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她是丫鬟出身,一生无名无分,晚年孤独离世,却养出9名国家栋梁

 后知后觉无所谓 2022-07-24 发布于北京
文章图片1

北京香山脚下,有一处由著名建筑家梁思成设计的梁启超墓园。在梁启超与夫人李蕙仙合葬的墓碑旁,种着一棵象征着坚强气节的白皮松,梁家的孩子们称它为“母亲树”。

不过,这棵母亲树不是为了李惠仙所种,而是为了纪念梁启超的二夫人王桂荃。这个将一生奉献给梁家,却从未有过名分的传奇女人。

文章图片2

● 王桂荃纪念卧碑及母亲树

文章图片3

1886年,王桂荃出生在四川省广元县的一户农民家庭中,全家人靠种地勉强度日。


王桂荃原本的名字叫“来喜”,是那个年代乡下儿女经常会取的名字,通常寓意着父母对于孩子“带来喜气”的期盼。

可喜事没来,坏消息却接二连三地找上门。王来喜出生后没多久,母亲就因病离世。父亲再娶后,她不仅失去了母亲的宠爱,还要整日忍受着继母的虐待。

4岁那年,父亲也因病去世,小来喜彻底失去了亲人的保护,继母因此认定她是一个克父母的灾星,转手就将她卖给了人贩子。

在接下来的6年里,她先后被转卖了四次,最后被贵阳的一户李姓人家买下。

1891年,李家大小姐李蕙仙嫁给了梁启超。一次,李蕙仙在回乡省亲时看中了来喜,把她带回了梁家。

文章图片4

● 梁启超纪念馆

来喜伶俐勤快,深受梁启超夫妇的喜爱,平日里对她信任有加,连家中财政都交给她管理。

时间久了,梁启超总觉得来喜这个名字太过于俗气,便要为她改名叫王桂荃。

没想到的是,名字变了,王桂荃的命运也跟着迎来了转机。

文章图片5

自李惠仙嫁进梁家,夫妻二人的生活十分幸福。唯一遗憾的是,李惠仙自婚后第三年生下长女梁思顺后,便迟迟未能给梁家续添香火。

1897年,李蕙仙生下梁家第一个儿子,不幸的是一个月后夭折。1901年,经过4年的等待,梁启超终于迎来了另一个儿子梁思成,一家人沉浸在喜悦当中。

文章图片6

● 梁启超

不过,梁思成年幼时身体过于瘦弱,夫妻两人看在眼里很是担心。为了梁家香火更旺盛,李惠仙劝说丈夫将王桂荃纳为妾。

可梁启超本就是一夫一妻的倡导者,带头纳妾这件事他说什么也不愿意接受。

李蕙仙知晓后,默默给丈夫写了一封信,大意是:你是倡导者,但是目前并没有限定一夫一妻的条例,以你的身份地位,要为梁家的香火考虑。

梁启超看了看态度坚决的妻子,最终同意了。

“我娶你可以,但我不会给你名分,你日后生的孩子,也不能喊你娘,只能叫姨,你愿意吗?”

“我愿意。”王桂荃点了点头。

虽然年龄不大,但王桂荃思想已足够成熟。原本像她这样没文化没出身的女人,在旧时代只配嫁给乡村莽夫,然后一辈子在乡下种田,能嫁给梁启超这样的人,她不配有任何怨言。

1903年,梁启超在李蕙仙的主张下,迎娶了王桂荃。

至此,漂泊十几年的王桂荃,终于不必再过寄人篱下的日子,找到了自己的归宿。

结婚后,王桂荃接连为梁家生下了6个孩子,分别起名为梁思永、梁思忠、梁思达、梁思懿、梁思宁、梁思礼。而李蕙仙除了梁思顺和梁思成外,也生下了次女梁思庄。

文章图片7

● 梁启超的9个子女

根据当初的约定,梁启超在公开场合从不主动提及自己的二夫人,即便在信中提到也只称为“王姑娘”或“王姨”。

不过因为对梁家的付出和照顾,王桂荃早已赢得了梁家上上下下的尊重,孩子们不管父亲的忌讳,他们喊李蕙仙“妈”,管王桂荃叫“娘”。

有一次梁思成考试成绩不好,李蕙仙用绑了铁丝的鸡毛掸子抽他。王桂荃虽然吓坏了,可还是冲上将梁思成搂在怀里,任凭鸡毛掸子抽在了自己的身上。等李蕙仙消了气,她拉住梁思成,温柔的教育他要好好读书,不要让爹妈失望。

“我妈对佣人很苛刻,动不动就打骂罚跪,娘却总是很体谅他们,偷偷告诉我爹,让他出来说情。她把我们都照顾得很好,是一个头脑清醒、有见地、有才能,既富有感情又十分理智的善良的人。”梁思成曾这么评价王桂荃。

文章图片8

● 梁思成

1915年,梁启超因反对袁世凯称帝,被迫从天津逃至上海,可袁世凯严密监视梁启超的行踪,随时可能会面临危险。

王桂荃虽然没读过书,但她理解丈夫想要救国兴邦的抱负,为了不拖丈夫的后腿,除了要操持家务之外,她还主动担起联络全国各地讨袁人士的重任,毅然决然的将自己暴露在危险之中。

当年那个唯唯诺诺的小丫鬟,如今撑起了梁家的半边天。

文章图片9

1924年,李蕙仙因乳腺癌去世,5年后,梁启超也因病离世。

临终前,他歉疚地将九个子女托付给王桂荃,希望她可以好好照顾孩子们。

“先生放心,孩子们还有我呢。”王桂荃哭成了泪人。

梁启超去世时,家庭财务所剩无几,办理后事又用掉了不少钱。可儿女们都还在读书,最小的儿子梁思礼只有五岁。

为了维持一家人的生活,她将家里的旧楼变卖给了天津富商,自己则每天兼职打零工,供孩子们学习和生活。

文章图片10

● 王桂荃与孩子们

抗战爆发后,王桂荃无法再出门打零工,一大家子的生活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无奈之下,王桂荃将丈夫生前留下的书籍留下后,将正在住的楼租给了别人,带着9个孩子搬到了后院。

在之后的岁月中,王桂荃用瘦弱的肩膀,挑起了照顾全家的重任,虽然生活无比艰辛,但她仍尽最大努力给孩子们提供最好的教育,时刻督促孩子们用功读书学习,长大要报效祖国。

“人家学一遍,我就学十遍。不刻苦读书将来要吃亏的。你看你爹这么有学问了,当年还是天天都要读书。”

王桂荃操劳半生,先将女儿梁思宁和儿子梁思达送入南开大学,1941年,她又变卖家产、四处借贷,将儿子梁思礼和女儿梁思懿送出国深造。

慢慢地,孩子们一个个地离开,家里只剩下了王桂荃孤零零的身影。

少了孩子们在身边围绕,王桂荃觉得自己好像失去了一切,但同时她又很庆幸,因为她没有辜负丈夫临终前的嘱托,将9个孩子都培养成人。

后来,梁思成、梁思永、梁思礼成了科学院院士,其他的子女同样也都是诗词家、经济学家、军官……个个出人头地。

文章图片11

● 王桂荃与儿子梁思礼、女儿梁思宁

一次,王桂荃整理家务时看着丈夫留下来的文稿书籍,想起丈夫生前曾为了中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东奔西走,便与众子女合议,将梁启超的全部文稿捐献给北京图书馆,也算了了一桩心事。

1968年,王桂荃因病离世,可离家在外的孩子们却没有来得及看她最后一眼。

“我这辈子最大的遗憾,就是娘去世的时候,不在她身旁,连她的骨灰都没有机会收起来。”梁思礼的心中无限悲痛。

纵观王桂荃的一生,年幼时孤苦伶仃,嫁入梁家后默默奉献自己,从不要求名分地位。她的善良和真诚,赢得了全家人的尊重,更是创造了“一门三院士”的教育神话。

文章图片12

● 林母与林徽因夫妇

虽然儿女的成才更多是为梁启超增添光彩,很少有人了解过王桂荃为之付出的努力。但对于王桂荃来说,这些也许都不重要了,她完成了自己的使命,这辈子没有留下遗憾。

有些幸福和认同,可能只是迟到,但不会缺席。那棵“母亲树”,便是最好的证明。文/查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