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年读完3000本书,你能做到吗? 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读更多的书

 未来决定现在 2022-07-23 发布于河南
一年读完3000本书,你能做到吗?
 
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读更多的书,并让这些书中的知识可以为自己所用?做到以下七点阅读常识,就能提升读书的数量和质量:
 
1、只阅读自己所需的部分。书不必一字不落地读完,只要阅读自己需要的部分就可以了。哪怕只是一行字,能够让阅读的你被触动并去付诸行动的话,那么这本书就是有价值的。即使它没有促成你马上行动,但这样的阅读和触动积累多了,也会对你产生很大影响。随着时间的流逝,也许你会在某一刻豁然开朗。同时在这样的阅读过程中,遇到不理解的也无妨。“蔡格尼克效应”指出,大脑会不知疲倦地一直去寻找那些未知、难度大、未完成的事情的答案;相比在阅读过程中觉得感动的文字,那些未知的内容才会在将来给你留下更加深刻且余韵悠长的感动。
 
2、短时间+边休息边阅读的效率更高。研究显示人的专注力在十到四十分钟后就会自动降低。因此,不必一定要准备出专门的阅读时间,利用晚上睡前、早上三分钟晨读这种片段化的时间阅读将有加有效。这里再次提醒大家可以用番茄工作法,即工作二十五分钟休息五分钟;这样会有助于提升效率。此外,交叉法也会有利于提升阅读的效率,这种方法简单说就是在学习过程中穿插其他有相关性的事项,比如在音乐课上将音阶练习、音乐理论、乐曲练习等进行随机组合传授给学生,将会提升大脑应对意外事件或是未知事件的存储能力。
 
3、不要担心看过就忘,进行回想练习即可。不要让“记住”成为一种压力,一定要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读书,这样才会达到好的记忆效果。另外,就是不断进行回忆练习,确认自己究竟记住了哪些。比如小说就是要回忆自己对哪个情节印象最深,自己在阅读时是一种什么情感;如果是商业书籍或是工具书,就列举两三个马上就能实践的事项。回想练习和交叉练习可以坚持搭配运用,慢慢就可以掌握一本书的精华。
 
4、作者观点没有比对自己“有用的”内容更重要。理解并记住作者的观点很重要,但很多人苦于记不住或做不到。依据脑科学来看,正确理解并记忆作者观点是一件极高水准的事情。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戈登・鲍尔经过严谨的调查和研究发现:大脑所谓的回忆并不是单纯地正确记录过去发生的事件,而是为了使当时的事件满足各自的世界观和利益对当初的事件进行“高度选择”,所以读书时请不要执著于正确理解作者观点,而要去找到对你自己有用的知识。
 
5、不用勉强自己在书上画线。一些介绍阅读的方法里提到在书上画线、做笔记会助于记忆,事实上现在新一种论证是:在书上画线只不过是给人一种已经读过了的错觉,让阅读者认为自己已经“掌握了”,这种状态在心理学上称为“流畅幻觉”,它不能巩固理解,更不能长久。另外,有些人更喜欢不管什么时候打开书,书上都是干净整洁的。当然画线会在大脑中留下“亲近感”也是有它的好处的,所以可以按自己的心意选择是否在书上画线为佳。
 
6、不动心,暂时藏书不读也无妨。大家都有过的经历是:买了一本很想看的书,却因为种种原因一直未动,时间一长,它就成为一种摆设,而久未读它,心里会有一种自责感。事实上书光是摆着也有它的意义。书架上的百本藏书会将一些信息传递到我们的潜意识中。在我们收拾屋子或做其他事时,偶然打开一本买过却从来没有读过的书,可能你会突然发现它的价值,从而开始“因为心动而读书”。买到而不看的书,其实是一种证据,证明你曾经有过想要学习某种技能的冲动,那种埋在心底的潜在热情会促进你不断进步。当然如果可以培养自己买完书就立即阅读的习惯是最好的,也是极为重要的。
 
7、配合手指辅助既能看得快,又能集中注意力。当脑电波处于α波(日常清醒状态)和θ波(彻底放松身心,使海马体保持活跃,获得灵感,记忆力、创造力、洞察力等得到有效提高)时,是学习的最佳状态。使用手指辅助阅读的方法可让脑电波处于最佳状态,实现高速阅读。
 
在《如何成为一个会读书的人》中,详细介绍了手指辅助学习的方法。这本书总共记录了45种简单有效的读书技巧,为不擅长读书的人在短时间内快速提升阅读技能提供支持。该书的作者通过阅读改变了人生,其参与创办的企业现实了0到8亿日元的销售额。此书与《如何成为一个会思考的人》和《如何成为一个会学习的人》合集为《学习的底层逻辑》,在教授人读书之外,还给学习者提供了50个有效征服学习的超实用技巧,7种受益一生的思考习惯,可以让在校学生、职场上打拼的年轻人和努力学习的人在充满挑战的时代,在有限的时间内积累更多。持续学习本身就是进步,而学习效率的提升将意味着你比别人走得更快。希望大家通过持续学习不断丰富自己,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撰文:幽蓝格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