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欣赏】范文静 | 永远的思念 — 写在外婆仙逝十周年之际

 新用户98917666 2022-07-24 发布于甘肃

范文静,笔名,漠柳,女,汉族,生于上世纪70年代,甘肃宁县人,大专文化,“庆阳市雨润环江爱心协会”会员,现居新疆喀什,供职于喀什市杰瑞医院。从小酷爱文字,初客居他乡,对家乡及亲人的思念,更成为她写作的动力和源泉,创作、发表了大量怀乡忆旧的诗歌、散文作品。作品散见于《西部》《新疆文学》《北方诗刊》《朔方》《陇东报》《九龙》等报刊杂志。

永远的思念

——写在外婆仙逝十周年之际

范文静
 

深秋,一场战斗悄然而至,看不见硝烟,每个人却都严阵以待。

楼下的志愿者在喊,让下楼做核酸。自春节以来,“核酸”这个词大概是被提及次数最多的热词了。登记信息时看见工作人员的手指都不灵活了,是的,实时温度只有7度的深秋,在风口上坐上一阵,任谁的脚也要跺上几跺。做完核酸,想起以前有一双露手指的手套,回家一阵翻箱倒柜,幸好,它还在。

送完手套回家时,发现月色特别明亮,回家一翻日历:农历九月十三。

这个日子,此生,至少在我意识尚清之年,绝对不会忘记。只是日常过的是公历,难免有疏忽的时候,然而很奇怪的是,每年却都没有忘记过,也都没有错过过。

十年前,听到这个消息时,脑子瞬间被掏空,从单位到家不到半公里的距离,双腿灌了铅一样,怎么也走不回家;如鲠在喉,卡的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泪水汪在眼眶中,连眼睛都不敢眨,一眨眼就如同断线的珠子般滚落下来,一路上,就那样迎着深秋的冷风,擦不及脸上冰凉的泪水走回家。无心做饭,带儿子去吃饺子,十岁的小人看着我面前一筷未动的饺子问我怎么了,我只哽咽了一句“妈妈的姥姥没有了”便泣不成声。吃完饭回家,儿子写作业,我的心里像是扎了把刀,疼得坐立不安:我想回去送她最后一程,想找个地方大哭一场,想找个人说一说,可是山高水远,在这个拥挤的城市,竟然连个哭的地方都找不见,连个诉说的人都找不见,真个是“纵有千言万语,更与何人说”!

连续三个晚上,夜里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觉,泪水打湿了枕巾,无数次把头蒙进厚厚的被子里压抑着哭声,脑子里反反复复的闪现着与外婆相处的画面,从垂髫小儿到青春年少,到长大成人,外婆于我,不仅仅是养育之恩,更是教会了我如何做人;而我于她,更多的是陪伴。在她神智不清的几个月内,无论炕头陪她的是谁,她一律只喊我的名字,也许,在她的潜意识里,那个从七岁便跟屁虫一般跟在她后面的小女孩,是能够陪伴她更久的人。然而,没有一种岁月是可以回头的,我终究还是没有陪她到最后,没有能在她的灵前哭上一场,没有在她的坟上添一锹土,甚至这些年逢年过节,我也只是用自己的方式思念着她,思念着她。

后来,家里人把追悼会的影视资料发给我看,当我看到她被放进棺木,盖上棺盖时,我轰然觉得,我的根,就这样被盖上了,从此,我就变成了漂零的浮萍,从此,再没有人把好吃的留给我,把日常开支省下来给我上学用,我也再听不到那一声熟悉的呼唤。隔着屏,我看着泪雨滂沱的亲人,我好想抱抱他们,为他们拭去泪水,可是,我的泪水,也早已湿了衣襟。

时光总是在不经意间匆匆逝去,一转眼,已是十年光景,我的儿子已上了大学,而我的双鬓,也已染上的霜色。这些年,无论遇到怎样的境遇,我都从未放弃,一直在亲人的鼓励和陪伴下向前,尽管脚步不是很大,但总在坚持。相必,这也是她老人家愿意看到的吧。

外婆,日月安好,各自保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