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 火郁证辨治新识

 醒真 2022-07-25 发布于吉林

【医论精华点睛】

仝小林论火郁:火郁的火是生理之火。火郁发之的火郁证,与实火证、虚火证之因机证治不同,以发散药为主。这里的火郁主要是指形郁,至于神郁之火,治同实火。虽也用散郁,但非发散之药,而是理气之药。

(1) 火郁证因:

①脾胃虚弱,阳气无力散发(阳气绝对不足),火郁于体表或上焦;②脾胃壅滞,阳气被遏(阳气相对不足),火郁于体表或上焦。故可将火郁证分为两大类:阳气虚火郁证和阳气遏火郁证。

(2) 辨证要点:

①烫(自觉)而不热(他觉);②炎而不(舌色)红;③百治不效;④反复长期。

(3) 治疗方剂:

①代表方:阳气遏火郁证:升阳散火汤;阳气虚火郁证:补中益气汤;介于两者之间:升阳益胃汤;②视脾胃壅滞相关病理因素,如湿困、食积、气滞、痰阻、血瘀之轻重,圆机活法。

【医论现场再现】

仝小林:今天我们讨论一下火郁证,谁把历代有关火郁证的主要论述,给大家说一下。

周 源:郁火有三辨。有平素内热,外感风寒,腠理闭塞而为郁热者。有嗔怒不发,谋虑不遂,肝风屈曲而为郁火者。有胃虚食冷,抑遏阳气于脾土之中,四肢发热,扪之烙手而为郁火者(见于《一见能医》),临床以肝郁化火讨论最多,除此之外还有三焦郁火。

沈仕伟:《金匮翼》材料:火郁者,阳气为外寒所遏,不得宣行,郁而成火,或因胃中过食冷物,郁遏阳气于脾土之中,令人心烦,手足心热,骨髓中热如火燎,此为郁热,经云:火郁则发之。《证治汇补》一书中郁证中的火郁治法:咳嗽痰喘,风疹潮热,此火郁也,治宜发之。发者,汗之也,升举之也。如腠理外闭,邪热内郁,则解表取汗以散之。又如生冷抑遏,火郁于内,非苦寒降沉之剂可治,择用升浮之品,佐以甘温,顺其性而从治之,势穷则止,此皆发之之义也。

周 源:我发一个郁火案例:新安吴文邃,眩晕者三载战栗恶寒居帐中,当五月而向火。姜桂剂屡投,病势日巨。千里延余,为诊其脉,浮之细小,沉之搏坚,是郁火内伏,不得宣越也。以山栀、黄连、黄柏、柴胡、甘草各五分,生姜五片,乘热饮之。移时而恶寒少减,人参汤送服,两月而安。——《脉诊汇辨》

(一) 火郁非实又非虚

仝小林:火郁的火,是指生理之火,还是病理之火?

沈仕伟:生理之火。

仝小林:是的,是指应该发散出去的火,相当于西医的热量,需要散发出去。我们所说的火(热量),最主要的发散途径是靠皮肤和头部,其次是呼吸、小便、大便。那么什么原因会使火郁呢?换句话说散热靠的是中焦脾胃的气机升降。那么什么原因可以使阳气发散不出去呢?

陈 锐:元气与阴火不两立,元气不足,火不外泄,郁闭于内。

仝小林:火为什么会郁?①虚,能量散不出去,郁于体表或上焦、顶焦。②不通,火散之通道被堵了。升阳散火汤偏于不通,补中益气汤偏于虚,升阳益胃汤介于两者之间。陈锐说的是元气与阴火不两立,这就需要鉴别郁火与虚火了。怎样鉴别呢?

陈 锐:以元气不足为主的郁火为虚火,以阴火上冲为主的郁火为不通之火。

仝小林:所以严格地讲,不应叫作郁火证,而应叫作火郁证。真的郁火,仍属实火,如肝郁化火,清肝泻火就是了,要用发散之药么?虚火,主要是龙雷之火。火性上炎,该怎样治呢?

仝小林:水少者?火少者?壮水之主?益火之源?需要散火么?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益火之源,以消阴翳。所以火郁发之,在东垣这补齐了治法和方药。总结一下:火郁发之的火郁证,与实火证、虚火证之因机证治不同,以发散药为主。这里的火郁主要是指形郁,至于神郁之火,治同实火。虽也用散郁,但非发散之药,而是理气之药。火郁,本有不足(气)和不通之分。外感之病,若腠理不开,阳气不能外散,即可使火郁于体表,散之即愈。我临床上观察,咽喉炎、鼻炎,有很多就是火郁证。所以,有的用各种清火药无效,一散火就好了,因此用升阳散火汤等治疗很有效。

火郁既不同于实火,又不同于虚火,怎样理解呢?

陈 锐:实火和郁火从八纲上讲都是实火,实火是指以火性炎上为主要特征的病证。郁火是指有气郁的过程而化火的病证。

仝小林:是否可以从郁和火两个字讨论,什么可郁?郁又怎么化火?气、火、痰、实、湿都可为郁,郁是不是一定化火?

周毅德:气有余便是火,六郁之首当为气郁,所以郁久一定会化火。

沈仕伟:实火,就是感受火邪,是实实在在的火。它多伴有口干、便干、溺赤、胸腹灼热、舌红、脉数。郁火是郁而化火,它也有热的表现。如肌肤筋骨肢体灼热,扪之烙手等表现,但这个火与传统理解的可用黄芩、黄连等清热泻火来治疗的实火不同。血虚胃弱过食凉,阳郁于脾都可导致郁火。

仝小林:实火是怎样产生的呢?怎样和郁火相鉴别呢?

沈仕伟:实火是要清热泻火的,如黄芩、黄连、石膏,而郁火是要散火的。

周毅德:中满郁滞,郁久化热应是实火。我认为是这样的。

仝小林:我们治疗了百余例糖尿病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几乎都是自觉发烫,严重的几年没有盖过被子,但绝少“扪之烙手”,真是扪之烙手,就是实火了。按实火治不效,按虚火治也不效,百治不效,是火郁的重要辨治要点;长期不愈,反复发作,也是辨治的重点之一。所以,我说其特点是“三个一百”:扪之烙手百无一见,百治不效,百天不愈。非实火、非虚火,按实火、虚火治而无效者,可考虑火郁证。

给大家分享一个升阳散火汤治疗糖尿病感觉神经异常案:患者,女,55岁。双下肢烧灼8年,大腿根部刺痛,静坐时明显,惧怕穿衣,夜间不能覆被,坐立难安,常以冰袋敷于下肢,空腹血糖:8.8mmol/L,舌淡,苔白,脉沉细略弦数。处方:柴胡9g,升麻6g,防风9g,羌活15g,独活30g,葛根30g,生、炙甘草各9g,白芍30g,党参15g。1个月后灼热减轻50%,刺痛减轻60%。继加减调理痊愈。

(二) 升阳散火为通治

仝小林:升阳散火汤是治疗火郁证的常用方。谁把李东垣的论述发一下。

郭 允:《脾胃论》:治男子妇人四肢发热,肌热,筋痹热,骨髓中热,发困,热如燎,扪之烙手,此病多因血虚而得之。或胃虚过食冷物,抑遏阳气于脾土,火郁则发之。生甘草(二钱),防风(二钱五分),炙甘草(三钱),升麻、葛根、独活、白芍、羌活、人参(以上各五钱),柴胡(八钱)。上咀,每服秤半两,水三大盏,煎至一盏,去渣,稍热服。忌寒凉之物。

张 颜:升阳散火汤因其具有生脾胃阳气、散中焦郁火的作用而得名。

赵林华:张景岳常用镇阴煎治疗咽喉肿痛、口腔溃疡,取引火归原之意,傅山引火汤也常用治疗此病。我记得老师常用升阳散火汤治疗咽炎、咽喉痛,甘草泻心汤加减治疗反复发作口腔溃疡,临证时如何准确识证辨证呢?

周 源:咽痛的患者要问诊渴与不渴,散火汤一般为阳郁,渴而喜饮不明显。

沈仕伟:既然本质不是热,那无论口干与否都是不喜冷饮或饮水不多的,患者有标热但又无其他症状支持,则可考虑阳郁。

仝小林:升阳散火汤用于咽炎的辨证要点。我的体会:①咽炎为慢性;②非咳、非痛,“振咽声”不断;③长期压抑,时常叹气。为什么郁在咽喉呢?因为咽喉为肺之门户。郁气是郁在肺,即胸中之大气。为什么现在肺癌占肿瘤发病之最?肺气郁也!为什么郁闷的患者两胁胀痛?双下肺郁气也!为什么唱歌最能治疗郁气?开肺气也!中医传统把郁气统责之于肝,不够全面,还应责之于肺。升阳散火汤之阳郁,主在肺气,若真是脾胃阳气郁闭而化火,则宜大柴胡开郁清胃。“振咽声”即发自咽喉之“咯声”。多唱歌,远离肺癌!振咽声不断,提示肺气欲宣欲达也。

周 源:我记得老师说过脏腑寒,经络热,这类患者一般脾胃不好,如果用清火药,病情反而更重。两年前有一个反复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经久不愈,严重时连续几天不能吃饭,溃疡面红肿不深,舌苔白,齿痕,大便不硬,饮食稍不慎易出现腹泻,后来用老师的升阳散火汤很快好转。

仝小林:热淤于营血为淤热、热郁于经络为络热、热郁于脏腑为郁热。淤热宜凉营散血;络热宜升阳散火;郁热宜开郁清热。辨证要点:掌、唇、舌红赤或暗红为淤热,四肢胸腹灼热、或咽喉、口腔、鼻腔烧灼为络热;口干苦、大便秘结为郁热。再看个病例,升阳散火汤治疗慢性咽炎案:患者,女,40岁,5年前就诊。西医诊断:慢性咽炎。现症见:咽干、咽痒、咽灼痛、异物感,欲咳不出,干咳频频,影响工作睡眠,劳累或闻异味后加重,伴鼻塞、口干、口渴、口苦。舌暗红,苔薄黄,脉弦细。处方:葛根30g,升麻6g,柴胡9g,羌活12g,独活15g,防风9g,西洋参6g,白芍15g,生、炙甘草各6g,桔梗15g。服用14剂后,咽症明显减轻,夜间安睡。继续服用1月痊愈。

周毅德:分享一个我用升阳散火汤治疗口腔溃疡的案例。3天前治疗一男性患者,40岁,长期抑郁,严重口腔溃疡,舌体及口腔满布溃疡灶,来诊时已3天没正常进食了,张嘴或是喝口水都会痛得哭泣,口涎多,四肢湿冷,勉强看舌,质暗红,苔黄白相兼厚腻,脉濡细涩,给予升阳散火汤合泻黄散加减治疗3剂,症状改善80%。

沈仕伟:我觉得您合了泻黄散就不能算是郁火的病例。石膏教材归属于清热药,清热泻火,除烦止渴。

周 源:石膏也有散的作用,不等同于清火。

仝小林:为什么说石膏散呢?

周 源:肺火郁也是郁,可用石膏。

郭 允:石膏味辛,麻杏石甘汤即是散内有郁热。

周毅德:石膏本身散的作用不大,但是有,如果配合藿香就很到位了。

仝小林:我早年在治疗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出血热时,常用麻杏石甘汤。麻黄先把汗发出来,后面就是石膏了,汗出溱溱。假如只用麻黄,汗出时间较短,一配石膏,汗出很透。后来,再体会张锡纯的阿司匹林加石膏,懂得了石膏的发汗作用。那为什么说石膏凉呢?是因为发透汗后,脉静身凉。所以,在治疗瘟疫时,大剂量石膏并没有寒凉伤胃的明显副作用。

沈仕伟:那大家觉得石膏是治疗实火还是郁火呢?

仝小林:问得好!郁火要不要用石膏?

宋 坪:我觉得实火、郁火都可以用。

周 源:升阳散火汤若是夹有口渴重,就可以加石膏了。

(三) 火郁证辨治体系

仝小林:今天我们主要讨论了火郁证的发病及治疗。为什么会出现火郁呢?第一,是气虚。气虚无力将热量散发出去,所以郁于体表或顶焦、上焦。用补中益气汤,甘温除大热就是基于此。第二,是各种病理因素,导致中焦脾胃气机升降受阻,阳气不能外达(也相当于相对性阳气虚)。所以说:火郁之火,阳气也,机体代谢产生之热能也。阳气,随脾胃气机升降,向外发散,主要靠皮肤、头部、呼吸、大小便,将体内之热散发和排泄出去,但最主要的器官是皮肤和头部。当散发或排泄阳气的脾胃之气机壅塞,或阳气不足无力散发阳气时,就会出现火郁证。郁在外,则四肢、背、胸、腹等发热;郁在上,或为咽炎、唇炎、舌炎、口腔炎,或为喉炎、鼻炎、耳炎、结膜炎,或为甲状腺炎、淋巴结炎,等等。最常用的是升阳散火汤,把被抑遏之阳气发散出来。火郁证的因机证治如下:

证因:①脾胃虚弱,阳气无力散发(阳气绝对不足),火郁于体表或上焦;②脾胃壅滞,阳气被遏(阳气相对不足),火郁于体表或上焦。故可将火郁证分为两大类:阳气虚火郁证和阳气遏火郁证。

辨证要点:①烫(自觉)而不热(他觉);②炎而不(舌色)红;③百治不效;④反复长期。

治疗方剂:①代表方:阳气遏火郁证:升阳散火汤;阳气虚火郁证:补中益气汤;介于两者之间:升阳益胃汤。②视脾胃壅滞相关病理因素,如湿困、食积、气滞、痰阻、血瘀之轻重,圆机活法。

最后我把火郁辨识简单归纳为几句话:

火郁非实又非虚,体热散发出问题。

舌不真红肤不热,皮似火燎痒疮起。

炎上咽喉甲5七窍,反复出现久不愈。

5 指甲状腺。

气遏外周开鬼门,枢纽因除自奋蹄。

升阳散火为通治,气虚火郁补中气。

识得治火个中昧,别赏一番新天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