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吴国盛|科学不是成就生命,而是在摧毁生命

 一世无界 2022-07-23 发布于湖北
图片

讲师:吴国盛

现任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科学史系系主任,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科技史学科评议组成员。

长期致力于科学史和科学哲学领域的研究;其出版的科普著作《科学的历程》,畅销20年。


1840年,西方列强用船坚炮利打开了我们封闭的国门,也让我们看到了背后的科学,造船要有物理学、数学,造炮得有化学。

在现代化浪潮中,从蒸汽时代、电力时代到现在的信息时代,科学技术始终是第一生产力。

钟表的出现,让时间变得统一,社会运转变得高效;互联网的出现,让世界变成平的,让普惠、分享变成可能。

但是,我们这个世界真的变得更好了吗?科学是在成就生命,还是在摧毁生命?

全文2508字丨3分钟阅读

01

科学为什么起源于希腊?

要回答这个问题,还得回到科学的源头。

20世纪50年代,英国学者李约瑟提出“尽管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贡献,但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的中国发生?”这一问题被称之为“李约瑟难题”。

针对这一争议,吴国盛教授认为这个问题逻辑上就不成立,提出这个问题是没有认识到中西方文明本质上的差异。

中国的农耕文明,造就了定居文化、熟人文化、血缘文化、亲情文化。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精英文化,认为“仁爱”为理想人性,通过“礼”把人教化成仁爱之人。所以,中国向来是个情感社会,万物皆有情,物和情是无法分开的,也就没法客观看待自然。

图片

西方文化以两希文明为主体,希腊文明和希伯来文明一开始就是迁徙频繁的文化。希腊是海洋文化、游牧文化、商贸文化的混合体,迁徙是常态,生人文化怎么构建社会秩序呢?靠契约精神。希腊人民从一开始就走上了独立自主和自由人性的捍卫和训练之路,以“科学”为人文教化的手段。

希腊人怎么看待科学呢?亚里士多德曾说“为了科学而追求科学,而不是以某种实用为目的。”在希腊人看来,越是无用的东西越是纯粹、高贵,他们把无用的、自由的、纯粹的科学作为真正的科学。

总之,科学起源于希腊自由的人性理想,希腊人认为无用的科学才是真正的科学。

02

现代科学塑造了人类的无情

科学的出现本身就给生命带来一种不祥的预感,后来果然都一一兑现了。

但早期的希腊科学,仍然保留了其脱胎而出的强大的生命体征。

1、万物有灵的希腊科学

希腊的科学以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为代表。

亚里士多德看待事物,主要有两个观点。一个是本质学说,他认为每件事物都有其本性。认识一个自然物,需要认识它的四种原因:质料因、形式因、目的因、动力因。

另一个是目的论。每件事物都要实现自己的本性,所以需要生长、发育,是有奋斗目标和价值追求的。

图片

亚里士多德

2、“无情”的现代科学

如果说希腊科学是求真的科学,那现代科学就是求力的科学。它们区别体现在人与自然的相对位置的改变上。

对希腊人而言,自然是内在性的领域,是理性和真理的处所。人只能认识自然、追随自然、模仿自然,而不可能改造自然、制造自然。

没有基督教就没有现代科学。基督教的创世思想,认为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是上帝创造的,除了人以外,所有事物在根本意义上丧失了神性。人类对待自然的态度,从发现自然到征服自然。

图片

在笛卡尔主体性哲学中,人是主体,世界成了表象,一个重要表现是自然数学化。世界图景化和自然数据化提升了现代效率,但也带来了2个严重的后果。

一方面,我们与真实的生活世界产生严重的疏离,我们习惯用数据说服别人,而不是共情;

另一方面,世界上的事物质的差异被抹平,还原成单一的量,意味着事物没有了自己的本质和意义。比如,对于一个物理学家来说,为了证明自由落体运动,一块石头、一只猫和一个苹果没有本质的区别。

在现代人的心灵中植入无生命、无生机的意识,塑造了无情的品格,人们不再以同情的态度看待自己面对的一切。

03

当代科学会使生命褪色吗?

笛卡尔为代表的现代科学把人性拔高到一定程度,对于非人类的生命,是一种伤害;随着世界意义的消失,科学发展至今,人类的生命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

1、互联网对生命的伤害

说到当代技术,绕不开互联网。互联网的出现,提升了人民的知情权,扩大了人民的眼界。但互联网本身存在一个致命的弱点,它在鼓励一种虚拟化的交往方式。

人与人所有的交往,都是基于脸部的出场。脸是伦理习惯,脸红是一种本能,脸、脸面、面子在伦理学上都是尊严的表现。

虚拟交往,从字面意思看就是”不要脸“之交,这是一种无道德主体的交往方式;在不同的虚拟空间产生不同的人格,虚拟交往中人会产生精神分裂症状,比如一个在现实生活中很害羞的人,在网上可以侃侃而谈。

图片

互联网的另一个错误,在于造成身体的闲置,生命感觉的消失。互联网越来越减少人身体的参与,过去键盘需要十个手指敲打,现在鼠标只需要两个手指。有时候路过网吧,看到那些沉迷上网的少年,瘫在椅子上的样子,恍惚觉得人人都是“霍金”了。

对此,吴国盛教授打趣地说,“按照这个方向发展,大概未来的人类脑袋会越来越大,身体其他部分就越来越小,最后一人一个球”。

2、生物技术让生命丧失意义

互联网带来“生命不能承受之轻”,生物技术给人造成错觉,以为会有一个单纯的技术方案,推进人类生命的完善。

对生物技术的崇拜,根植于对永生的向往。但生命是有限的,在死亡的前提下,不同的人有自己独特的价值。如果把死亡去掉,生亦何欢?

设想一下基因定制的场面。产检时,基因公司说可以筛查孩子基因,看有没有缺点,有的话可以修掉,你会不会心动?过几年,有新的基因植入方式,新进爱因斯坦的基因、赫本的基因,你会不会想加一点?

发展到最后,人类全成了爱因斯坦、帕瓦罗蒂、赫本这帮人的后代。生物技术,将使得生命的独特性受到损害。

最后,吴国盛教授总结:

“人生一切有价值的东西一旦指标化、技术化,会造就一个生命意义彻底丧失的时代。

也无须过于恐慌,我们并不需要做一个惊天动地的选择,拒绝某一项科学技术以后,才能回到生命中。

生命随时在我们身边,我们能做的,是直面科学技术。接受、使用技术,但不被技术所束缚。拿手机来说,可以用手机,但也能在需要的时候放下手机,走入真实的生活世界。

图片来源:unsplash、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