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焦湿盛证,燥湿和胃享安泰二】——中焦湿盛证的治疗规则、治法、经典处方

 浩源中医书馆 2022-07-26 发布于新疆

第四节    治疗规则

中医认为,治疗中焦湿盛在临床上可采用“燥可用湿”的治疗原则,临床上治疗湿滞脾胃证采用燥湿运脾,行气和胃的方法。临床上治疗内伤湿滞证采用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的方法。临床上治疗气机壅滞证采用行气除满,温中燥湿的方法。
由于燥湿和胃剂性多温燥,因而在临床治疗时,对于胃阴不足的患者就要忌用;其组方用药也要谨慎使用滋腻的药物。

第五节    中焦湿盛证的治法

从中医上讲,治疗中焦湿盛证可以采取燥湿和胃的方法,而这类方剂被称为燥湿和胃剂。方剂的组成大部分是以苦温燥湿的药物或者是芳香化湿的药物为主,例如苍术、厚朴、藿香、佩兰、白豆蔻、草果、砂仁等。
根据“风可胜湿”的原理,可以配伍祛风的药物,比如防风、白芷、羌活、荆芥、柴胡等:由于湿邪黏腻,容易阻滞人体的气机,促使气行不畅,也可导致湿浊内生,因而须配入行气的药物,例如陈皮、木香、枳壳、香附之类;如果是湿浊壅盛,可以酌情配上茯苓、薏苡仁、车前、泽泻等利水渗湿的药物。
因为制水在牌,牌旺就会运化有权,从而湿浊不生,所以前人有“治湿当先健牌,第旺湿自绝”的说法,因此配以益气健脾的药物,比如人参、黄芪、白术、炙甘草、大2类,来培士以制水;由于肺为水之上源,因而临床治湿也可以通过宣肺来化湿,经常配入杏仁、桔梗、枇杷叶、前胡、桑皮等药物。
另外要结合临床特征以及兼夹病证来进行配伍。假如是兼有表邪的患者,需要配入解表的药物,例如苏叶、白芷、香薷之类。
对于湿蕴化热的患者,可以配上黄连、黄柏、黄芩、苦参等;假如是寒湿中阻的患者,就可配伍干姜、良姜、吴茱萸等;如果是以泄泻为主要症状的患者,加入扁豆、莲子、山药等健脾止泻的药物;对于呕吐的患者,就可配入半夏、生姜等来降逆止呕;如果是腹胀脘痞比较严重的患者,可以加上枳实、槟榔、大腹皮等;假如是不饥纳呆的患者,就可加上神曲、山楂、麦芽等来消食和胃。

第六节    经典处方

◇平胃散

【方剂出处】《简要济众方》。
【方剂组成】苍术12克,厚朴9克,陈皮6克,炙甘草3克。
【用法用量】把以上药物研成细末,每次服用4~6克,用姜枣汤送下(生姜二片,大枚先煎成汤);如果用作汤剂,用水煎,然后温服。使用量按照原方比例酌情来减。
【方剂功效】燥湿运脾,行气和胃。
【方剂主治】湿滞脾胃证。证见脘腹胀满,不思饮食,恶心呕吐,口淡无味,嗳气吞酸,肢体沉重,急惰嗜卧,常多下利,舌苔白腻而厚,脉象缓等。
【方歌】平胃散用苍术朴,陈皮甘草四般施;除湿散满驱境岚,调胃清方以比扩,又不换金正气散,即是此方加夏藿。
【方解】本方为治湿滞脾胃证的代表方。脾主运化,当脾为湿困,就会运化失司,不思饮食:湿性黏滞,阻遏人体的气机,导致气滞不行,则表现为脘腹胀满。治疗本证,当以燥湿运脾,行气和胃为主。
处方中以苍术来燥湿健脾,所以作为君药。而厚朴可以行气消满除湿,因此作为处方中的臣药。再与苍术相互配伍,就能够燥湿以健脾,行气以化湿,当湿化气行就会脾气健运。其佐以陈皮来理气和胃,以芳香醒脾,辅助苍术来燥湿;协助厚朴以行气。而甘草既可以调和诸药,又能够甘缓和中,为本方使药。全方配伍,燥湿行气,健脾和胃,诸症消除。
【辨证要点】临床运用本方,当以脘腹胀满,口淡不渴,肢体困重,苔白腻为辨治要点。
【方剂加减】临床使用本方可灵活加减。若脾虚者,加白术、茯苓,以健脾燥湿利湿;如果病证属于湿热的患者,适宜加入黄连、黄芩以清热燥湿;假如是属于寒湿的患者,适宜加上干姜、草豆蔻以温化寒湿;对于湿盛泄泻的患者,适宜加入茯苓、泽泻来利湿止泻;如果是呕吐的患者,就适宜加上半夏以和胃止呕;假如是兼有食滞,而症状见有腹胀满,大便秘结的患者,适宜加人莱菔子、神曲、槟榔、枳实以消食除满;若腹痛明显者,加延胡索、川楝子,以活血行气止痛。
【注意事项】阴虚气滞、脾胃虚弱的患者以及孕妇就不适宜使用本方。
【现代应用】本方现代常用于治疗湿滞脾胃所致的传染性肝炎、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肠炎、慢性胆囊炎,慢性胰腺炎,慢性肝炎等病证。

◇藿香正气散

【方剂出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方剂组成】藿香、大腹皮、茯苓、白术、半夏曲各9克,紫苏、白芷、陈皮、厚朴(姜制)、桔梗各6克,甘草(炙)3克,生姜3片、大枣2枚。
【用法用量】煎服,每天1剂。
【方剂功效】解表化湿,理气和中。
【方剂主治】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证。症见恶寒发热,头痛,胸膈满闷,脘腹疼痛,恶心呕吐,肠鸣泄泻,舌苔白腻。
【方歌】藿香正气腹皮苏,甘桔陈苓术朴俱;夏曲白芷加姜枣,风寒湿邪并能祛。
【方解】本方主治之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证,是夏天常见病证。由于风寒外束,卫阳郁遏,所以有恶寒发热等症状;内伤湿滞,湿浊中阻,脾胃不和,升降失常,因而上吐下泻:湿阻气滞,则胸膈满闷、脘腹疼痛。治宜外散风寒,内化湿浊,兼以理气和中。

方中藿香既以其辛温之性而解表之风寒,又芳香而化在里之湿浊,且可升清降浊,理气和中,是治霍乱吐泻之要药,为君药。臣以半夏曲、陈皮理气燥湿,和胃降逆用以止呕白术、茯苓健脾化湿以止泻,共助藿香内化湿浊而止吐泻。佐以大腹皮、厚朴行气化湿,畅中行滞,且寓气行而化湿:紫苏、白芷辛温发散,助藿香外散风寒,紫苏能可醒眸宽中,行气止呕,白芷兼能燥湿化浊;桔梗宣肺利膈,既益解表,又助化湿。甘草调和药性,姜、枣调理脾胃,是为佐使之用。诸药合用,使风寒外解,湿浊内化,清升浊降,气机通畅,那么诸症自愈。

【辨证要点】临床应用以恶寒发热,上吐下泻,舌苔白腻为辨证要点。
【方剂加减】如果表邪偏严重,寒热且无汗,宜加香薷以助解表;如果还有气滞脘腹胀痛的,宜配伍木香、延胡索增强行气止痛的效果。
【注意事项】本方重在化湿和胃,因而解表散寒的效果较差,所以服后宜覆被增絷以助解表。如果是湿热霍乱的吐泻,那么不适用于本方。
【现代应用】现在也用于治疗急性胃肠炎属湿滞脾胃,外感风寒的患者。

◇厚朴温中汤

【方剂出处】《内外伤辨惑论》
【方剂组成】厚朴(姜制)30克,陈皮(去白)30克,炙甘草15克,茯苓(去皮)15克,草豆蔻仁、木香各15克,千姜2克。
【用法用量】以上药物合为粗散,每次服用15克,或再加生姜三片,煎煮去滓,饭前温服。忌一切冷物。
【方剂功效】温中行气,燥湿除满。
【方剂主治】脾胃气滞寒湿证。症见脘腹胀满或疼痛,食欲不振,四肢无力,舌苔白腻,脉沉弦。
【方歌】厚朴温中陈草苓,干姜草蔻木香停,煎服加姜治腹痛,脘腹胀满用皆灵。
【方解】本方是治疗脾胃寒湿气滞的常用方。脾胃气滞寒湿是由于寒性凝滞,气机壅阻造成的。脾胃主受纳、腐熟和运化水谷,如果寒湿困于脾胃,气机阻滞,升降失常,所以脘腹胀满或疼痛。脾胃运化不力,所以食欲不振。脾胃主肌肉四肢,如果湿邪阻滞,气机不畅,就会身困倦怠。因此,治疗此证,当以行气温中,燥湿除满为主。本方中,厚朴为君药,味辛苦温燥,具有行气消胀、燥湿除满的功效。草豆蔻辛温芳香,温中散寒,燥湿除痰,是本方的臣药。陈皮、木香行气宽中,能够助厚朴加强消胀除满之效;干姜、生姜并用,可以温脾暖胃,助草豆蔻散寒止痛;茯苓渗湿健脾和中,与前几味共为佐药。炙甘草益气健脾和中,调和诸药,为使药。以上诸药合用,具有除寒湿、畅气机、健脾胃、消胀痛的功效,是治疗脾胃气滞寒湿证的常用方。
【辨证要点】临床应用时,当以脘腹胀满或疼痛、舌苔白腻、脉沉弦为辨证要点。
【方剂加减】在临床应用中,方药可以根据病情变化进行加减。如果疼痛厉害,可以加温中散寒止痛的药,如肉桂、良姜等;如果身重、四肢浮肿,可以加大腹皮下气利水、消肿。
【注意事项】由于本方是治疗寒湿气滞,因此药性温燥。如果病证属于气虚不运或胃阴不足,则不宜使用本方,以免使阴气耗伤。另外,气滞化热都也不能使用本方。
【现代应用】临床实践证明,本方还可用于治疗急慢性胃炎、胃溃疡、胃肠功能紊乱、慢性肠炎等属脾胃气滞寒湿证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