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尽江南梦金陵

 奎林说 2022-07-27 发布于甘肃


格非的《春尽江南》

“那你就去问问王茂新好了。他可以回答你的问题。你问问他为什么要赚那么多的钱?购买那么多的房产?包养那么多的女孩子?他用不了那么多钱,住不了那么多房子;那么多女孩子,他也搞不过来。这个世上的东西,有几样不是多余的?你问我为什么杀那么多的人,我简单告诉你四个字,多多益善。我知道他们家有几口人。不杀到最后一个,我是不会罢手的。因为在我脑子里,杀人和赚钱的道理是一样的。多余的钱,用不了。可存在银行里,你的心里照样会挺舒服的,阿是啊?杀人也是一样。过去不就有句老话吗?杀个够本,杀两个赚一个。把杀人和赚钱搞在一块,不是由我发明出来的。我们做什么事都贪多。这是人的天性。你也许会奇怪,现在这个社会,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灭门案,阿是?其实一点都不奇怪,因为杀人就好比赚钱,多赚一点是一点。多赚一个是一个。你再去问问那些在大街上闯红灯的人,他们闯了红灯,节约了一分钟甚至五秒钟,有什么屌用?他坐在自己家中,一口气就可以浪费五个小时什么都不做。可人就是这样,只要他经过一个路口,还是会毫不犹豫地闯红灯。人活着总要赚点什么,哪怕是没用的东西。”
这是《春尽江南》里的一段话,当律师的家玉和当事人的对话当中的一段。书中的地名、话语、风土人情...有理由相信,这是格非拿南京作为小说中主要城市的原型来写的。读来很是有代入感。
格非,是笔名,原名叫刘勇,1964年生于江苏丹徒;1981年考入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后留校任教;2000年获文学博士学位,并于同年调入清华大学中文系。
格非的江南三部曲:《人面桃花》选取的是辛亥的断点,《山河入梦》选取的是建国,而《春尽江南》选取的是89年之后。三部曲写的是百年的故事。
格非说,小说的名字改自杜牧的那首著名的诗,“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而小说的灵感,最初来源于小说开端的“招隐寺”,男主人公端午与女主人公家玉(当时还叫秀蓉)的相识地。
整部小说以主人公端午视角展开来写,写了20多年的故事,其中包含了文学、经济、情感、政治等等方面的变化。通过一个个鲜明的人物的成长以及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表现出来。诗人、律师、老板、黑社会;山庄、房地产、精神病院;地方志办公室、医院、火葬场。格非在小说中毫不避讳地引用的当今众多的真实人名、地名、作品和文化元素,时常让人感到眼前一亮或秘而不宣的兴奋,引人莞尔,这是小说中为数不多的愉快元素,哪怕它们没有影射的意思。泰州、禄口机场、西津渡...
小说中提到了苏童,说是床头摆着苏童的小说。
端午不喜欢花家舍、香格里拉、西藏这些地理名词被贴上“乌托邦”的浅薄标签。结尾部分,绿珠与两个商人兄弟在云南龙孜的开发项目,不就是三部曲第一部《人面桃花》中“花家舍”的转移、翻版和投胎吗?而在这部《春尽江南》中,众人的性格、命运路子各不相同,但从不幸哥哥元庆建立精神病院、富商张守仁建江边别墅开发区、老学究冯延鹤的张口庄子闭门王夫之、市侩老诗人徐吉士的红粉温柔乡、端午和家玉的二房“唐宁湾”、小史的酒店梦想、何轶雯的野生动物生态理想,乃至谭端午沉溺一生的诗歌和《新五代史》,直到最后绿珠异想天开参与的云南龙孜项目(不仅类比香格里拉,还搬出梁漱溟乡村建设和诗意栖居),庞家玉决心抛弃令其厌恶的世俗、栖居弃生的成都天回山医院(严格说来,还是她的西藏夙愿)……所有这些看似无关联的行为,都是在寻求一种逃离和解脱。它照应了一个现时代的普遍现实:我们每个人亟亟以求的“房子”就是最直接、最闹心、最丑陋的乌托邦或花家舍。从一个巢到另一个巢,从一个情人到另一个情人,从一所监狱到另一所监狱,人走过的不过是一段对自由和解脱的虚幻欲念,以及永远无法逃避的禁锢。
在现实的意义上,格非关注的是中国人的生存处境和精神归宿——我们的各种无穷尽的建房、拆迁、房地产和旅游项目开发。
端午和家玉的儿子若若的学习经历,玩PSP,养鹦鹉,小学奥数,小升初成绩不够,找关系、花钱上好学校,成绩起起伏伏,逆袭,及至最后的若若自觉发疯学习,因为学习好能让妈妈疯狂高兴。
小说读起来流畅,吸引人。用不了多久就能读完,一口气,376页。看网上有人从各个角度分析评论说写得不好,立意等方面的问题,可能存在吧,不过我看不出来。故事很吸引我,写的就是身边的故事;结构前后呼应,提出问题,后面会自然而然回答你;信息量大,主体故事的时间跨度只有一年,而叙述所覆盖的时间幅度则长达二十年;小说通过描写诗人谭端午和律师庞家玉(原名李秀蓉)这对渐入中年的夫妻及其周边一群人近二十年的人生际遇和精神求索,广泛透视了个体在剧变时代面临的各种问题,深度切中了我们时代精神疼痛的症结。
小说中的一段:所有的人都在一刻不停地说话,却并不在乎别人怎么说。结论是早就预备好了的。每个人都从自身的处境说话。悲剧恰恰在于,这些废话并非全无道理。正因为声音到处泛滥,所以你的话还没出口,就已经成了令人作呕的故作姿态或者陈词滥调...这个社会实际上正处在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无言状态。这种无言状态的表现形式并不是沉默,反而恰恰是说话。
小说中还有很多问题没有给出答案,值得推理和探讨。
三部曲看了《人面桃花》和《春尽江南》,继续看《山河入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