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弘历知不知道底下的那些烂事?

 为什么73 2022-07-26 发布于北京

原创 这里是九哥 九哥形而上 2022-07-25 18:14 发表于广西

图片

锁麟囊

程派经典,建议大家点开音乐链接再阅读

   弘历56年,这一年弘历八十大寿,大清官民在京城大肆庆祝了一个月。庆祝活动后,弘历问内务府这一次活动有没有超支?有没有用到国库里的银子,内务府回禀说不但没有用到一两国库的银子,您自己的私房钱还有盈余。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历史上其他皇帝想用钱直接就从国库里支了,但弘历却是公私账分开的,国库是国库,自己的私房钱是自己的私房钱。做寿办“百叟宴”是自己的事,所以弘历下旨给内务府,要求整个费用从自己的私房钱里列支。问题是弘历哪来的这么多私房钱呢?

   这就得说一下弘历45年开始推行的议罪银制度了。弘历一生六次出巡,后二次都由和珅随侍,而声势最为浩大的第六次出巡(弘历49年)竟然没有动用国库一两银子,原因就是和珅提出的议罪银制度得到了贪官们的集体拥戴。这个议罪银制度并不是罪行被揭穿后才拿银子出来赎罪,而是这些官员在履新前先拿一笔银子,存在弘历的私账上。弘历的这个私账的管理人是内务府,和珅一直兼着内务府的法人代表。贪官们履新前,先掏一笔银子相当于先上了一道保险,事后再拿出一笔银子大多就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了,最不济还能保一条命,不至于判死刑。

   王亶望“捐监冒赈”案牵连的死刑犯一共有57人,如果不是已经开始推行议罪银制度,死刑犯的数量起码翻两番。事实上,议罪银制度的推行比“捐生”制度更恶劣,因为“捐生”按规则只是得到了一个名誉上的“官身”,大多数“捐生”终其一生也没有机会坐上官座。当然,有了“捐生”的身份等同于通过科举的“童生”,可以不纳粮不听差。换句话说,可以理解为一次性把一辈子该交的税都给交掉了。另外,有了“捐生”的身份就可以公开设馆收徒了,相当于有了开设“私立学校”的许可证。大多数人“捐生”一辈子开馆授业也可以混个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少数出身有背景的“捐生”,这个身份则是他们官场的起点。譬如本文中的和珅和王亶望都是“捐生”出身,和珅的爹做过从二品武官——副都统,王亶望的爹做过正二品的巡抚。大清一朝,但凡是叫得出名字的,基本上都是官x代。宰相刘罗锅刘墉的爹曾经贵为军机处首辅大臣,应该是汉人在满清朝廷官做的最大的(爵位最高是曾国藩,一等侯)。

   捐生做官也得送礼,但毕竟父辈的关系都在,送礼往往是象征性的,好比刘墉给人送荔浦芋头,那东西能值几个钱?但与议罪银制度伴生的是弘历晚年(和珅弘历45年起官居一品),大清每一级官阶,每一个官位都有明码实价。一个县令多少钱、道台多少钱、布政使多少钱,这是从二品以下的位置,这个位置往上就得去和中堂家里面议了……。只要出得起钱,没有拿不到的位置。

   朝廷弄到这步田地,出了钱的官员当然得狠狠压榨,一方面是压榨手下的官吏,想升迁就得拿钱,而且还得是双份(其中一份得孝敬和中堂);另一方面,就是更加残酷的盘剥百姓。

   弘历55年,礼部侍郎尹壮图丁忧届满,由老家云南回京,一路上看见民不聊生,认为根子就在议罪银制度,就给弘历上奏了:“各省督抚大员犯了过失之后,蒙皇恩浩荡,不立即革去他们的官职,只罚他们若干银两,以示惩罚;也有一些官员自愿交纳罚金,对于那些多行不法的官员来说,这无异于为他们的行为找到了借口,他们可以肆无忌惮地继续胡作非为。即使那些清正的官员,也因为得到了下属交纳的银两,如果遇到有府库亏空等案件,也不得不为下属包庇恶行。所以,罚银的制度虽然很严格,却非但不能令官员们羞愧,反而容易滋生他们的不轨之心,请求皇上永远废除这一制度。”

   按照尹壮图的说法,大清的官僚体系自上而下都已经烂了,这是弘历无论如何都不能接受的。弘历下旨要求尹壮图拿出真凭实据,尹壮图回奏说希望皇上指派一位满族官员和自己一起秘密出京查探。结果在和大人的干预下,尹壮图的秘密查访没有实现。秘密查访变成了大张旗鼓的访问——计划访问的地方必须在500里外先行通知,如此的结果就是“查访”的每一座仓库都是账目实物一一对应。看完大同地区的几座仓库,尹壮图就知道自己被和大人算计了,连忙给弘历上请罪折,主动要求治罪。……弘历倒也没有杀他,尽管刑部判了“斩监候”(斩监候的意思是斩首,但要等到当年秋天或者第二年秋天再杀头,因为判刑的时间没在秋天,暂时在大牢里候着,挨时间),但弘历最后宽宥了尹壮图,只是开除了他的公职并剥夺了政治权利,让他回云南老家待着了。

   那么,弘历究竟知不知道底下的那些烂事呢?

   我们从王亶望“捐监冒赈”案看看弘历的精明。捐监冒赈案是王亶望在甘肃做布政使(相当于今天的省长)的时候,通过他控制的行政系统大肆贩卖“捐生”资质,并私分钱款的案子。按说卖“捐生”得来的钱是必须入国库的,所谓收支两条线,坐收坐支任何朝代都是不允许的。王亶望收上来的捐银也确实造册上交了户部(相当于今天的财政部),但仅仅是给了一个数字就把钱分掉了。因为,王亶望治下的甘肃年年大旱,需要国家拨款赈济,每年的捐银经常还入不敷出,尚需户部拨款支持。王亶望在甘肃做了九年布政使,最后抄家的时候,现银就抄出了一百多万两。

   弘历是怎么发现王亶望贪腐的呢?弘历46年,甘肃有人造%反,甘陕总督勒尔锦平叛不力,弘历派阿桂带大军限时进剿。阿桂上奏说甘肃暴雨,道路泥泞,一时半会儿结束不了战事,让皇上多拨钱粮、宽限时日。在弘历的心目中,甘肃是一个没有雨水的地方,毕竟王亶望前些年的奏折里,甘肃是年年大旱的。显然,这两个人里面必然有人说谎。弘历秘密派出亲信前往调查,这才让捐监冒赈案大白于天下。

   捐监冒赈案还牵出了另一桩贪腐案,也是弘历亲自破的案。清朝有一个潜规则,各地大员在皇上生辰的时候要给皇上送寿礼,刘墉这类也不例外。区别是,贪官多半号称自己送的是祖传的宝贝;清官送点荔浦芋头一类土特产也是心意。皇上除了回礼(一般是御酒一坛类的食品),还需要从大臣的礼单中退回一、二件,不能全收。

弘历46年恰逢弘历70寿辰,各地督抚都少不了一份心意。此时,王亶望已经升任江苏巡抚,他的寿礼每一件都让弘历爱不释手。但潜规则即使贵为天子也必须遵守,无奈之下,弘历退回了二件和田玉雕。好在没多久,甘肃捐监冒赈案发,弘历下旨让闽浙总督陈祖辉去抄王亶望的家,心里那叫一个美。没想到陈祖辉交上来的抄家明细里竟然没有这两件玉雕,震怒之下,又把陈祖辉家给抄了,这才得回了那二件玉雕。

   (对了,陈祖辉的爹曾经担任过两广总督)

  

综上所述,弘历不大可能不知道底下的那些烂事,否则不会轻易放过尹壮图。只是按照苏绰的《具官论》,用贪治贪或许是弘历心目中最有效率的方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