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期班论语精讲】打卡11-里仁篇公冶长篇-了凡

 江夏心学 2022-07-27 发布于福建

日期:2022年7月27日

次数:11

【学习感悟】

《论语》心解第13、14讲的学习。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这句话是说:“人们所犯的错误,类型不一,也和他在一起的圈子有很大关系。所以观察一个人所犯错误的性质,就可以知道他的为人。”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这句话是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事,没有规定一定要怎样做,也没有规定一定不要怎样做,而只考虑怎样做符合道义就行了。”这也启示我们做事情既符合道义、原则性,又要善巧、灵活性,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统一,理事圆融。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孔子说:“不愁没有职位,只愁没有足以胜任职务的本领。不愁没人知道自己,应该追求能使别人知道自己的本领。”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孔子说的“吾道一以贯之”, 曾子认为孔子学说只不过是忠恕之道,曾子这个境界差远了。忠恕不是孔子的最高境界,而是孔子悟道以后的那种境界,那种觉悟者的境界,就像佛法唯识宗说的“大圆镜智”那种境界,那种大智慧一直贯穿始终。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孔子说:“看见贤人就应该想着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要反省自己有没有类似的毛病。”其实在现实中,有些人对于比你优秀的人是嫉妒、诽谤,所以更要多读读《论语》,学习孔子圣人的品行。

郭老师讲,“仁”其实就是“悟道”的状态。

“听其言,观其行”,还要了解事情的原由。郭老师讲了一个故事,孔子在周游列国时,有一次粮食已经剩下最后一点了,颜回去煮粥给大家喝,孔子累了睡着了,醒过来以后看到颜回自己在先喝粥,开始就想颜回怎么自己先喝了呢?其实事情是这样的,颜回煮粥时不小心把一些灰弄到粥里面,那上面有灰的粥不好给老师喝,要扔掉又可惜,所以自己就先把那些带灰的粥喝掉了,这个就是事情的原由真相。

子曰:“吾未见刚者。”或对曰:“申枨。”子曰:“枨也欲,焉得刚。”孔子说:“我没有见过刚毅不屈的人。”有人回答说:“申枨是这样的人。”孔子说:“申枨啊,他的欲望太多,怎么能刚毅不屈?”林则徐题书的堂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意为:大海因为有宽广的度量才容纳了成百上千条河流;高山因为没有勾心斗角的凡世杂欲才如此的挺拔。上下联最后一字——“大”与“刚”,意思是说,这种浩然之气最伟大,最刚强,更表明了作者的至大至刚。这种海纳百川的胸怀和“壁立千仞”的刚直,来源于“无欲”。

【今日自省】

磨炼“坚韧性”,一直到事情的转折点。

感恩古圣先贤智慧引领

感恩老师传道解惑

感恩学友彼此鼓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