,谁来贴一贴,说一说?

(2)读了课文,你知道括号里该填什么动词吗?

( )纸船  ( )风筝

(3)纸船和风筝是怎么让小熊和松鼠成为好朋友的呢?把有关句子勾画出来。

①抽生交流:

纸船漂哇漂,漂到了小熊家门口。

风筝乘着风,飘哇飘,飘到了松鼠家门口。

松鼠在纸船里放了一个小松果,松果上挂着一张直跳,上面写着“祝你快乐”!

小熊扎了一个风筝,风筝上挂着一个草莓,风筝的翅膀上写着“祝你幸福”!

②比较读两个句子,勾画出多的部分,读起来感觉有什么不同。

纸船漂到了小熊家门口。

纸船(漂哇漂,)漂到了小熊家门口。

风筝飘到了松鼠家门口。

风筝(飘哇飘,)飘到了松鼠家门口。

生交流:有了漂哇漂(飘哇飘),感觉就没那么快,要慢一些。

③照样子,说句子

小鱼游到了大海。

小树长成了大树。

4.借助板书,讲故事

(1)同桌互相说

(2)抽生分享

板块三 生字书写指导

这节课选择了三个提手旁的字作指导,其中重点指导“抓”字。

第二课时

板块一 抓动词,理线索,讲故事

1.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纸船和风筝让小熊和松鼠成为了好朋友。可是有一天,再也看不到纸船和风筝了,这是为什么呢?(抽生说)

2. 因为吵架了,小熊和小松鼠都很——难过。后来为什么又和好了呢?默读8-11自然段,用三角标注出松鼠和小熊的动作。

抽生交流:扎、挂、放、哭、爬、取(相机板书)

3. 借助板书讲故事

(1)同桌互相说

(2)抽生交流说(抽了三个层次的学生)

板块二 想象拓展

4. 小松鼠在纸船上写了一句话

读:如果你愿意和好,就放一只风筝吧!

说:小熊看见小松鼠在纸船上写的话,它也在风筝上写了一段话,它可能写些什么呢?

抽生说。

(延时服务时间,我将这个作为了提升作业。一是为了检测学生的习得,鼓励学生的情境性表达;二是让学生回顾留言条的写法,用留言条地格式写纸条。虽然是提升作业,但是所有孩子都完成了,整体完成的情况还不错。)

板块三 书写指导

重点指导带口的“哭”“吵”“祝”

 板书设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