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成语典故班第三十九课 成语修辞中的汉文化及汉文化透析

 巴蜀辞赋学院 2022-07-27 发布于四川

      成语典故班第三十九课

     成语修辞中的汉文化及汉文化透析

     主讲绝谷画蝶

语言体现民族文化精神和文化心理,充溢着民族文化思维和文化价值的创造。语言蕴藏着民族文化的内涵,是民安文化精神的表征。语言的变化和文化的变化呈现出互为因果的共变关系。汉语修辞是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一、汉语修辞与汉文化

1. 从比喻修辞格看汉文化

    比喻是汉民族运用最广泛的修辞格,在汉语言中有着独特的地位和艺术魅力。比喻就是根据心理联想,抓住和利用不同事物的相似点,用另一个事物来描绘所要表现的事物。我们就通过对喻体的研究来论述比喻辞格反映了哪些汉文化。

汉语中经常用动物做喻体。如“俯首甘为孺子牛”用老黄牛来比喻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人;“老马识途”用老马来比喻富于经验、堪为先导的人。由此反映出中国人对牛马有着特殊的感情,认为牛马最辛苦、最忠诚、最稳重。

这是因为中国古代经历了较长时期的农耕社会,而在那种生活环境中牛和马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马到成功 ”战马一到阵前就取得胜利。形容迅速取得成就;“牛角挂书”比喻读书勤奋。再有,龙和凤也经常出现在比喻中。成语“龙驹凤雏”用来比喻聪颖英俊的少年;“云蒸龙变”比喻英雄豪杰遇时奋起;龙和凤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在古代龙凤是整个民族崇拜的图腾,这是中国独有的传统文化。比喻修辞中多用龙凤做比,体现了中国人对祥瑞的重视和渴望。

比喻常出现在圣贤们的典籍中。譬如《三字经》中的“玉不琢,不成器”用来比喻人不受教育、不学习就不可能有成就。《劝学》中从首至尾多次出现比喻,“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等等,用各样比喻来劝勉和鼓励学习。以经典篇章中的哲理语句作为喻体,体现了先人的智慧和才干,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传承发展。

2. 从双关修辞格看汉文化

双关是一种语言表达的技巧,方便简洁地传达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和文化个性。“利用语音或语义条件,有意使语句同时关顾表面和内里两种意思,言在此而意在彼,这种辞格叫双关。”双关分为谐音、语义、语法双关,下面通过探讨谐音和语义双关来呈现汉文化的多姿多彩。

谐音双关离我们并不遥远,生活中随处可见。汉人旧式婚礼,新娘入门要从火盆上迈过去。取“火”的谐音,寓日子红红火火;新床的铺盖中,得撒放红枣、花生、桂圆、栗子,以图“早生贵子”。

今天,人们遇到灾难坎坷时,习惯用桃木梳子,吃桃子罐头,谐音“逃”,希望能够逃脱不幸和困难。生活富足了,许多生意人把翡翠白菜摆在店中或家中,“白菜”谐音“摆财”,意味生意兴隆、财源滚滚。以上反映出汉民族人们一个共同的心态,就是避凶求吉,凡事图个吉祥顺利,避免凶险邪恶。

鲁迅的作品语言犀利、寓意深厚,运用了大量的修辞,其中不乏语义双关。《为了忘却的纪念》中反复提到“人们都睡觉了,连我的女人和孩子”,这里的“睡觉”除了一般意义上的睡觉,还有更深一层的涵义,即人们精神上思想上的麻木,对国事和国人的漠不关心。此处反映了中国人委婉含蓄的社会心理,将欲表达的意思蕴含在普通话语中,不刻意批判或嘲讽,却能褒贬到位,产生良好的语用效果。这种行文风格,是符合汉民族人们深沉、谦逊和含蓄的性格因素的。

广告语中运用双关的例子也较常见。大家再熟悉不过的那一句广告词“要想皮肤好,早晚用大宝”,乍一听,“早晚”是指早上和晚上;仔细琢磨后,还可以作为时间副词,表示“迟早”的意思。从这句广告语可以看出语言在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是生动多变的汉民族语言铸就了丰富奇特的汉文化。

3. 从析字修辞格看汉文化

析字是一种极其特殊的修辞格为汉语言中所独有。陈望道先生给析字下的定义为把所用的字析为形、音、义三方面看别的字有一面同它相合相连,随即借来代替或即推衍上去的名叫析字辞。下面我们就看看析字修辞在具体应用中对汉文化的折射和体现。

《红楼梦》中含有大量的诗词曲赋、灯谜酒令、对联歌谣当然少不了析字的使用。第九十三回有这样的诗句西贝草斤年纪轻水月庵里管尼僧。一个男人多少女窝娼聚赌是陶情。不肖子弟来办事荣国府内出新闻西字和字组成字和字组合成”,这里用析字的修辞来讽刺贾芹的不务正业。前几年红遍大江南北的电视剧《还珠格格》中有一则谜语吃的有睡的没有骂的有打的没有右边有左边没有太后有皇上没有小燕子有,紫薇没有谜底是字。这里根据汉字形体特点把两组语义相关的字归并到一起一组字均有另一组无

汉字是记录汉民族语言的书写符号是人们交际和交往的重要工具。汉字为中华文化繁荣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它也成为汉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上面的例子就是依据汉字形体的特点对汉字结构进行离析、拆解、组合、变化来表达意思。这反映出汉字结构灵活独到、不拘一格的特点。中华文字是方块字,形体平整横平竖直可以随意拆组这是任何国家的任何一种文字都不具备的。析字的运用同时展现了中国人的智慧中国人积极思维、乐于创新、善于观察的性格体现了他们诙谐幽默、热爱语言文化的心理。

上面关于“析字修辞格”咱们成语典故班只简单了解一下就可以了,下面是今晚学习的第二个内容。

二、成语修辞中的汉文化

成语的产生与使用是汉族人民修辞活动的一部分,不少成语是语言中的活化石,它们大都来源于古代,贯用于古今,承载着极其丰富的文化信息。汉语成语数量大、内容丰富、使用普遍,反映了汉文化的方方面面。

中国古代农耕文明的发达,铸定了中国文化具体务实的传统。章太炎所说的“国民常性,所察在政事日用,所务在工商耕稼,志尽于有生,语绝于无验”较准确地刻画了,以农民为主体的中国人“重实际而默玄想”的民族性格。这也影响到了中国人的说话方式,简洁具体,有理有据。这个“理据”往往指的是生活事实的验证和古圣先贤的经典论述。

这种具象思维,使人们在言语活动中,遇到稍微抽象的东西,就把它具体化。汉语成语多用比喻、摹状,就是这种具体化的反映。“危如累卵”,比喻让人头脑中浮现出“许多鸡蛋垒在一块儿,随时可能崩塌”的画面。“磨刀霍霍”,摹状使人仿佛看到奋力磨刀的样子,听到磨刀的声音。

这种具象思维,也使人们想把自己的论述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之上。中国人素来“崇古”,古圣先贤的语言、古人的事迹,都被时间赋予了经典的地位。于是人们说话作文,总喜欢引经据典。许多成语既是人们引经据典的成果,也是后人经常引用的“经典”。如“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论语》),“阮囊羞涩”(古人事迹)

古人在具体务实的基本精神的基础上,又有追求遣词造句的新颖奇特的心理。韩愈在《答李诩书》中提出“惟陈言之务去”,主张语言运用力求独创、新颖。可见,喜新求异是汉语修辞活动的一个传统文化心理。

另一方面,中国人以含而不露为美,喜欢含蓄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这两方面都要求语言交际时“换一种说法”。古代的文人雅士,说话作文时追求“雅言”、“美辞”,创造出许多打破常规的表达方式,促使一些修辞方式的产生和推广。我们可以在许多成语中看到这些修辞方式的运用。

例如,说“贫困、没有钱”平淡无奇,就用典故“阮囊羞涩”(用典);

“白山黑水”代“东北”,

“苍山洱海”代“云南”(借代);

巾帼不让须眉。 (以「巾帼」借代女人、「须眉」借代男人。)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杜甫 (以「朱门」借代富贵之家、「死骨」借代尸体。)

过尽千帆皆不是。《梦江南》其二 温庭筠 (以「帆」借代帆船。)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桃花源记》陶潜 (以「黄发」借代老人、「垂髫」借代小孩。)

截取孔子的话“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中的“而立”、“不惑”造出成语“而立之年”、“年届不惑”等(割裂);

“瓜字初分”旧指女子十六岁,就是拆“瓜”为“二”“八”、蕴“二八一十六”之意(隐语)

儒家文化讲“礼”,“尊人抑己”,许多成语都有这种色彩。

“客人来了”,说“大驾光临”,自家因此“蓬草增辉”。

均衡是美学的基本原则之一,也是汉族人民修辞活动中的一种审美情趣。中国传统思维有一种朴素的辩证观,即以二元对待的观点来看待、分析事物,重视事物的关联、对立及其变化。故在语言表达时,常用字数相等、结构相似的语词表达相同、相反或相关的意思。成语中运用对偶、互文、双关、借代,就是这种均衡对称的审美情趣的体现。成语内部语素对偶、互文,前后对照,互相补充,相辅相成。成语字面意思与实际意思,通过双关、借代巧妙联系,有虚实映衬之美。汉语成语多采用“四字格”,就是因为“四字格”四个字两两相对,完全符合均衡对称的审美要求。

三、成语中的古代汉语修辞现象分析 

在我国社会发展与转型的新时期,我国传统的中华文化也得到了有效的弘扬与发展,特别是我国成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成语作为我国古代汉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不仅是能够将古代汉语与现代漢语实现有效的衔接,同时也能够进一步传承与弘扬我国传统的古汉语文化。

在我国现阶段,部分现代汉语词汇长期以来沿用的都是古代词汇,因此其不仅具备固定的结构形式,同时也具备整体性的意义,降低应用到整个句子中就形成了成语,成语不仅是古代汉语的精华,同时也是古今汉语之间的桥梁。为此,在日常成语教学中,教师要对成语中古代汉语的修辞现象进行全面的分析,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古汉语的兴趣,进一步准确的掌握成语含义,从而进一步促进我国成语与古代汉语的应用与发展。    

1、成语中的夸饰现象    

在古籍中,夸饰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修辞格式。其中应用最多的就是《诗经》。例如,《诗经·卫风·河广》中“谁谓河广.....曾不容刀。”

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第二篇中曾经提出“:今本《逸周书》中,惟《克殷》、《太子晋》、《世俘》、《王会》四篇,记述颇多夸饰,类於传说,馀文不然。

这也就是说夸饰可以把客观存在的,人与事物的显著特点,通过作者主观情感,进行铺饰形容与夸张渲染,从而与实际情况相脱离。但与此同时也可以产生一鸣惊人的效果,并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另外,成语中也有部分词汇应用到了夸饰修辞现象。

例如:“出口成章”,“妙语连珠”。这两个成语就夸张的表达了一个人文思敏捷,口才好。

“火冒三丈”就夸张的形容人的情绪愤怒到了极点,头发都着火了。

类似这种修辞现象的还包括“人定胜天”、“人去楼空”、“惊天动地”、“天翻地覆”、 “十万火急”、“山穷水尽”、“天衣无缝”、“地动山摇”等。    

2、成语中的引用现象    

在古代,古人进行著述时就会引产援引他人的言语与典故,以此来进一步论证自己的观点,表达自身的情感,这就是引用修辞现象。目前,引用修辞现象主要包括引言、引事以及引文三种。这种修辞现象,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可以大大增强文章的可信度与说服力,同时在古代典籍以及成语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引言:引言主要是引用一些典故、谚语以及民谣来有效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例如:

“太公钓鱼”,这一成语的本身就是一个典故。出自《武王伐纣平话》卷下;

“姜尚因命守时,立钩钓渭水之鱼,不用香饵之食,离水面三尺,尚自言曰:'负命者上钩来!'”主要用来比喻心甘情愿的上全套。    

(2)引文: 引文主要是引用古代典籍中具体的文字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与可信度。

例如:“风声鹤唳。”这一成语出自于唐·房玄龄等《晋书·谢玄传》“余众甲宵遁,闻风声鹤唳,皆以为王师已至。”后人经常用该成语来表达常用惊慌失措,或自相惊忧的意思。类似的成语还包括“图穷匕见”、“三人成虎”“、前倨后恭”。    

(3)引事:引事主要是引用历史故事。

例如,完璧归赵”,该成语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蔺相如带宝玉去秦国换取城池,见秦王有诈,便凭着大智大勇,终于使宝玉完好回归赵国。”本指蔺相如将完美无瑕的和氏璧,完好地从秦国带回赵国首都,后人用来比喻把物品完好地归还物品主人。

另外,引用历史故事的成语还包括“愚公移山”、“指鹿为马”、“焚书坑儒”“、四面楚歌”、“卧薪尝胆”“、马革裹尸”等。    

3、成语中的譬()喻

譬喻(pì yù):《国语辞典》:利用二件事物的相似点,用彼方来说明此方,通常是以易知说明难知,以具体说明抽象。可分为明喻、隐喻、略喻、借喻、假喻五种。近比方、比如、譬如。 

《百度百科》:譬喻,汉语词汇。释义:1)比喻,打比方。2)晓譬劝喻。3)亦作“譬谕”。4)写作时,运用联想力,找出与所要描写的对象有类似特点的人,事,物来比喻说明,这叫做譬喻修辞法。

《汉语词典》:譬喻,亦作“ 譬諭 ”。

1)比喻。 《荀子·非十二子》:“辩説譬諭,齐给便利,而不顺礼义,谓之姦説。”《淮南子·要略》:“假象取耦,以相譬喻。断短为节,以应小具。” 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九:“如《庄子》,是从譬喻来説,且卒章不説心字,故令人卒看难晓也。” 秦牧 《花城·思想和感情的火花》:“人们把牡丹譬喻为'木芍药’,把芍药譬喻为'草牡丹’,把煤譬喻为'黑色的金子’。”

2)晓譬劝喻。 《北齐书·魏收传》:“帝曾游 东山 ,敕 收 作詔,宣扬威德,譬喻 关 西。”《警世通言·况太守断死孩儿》:“父母家因其年少,去后日长,劝他改嫁。叔公 丘大胜 ,也叫阿妈来委曲譬喻他几番。那 邵氏 心如铁石,全不转移。” 王闿运 《储玟躬传》:“其年遭父丧,在乡譬喻州人,积穀设义仓,以待非常。”  

譬喻主要应用的是想象与联想,该种修辞现象是建立在熟悉事物基础之上的。该种修辞方法主要包括三种,分别为明喻、隐喻、略喻、借喻、假喻五种。该种修辞现象不仅可以使道理更加通俗易懂,同时也能够对客观事物进行生动形象的描述,是古代典籍最常用的一种修辞现象,并且沿用至今,且在成语中也多有体现。  

①明喻:在一般情况下,经常用到的喻词有“犹“”若“”如”等。

例如:视死如归”,把死看得像回家一样平常。形容不怕牺牲生命。“呆若木鸡”,呆得像木头鸡一样。形容因恐惧或惊异而发愣的样子。与上述成语类似的成语还包括“口若悬河”“、如临大敌”“、号令如山”等,这些成语均应用了明喻修辞现象。    

②暗喻:暗喻主要是在对客观存在的事物进行比喻时不应用喻词,而是直接对其进行表述。例如“草木皆兵”,出自《晋书·苻坚载记》“:坚与苻融登城而望王师,见部阵齐整,将士精锐,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森皆类人形,顾谓融曰':此亦劲敌也,何谓少乎?’怃然有惧色。”该成语中将草木比喻成了士兵,而后人则用来表达形容极度惊恐时发出多疑的错觉。应用暗喻的成语还包括“指鹿为马”'车水马龙’“、有口皆碑”等,其表达出的意境均十分的形象生动。

③略喻:一种譬喻。指省略喻词,只有喻体、喻依的譬喻。具体地说就是:在比喻的句子里,只有本体和喻体,而把喻词或系词省略了,改用“,”(逗号)来代替,叫做略喻。

  如: ①俗语:少女心,海底针。人要衣装,佛要金装。        

②略喻的用法分类: 一是没有生命的事物,比作有生命的事物。   

例如: “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 (明喻:人善被人欺(本体)就好比马善被人骑(喻体),上句把喻词“就好比”省略了。)   二是,把具体事物,比作抽象事物。  

例如: “眼睛,人类的灵魂之窗。” (暗喻:眼睛(本体)是(喻词)人类的灵魂之窗(喻体)。)

又如:宋辛弃疾的念奴娇词“旧恨春江流未断,新恨云山千迭”中的旧恨、新恨是喻体,春江流不尽、云山千迭是喻依;而喻词(如)字省略。

再如:“菊,花之隐逸者也”是略喻,其中“菊”和“花之隐逸者”分别是喻依、喻体,没有喻词。

什么是喻依?

喻依,佛教因明用语。喻的组成部分之一。即例证。古因明的喻支只有例证,因而喻依即喻体。新因明的喻支增加一个全称判断作为喻体,将例证作为喻依。法称主张废除喻依,将喻体并入“因”支。参见“五支作法”、“三支作法”。

譬喻句中用来比况喻体的另一事物。如《诗经.卫风.硕人》:“肤如凝脂”句中的“凝脂”

④借喻:

基础释义:比喻的一种,直接借比喻的事物来代替被比喻的事物,被比喻的事物和比喻词都不出现。如“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雪”比喻浪花。

详细释义

用其他事物作比方以晓喻别人。 唐元结 《说楚何惑王赋》:“昔臣何惑王,用閽嬖之谋,肆极荒淫,更经年岁,凿险填深,转餽通千里,万金五译。臣妄借喻其心,然后云获。” 比喻的一种,即不出现被喻事物的名称以及“如”、“象”等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而直接借用作为比喻的事物来代表被喻事物。如《史记·陈涉世家》:“嗟乎,燕雀安知鸿鵠之志哉!”燕雀借喻碌碌无为的庸人,鸿鹄借喻志向远大的壮士。又如 宋 王安石 《木末》诗:“繰成白雪霜重緑,割尽黄云稻正青。”白雪借喻丝,黄云借喻麦。

例句:然而,这种“借喻”也是某些人“壮胆学”的延伸。

⑤假喻:  基础释义:假借事物作比喻。

详细释义:假借事物作比喻。 傅玄 《叙连珠》:“不指説事情,必假喻以达其旨。” 又如:我是猴子。 

总结:比喻,借助具体形象的事物,来说明事理。以现代修辞学来说,比喻分为明喻、暗喻、借喻,假喻。 “猴子”造句:  

明喻(像、一般、似):小明像一个顽皮的猴子。   

暗喻(是、变成、成为):小明是一个顽皮的猴子。   

借喻:那个猴子真顽皮!(猴子=小明,而不是真猴子!)   

假喻:我是猴子!

关于成语修辞中的汉文化,简而言之,在我国社会市场经济持续活跃,传统文化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要想进一步发展与弘扬现代汉语中的成语,就要对其自身的独特性进行深入的研究,研究中的重点就是成语中古代汉语的修辞现象。对成语中的修辞现象特点与意蕴进行全面的分析与准确的把握,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古代文献典籍,同时也能够大大激发学生学习古代汉语的兴趣与学习积极性,从而进一步促进成语的发展与应用。

4.借代与借喻何以区别:

①析字义

借代与借喻都有一个相同的字,即“借”字。“借”字是个形声字,此处为“借助,利用”的意思。二者不同的地方为“代”和“喻”——“代”为代替义,“喻”为“比喻”义。
     “借代”可以由此理解为“借用A代指(代替)B”,如“江山如此多娇”中借用“江山”来代指“祖国”。
   “借喻”可以理解为“借用A来比喻B”,如“鲁迅在一篇文章里,主张打落水狗”中借用“落水狗”来比喻“打敌人”。
    由以上词义分析,二者都涉及借用,但是二者也有不同的地方:“借代”是“借而不喻”,而“借喻”是“喻中有借”。
    晓含意
    借代也叫“换名”,指不直接说出某人或某事物的名称,借同它密切相关的名称去代替。被代替的事物称为“本体”,用来代替的事物叫作“借体”。如“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中“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用构成乐器的“丝竹”来代指乐器的总称。
    借喻不出现本体,或不在本句中出现,而是借用喻体直接代替本体。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中用“梨花”来比喻在颜色上与其具有相似性的“雪”。
    由以上含义可知,二者的差别在于:“借代”侧重于相关性,“借喻”侧重于相似性。
    辨运用:借代和借用在运用中也有其区别:
    借喻的句子可以改为明喻或者暗喻的句子,如“千树万树梨花开”可以改为“雪覆于千树万树上如盛开之梨花”(明喻)或“雪覆于千树万树上变成了盛开之梨花”(暗喻)。
    借代的句子则不可改为明喻或者暗喻句子,如“孤帆一片日边来” ·李白《望天门山》)若改为“小船若孤帆一片日边来”则不妥。
    由上可知,借喻往往可以改为明喻或暗喻,而借代则不可。
    综上,当难以辨别二者时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考虑:
  1)“借代”是“借而不喻”,而“借喻”是“喻中有借”。
  2)“借代”侧重于相关性,“借喻”侧重于相似性。

有些成语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借用与它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一代替,从而形成借代修辞格。

成语中的借代常用工具代本身,如“大动干戈”、“纸上谈兵”等;

以局部代本身,如“大兴土木”、“背井离乡”、“气冲霄汉”等;

以特征代本身,如“纨裤子弟”、“梨园弟子”、“书香门第”、“久经沙场”等;

以数量代本身,如“二八佳人”、“六尺之孤”等。
 

四、容易误解的成语

成语是汉语言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汉语言文化博大精深,而成语则是汉语言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成语都被人们不同程度的误解了,如:

1、胸无城府

释义:难以揣测得深远用心。形容待人接物坦率真诚,心口如一。误用于形容“头脑简单”。

2、一言九鼎 

释义:说话有份量。常被误用为表示守信用。  

3、首当其冲 

释义:首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常被误与“首先”混用。  

4、罪不容诛 

释义:罪大恶极,处死都不能抵偿。被误用于形容罪行还没有达到被处死的程度。

5、身无长物 

释义:除自身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贫困。常被误用于形容没有特长。  

6、一蹴而就

释义:一步就成功。 常被误解为“一气呵成”。 

7、不忍卒读 

释义:形容文章内容悲惨动人。误用于形容文章写得不好。  

8、改头换面 

释义:贬义,只在表面上有所改动,其内容却依然如故。常被误用于形容“改变样子”。  

9、穷形尽相 

释义:形容描写刻画细致生动,现在指丑态毕露。误与“原形毕露”混用。  

10、望尘莫及 

释义:远远的落在后面。误距离太远而无能为力。

11、求全责备:

释义:对人对事要求十全十美,毫无缺点。责备:要求完备。

12、无所不为:指什么坏事都干得出来,多用于贬义。    

13、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技艺或社会地位已经由浅入深、由低到高,达到了很高的境地。    

14、如雷贯耳:像雷声传入耳朵那样响亮。比喻人的名声极大。    

15、数典忘祖:指古代的礼制、历史。比喻忘本,现也用来比喻对本国历史的无知。    

16、捉襟见肘:原指衣服破烂,生活穷困。后来也比喻顾此失彼,无法应付。    

17、投鼠忌器:要用东西投掷老鼠,又怕砸碎了老鼠附近的用具。比喻有所顾忌,做事不敢放手。    

18、狗尾续貂:比喻用不好的东西续在好东西的后面。后也用来比喻事物(多指文艺作品)的续作前后好坏不相称,含贬义。用于自称时,含谦义。    

19、始作俑者:比喻第一个做某项坏事的人或恶劣风气的'创始人。    

20、炙手可热:比喻气焰盛,权势大。多含贬义。    

21、屡试不爽:经过多次试验都没有差错。    

22、韦编三绝:现用来形容勤奋刻苦的精神。    

23、颐指气使:形容居高临下的傲慢态度。    

24、相濡以沫:比喻人在困境中用其微薄的力量来相互帮助。    

25、沧海桑田:大海变成农田,农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迁巨大。    

26、钟灵毓秀:指美好的自然环境产生优秀的人物。    

27、粉墨登场:妆化好了,登场演戏。今多用于贬义,比喻坏人登上了政治舞台。    

28、莘莘学子:一批学子。    

29、文不加点:形容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了。不能理解为“文章不加标点”。    

30、心猿意马:形容心思不定,变化无常,如同猿跳马奔。    

31、心慌意乱:心神惊慌,忙乱。    

32、应接不暇:指一路上风景优美,看不过来。后指景物繁多,来不及观赏,也形容来人或事情太多接待应付不过来。对象是相对运动的景物、人或事情。    

33、余音绕梁:形容歌声或音乐优美,余音回旋不绝。    

34回肠荡气:形容文艺作品或表演非常动人,耐人寻味。    

35、众口铄金:比喻谣言多,可以混淆是非。    

36、有口皆碑:所有人的嘴都是活的记功牌。比喻人人称赞。    

37、无所不至:原指没有什么达不到的地方,后指什么坏事都做。误与“无微不至”有天壤之别。    

38、无微不至:没有什么细微之处照顾不到。形容关怀照顾得非常细致周到。    

39、五光十色:色彩鲜艳,花样繁多。    

40、五颜六色:形容色彩繁多。

41、危言危行:危:正直。指的.是讲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常被误认为是“害怕发表言论,不敢说话”或“危险的言论和行为”。    

42、评头论足:比喻在小节上过分挑剔,与中性的评议不同。误用现在多用于讨论一个人,是不对的。    

43、休戚与共:同欢乐共悲哀。误与“患难与共”不同。    

44、置之度外:为正义的事不把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误用不能用于贬义场合。

45、翻云覆雨:比喻反复无常或玩弄手段。误用不能表示气势宏伟。    

46、弹冠相庆:贬义。一个坏人作了官,同伙们也互相庆贺有官可作。常被误解为中性的互相庆贺。即使是坏人互相庆贺,如果与上台掌权无关,也不可用。    

47、期期艾艾:口吃。不理解为懦弱、犹豫等。    

48、无可厚非:不必做过严厉的批评。误与“无可非议”程度不同。    

49、不胫而走:消息传得很快。不是表示东西丢失。

五、学习小升初语文必考的100条成语   

1.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招展:迎风摆动。常用来形容妇女打扮得十分艳丽。    

2. 不能自已:不能抑制自己的感情。已:停止。    

3. 忍俊不禁:忍不住笑。    

4. 黯然神伤:形容心中伤感,情绪低落。    

5. 故弄玄虚:本意是故意玩弄使人迷惑的欺骗手段    

6. 呕心沥血:形容费尽心思。    

7. 想入非非:思想进入虚幻境界,完全脱离实际,胡思乱想。    

8. 不速之客:指没有邀请自己来的客人。速:邀请。    

9. 人声鼎沸:人声喧闹的意思。鼎:古代一种三足两耳的锅。沸:水开。鼎沸:本意是锅里的水烧开了,发出响声。    

10. 置之度外:不把它放在心上。度:考虑的意思。    

11. 流光溢彩:形容色彩丰富,光亮夺目。    

12. 人迹罕至:少有人来。迹:足迹。罕:稀少。    

13. 随声附和:别人说什么,自己跟着说什么。形容没有主见。    

14.奔走相告:一边奔跑,一边告诉别人。    

15.一张一翕:形容呼吸时一张一合。    

16.异想天开:形容想法离奇,不切实际。    
17.相映成趣:互相衬托。    

18.祸不单行:表示不幸的事接连发生。    

19.触目伤怀:看到(家庭败落的情况)心里感到悲伤。怀:心。    

20.狼吞虎咽: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    

21.出神入化:形容技艺达到了绝妙的境界。    

22.手足无措:形容举动慌乱或没有办法应付。    

23.猝不及防:事情突然袭发生,来不及防备。    

24.面面相觑:你看我,我看你,形容大家因惊惧或无可奈何而互相望着,都不说话。觑:看    

25.饥肠辘辘:形容非常饥饿。    

26.世外桃源:指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    

27.小心翼翼:原形容严肃虔敬的样子现用来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    28.碌碌无为:平庸,没有特殊能力。    

29.血雨腥风:指战争的可怕与残忍。    

30.取义成仁:即舍生取义,取:选取。义:正义。    

31.敝帚自珍:比喻东西虽然不好,自己却十分珍惜。敝:破旧。珍:贵重爱惜。    

32.幕天席地:把天空当作幕,把大地当作席。    

33.天壤之别:比喻差别极大。壤:地。    

34.弹指而过:形容时间过得很快,弹一下手指头就过了很多年。    

35.栩栩如生:生动逼真,像活的一样。    

36.才华横溢:形容很有文艺才能,并显露出来。    

37.深恶痛疾:厌恶、痛恨到极点。恶:厌恶。疾:痛恨。    

38.振聋发聩:发出很大的响声,耳聋的人也能听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聩:耳聋。    

39.别具匠心:另有一种巧妙的`心思(多指文学,艺术方面创造性的构思)。    40.溘然长逝:突然死去。    

41.抑扬顿挫:形容声音高低转折、和谐悦耳。    

42.自出心裁:出于自心的创造和裁断。    

43.杳无消息:远得不见踪影,没有消息。    

44.巧妙绝伦:灵巧高明,超过寻常的,没有比得上它的。    

45.惟妙惟肖:形容描绘得十分精妙逼真。肖:相似。    

46.雍容典雅:形容文雅大方,优美而不粗俗。雍:和谐。    

47.错落有致:交错纷杂,富有情趣。致:情趣。    

48.浑然一体:完整不可分割地构成一个整体。    

49.丰功伟绩:伟大的功绩。    

50.错综复杂:形容头绪繁多,情况复杂。    

51.千头万绪:形容事情头绪很多。绪:事情的开端。    

52.不无裨益:不是没有益处。    

53.与日俱增: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长。    

54.孜孜不倦:勤勉地工作,不知疲倦。    

55.无边无垠:宽阔没有边际。垠:界限;边际。    

56.坦荡如砥:平坦得像磨刀石。坦荡:宽广平坦。    

57.潜滋暗长:暗暗地不知不觉地生长。滋:生出。    

58.旁逸斜出:(树枝)从树干的旁边斜伸出来。    

59.  纵横决荡:纵横驰骋,冲杀突击。    

60. 荡然无存:形容原有的东西完全消失,一点也不存在。    

61.不可名状:不能用语言形容。名:说出。    

62.锐不可当:锋利无比,不可抵挡。    

63.不毛之地:不长草木的地方。毛:指草木。    

64.改邪归正:不再做坏事,走向正路。    

65.气势恢宏:形容气势极其雄伟。恢宏:广大,宽广。    

66.心腹之患:比喻致命的祸害。心腹:喻要害。    

67.生灵涂炭:形容人民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涂:泥沼;炭:炭火。    

68.放荡不羁:行动随便,不受约束。放荡不受拘束;羁:约束。    

69.安然无恙:平安无事,没有遭到损害。恙:病。    

70.心旷神怡:心境开阔,精神愉快。旷:空阔;怡:和悦愉快。    

71.扑朔迷离:比喻事物错综复杂,难于辨别。    

72.执迷不悟:坚持错误而不觉悟。    

73.开卷有益:读书就有好处。    

74.跃然纸上:形容活跃地呈现在纸上。    

75.无精打采:形容不高兴、不振作。采:精神;神色。    

76.相提并论:把不同的人或事物混在一起来谈论或看待。    

77.大事渲染:大力夸张形容。事:作;渲染:绘画方法,引申为夸张形容的意思。    

78.声名狼藉:形容名声坏到了极点。狼藉:乱七八糟。    

79.习以为常:长期都这样,就把它当成了常规。    

80.德高望重:品德高尚,名望很大。    

81.墨守成规:因循守旧,不肯改进。    

82.偃旗息鼓:放倒旗子,停止敲鼓。比喻事情终止。偃:放倒。    

83.甘拜下风:真心佩服。比喻自愿承认不如人家。甘:甘愿、乐意;下风:风向的下风。    

84.耐人寻味:意味深长,值得仔细体会琢磨。    

85.拈轻怕重:接受工作时挑拣轻易的,害怕繁重的。拈:用手指拿东西。    86.漠不关心:态度冷淡,毫不关心。漠:冷淡。    

87.见异思迁:看到别的事物就改变原来的主意。本课指不安心工作,事业心不强。异:另外的;迁:变动。    

88.精益求精:好了还要求更好。益:更加。    

89.滔滔不绝:形容话很多,连续不断。滔滔:波浪滚滚。    

90.投机取巧:指用狡猾的手段谋取个人利益。    

91.通宵达旦:从天黑到天亮。    

92.为富不仁:有钱而心狠,残酷地剥削、压迫穷人。    

93.饱经风霜:形容经历过很多艰难困苦。    

94.不辍劳作:不停止劳动。辍:停止。    

95.无可奈何:没有办法可想。    

96.无独有偶:形容罕见的事物不只一件,居然还有和它同时出现的。   

97.见微知著:看到一点苗头,就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微:微小;著:明显。    

98.司空见惯:表示某事常见,不足为奇。    

99.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冲:要冲。(重要道路会合的地方)    

100.包罗万象:内容丰富,应有尽有。

      六、学习初中语文必考成语200

1.安然无恙:原指人平安没有疾病,后泛指平平安安没有受到任何损伤。安然:平安;恙:疾病。

2.拔苗助长: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3.跋山涉水:翻越山岭,蹚水过河,形容旅途艰苦。跋:在山上行走;涉:从水上经过,渡。

4.百看不厌:对喜欢的人、事物等看多少遍都不厌倦,比喻非常喜欢。

5.班门弄斧:在鲁班门前摆弄斧子,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

6.搬弄是非:把别人背后说的话传来传去,蓄意挑拨,或在别人背后乱加议论,引起纠纷。搬弄:挑拨。

7.变本加厉:变得比原来更加严重。本:原来;厉:猛烈。

8.变幻莫测:变化多端,难以揣测。变幻:不规则地改变。

9.别具匠心:另有一种巧妙的心思(多指文学、艺术方面创造性的构思)。匠心:巧妙的心思。

10.不耻下问: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知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为可耻。耻:耻辱。

11.不可救药:病重到已无法救治,比喻人或事物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药:用药治疗。

12.不可思议:不可想象,不能理解。

13.不期而遇:没有约定而意外地相遇。

14.不屈不挠:指在逆境中或恶势力、苦难面前不屈服、不低头。屈:屈服;挠:弯曲。

15.不速之客:指没有邀请而自己来的客人。速:邀请。

16.不屑置辩:认为不值得辩论。屑:认为值得。

17.不言而喻:不用说就可以明白。喻:明白,了解。

18.不约而同:没有事先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动一致。

19.不折(zhé)不扣:不打折扣,表示完全,十足,彻底。折:折扣。

20.层峦叠嶂:形容山峰重叠,连绵不断。峦:山峰;嶂:像屏障的山。

21.畅所欲言:尽情地说出想说的话。畅:痛快,尽情。

22.车水马龙:车像流水,马像游龙,形容车马或车辆很多,来往不绝。

23.称(chèn)心如意:指完全合乎心意。称:适合,相当;如:适合。

24.承前启后:继承前代的并启发后代的(多用于学问、事业等)。承:继续,接续;启:打开,开创。

25.惩恶扬善:惩治邪恶,褒扬善良。

26.触景生情:受到当前情景的触动而产生某种感情。

27.触类旁通: 掌握了关于某一事物的知识,而推知同类中其他事物。旁通:相互贯通。

28.春华秋实:春天开花,秋天结果(多用于比喻)

29.唇亡齿寒: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觉得冷,比喻关系密切,利害相关。

30.当之无愧:承受某种荣誉或称号,没有丝毫愧色。当:承当,承受。

31.道听途说:从道路上听到,在道路上传说,指传闻的、没有根据的话。

32.得陇望蜀: 已经取得陇右,还想攻取西蜀。比喻贪得无厌。陇( lǒng ):指甘肃一带;蜀:指四川一带。

33.滴水穿石:比喻力量虽小,只要坚持不懈,事情就能成功。

34.断壁残垣(yuán):残缺不全的墙壁。形容房屋遭受破坏后的凄凉景象。垣:墙。

35.风调(tiáo)雨顺:指风雨适合农时。调:配合得均匀合适。

36.峰回路转:形容山峰、道路迂回曲折。有时也比喻经过挫折后出现转机。回:曲折环绕。

37.赴汤蹈火:比喻不避艰险。汤:沸水;蹈:踩。

38.高屋建瓴(líng):在房顶上用瓶子往下倒水,形容居高临下的形势。建:倾倒;瓴:盛水的瓶子。

39.高瞻远瞩:形容眼光远大。

40.刚正不阿(ē):刚强正直,不阿谀奉迎。阿:迎合,偏袒。

41.各得其所: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所:处所。

42.各行其是:各自按照自己以为对的去做。行:行动;是:对,正确。

43.根深蒂()固:比喻基础稳固,不容易动摇。蒂:花、果等跟茎、枝相连的部分。

44.功亏一篑(kuì):堆九仞高的土山,只差一筐土而不能完成。比喻一件大事只差最后一点人力物力而不能成功(含惋惜意)。亏:欠缺;篑:盛土的筐子。

45.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骇:惊吓,震惊。

46.厚此薄(bó)彼:重视或优待一方,轻视或慢待另一方,指对人或事不同等看待。厚:优待,重视;薄:轻视,慢待。

47.焕然一新:形容出现了崭新的面貌。焕然:形容有光彩的样子。

48.豁然开朗:由昏暗狭窄一下变为开阔敞亮,也比喻开始不明白,突然间一下子全明白了。豁然:开阔敞亮的样子。

49.鸡犬相闻:鸡狗的叫声能够相互听得到。

50.记忆犹新:过去的事情记得很清楚,就像新近发生的一样。犹:仍然,还。

51.家喻户晓:每家每户都知道。喻:明白;晓:知道。

52.坚定不移:(立场、主张、意志等)稳定坚强;不动摇。移:改变,动摇。

53.见异思迁:看见不同的事物就改变主意,指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异:不同的;迁:改变。

54.今非昔比:现在不是从前所能比得上的。昔:从前。

55.斤斤计较(jiào):形容过分计较微小的利益或无关紧要的事情。斤斤:过分计较。

56.津(jīn)津有味:形容很有滋味或很有趣味。津津:有滋味,有趣味。

57.惊涛骇浪:①凶猛而使人害怕的波涛。②比喻险恶的环境或遭遇。

58.精打细算:(在使用人力物力上)仔细地计算。

59.精雕细刻:精心细致地雕刻。比喻做事认真细致。

60.井然有序:整齐不乱,次序分明。井然:整齐的样子。

61.迥(jiǒng)然不同:差别很大,完全不一样。迥:差得远。

62.居高临下:处在高处,俯视下面。形容处于有利的地位。

63.举世闻名:全世界都知道其名声,形容声誉极高。举:全;闻名:有名。

64.举一反三: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许多事情。举:提出;反:类推。

65.可歌可泣: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

66.刻舟求剑:比喻拘泥成例,不知道跟着情势的变化而改变看法或办法。

67.扣人心弦(xián):形容诗文、表演等有感染力,使人心情激动。心弦:受感动而起共鸣的心。

68.苦口婆心:劝说不辞烦劳,用心像老太太那样慈爱,形容怀着好心再三恳切劝告。

69.(kuài)炙人口:美味人人都爱吃,比喻好的诗文或事物,人们都称赞。脍:切得很细的鱼和肉;炙:烤熟的肉。

70.滥竽充数:比喻没有真正的才干,而混在行家里面充数,或拿不好的东西混在好的里面充数。

71.理直气壮:理由充分,因而说话有气势。直:公正的,正义的。

72.力挽狂澜:比喻尽力挽回险恶的局势。挽:扭转,挽回;狂澜:汹涌的波浪。

73.历历在目:形容清楚分明地展现在眼前。历历:(物体或景象)一个一个清清楚楚的。

74.两全其美:做一件事顾全两个方面,使两方面都很好。全:保全,使完整不缺。

75.流连忘返:形容留恋于美丽的景色或其他美好的事物,舍不得离去。

76.流离失所:到处流浪,没有安身的地方。流离:由于灾荒战乱而流转离散。

77.络绎(luòyì)不绝:形容过往人马或车船等前后相接,连续不断。络绎:接连不断;绝:断绝。

78.落英缤纷:落花繁多而凌乱。英:花;缤纷:繁多而凌乱。

79.满载(zài)而归:装满了东西回来,形容收获极丰富。

80.买椟(dú)还珠:比喻没有眼光,取舍不当。椟:匣子。

81.漫不经心: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漫:不受约束,随便。

82.茅塞()顿开:原来心里好像有茅草堵塞着,现在忽然被打开了。形容忽然理解、领会。

83.毛遂自荐:比喻自己推荐自己。

84.门庭若市:门口和庭院里热闹得像市场一样,形容交际来往的人很多。

85.明察秋毫:比喻为人非常精明,任何小问题都看得很清楚。秋毫:秋天鸟兽身上新生的细毛,比喻微小的事物。

86.名列前茅:指名次列在前面。名:名次;前茅:春秋时代楚国行军,有人拿着茅当旗子走在队伍的前面。

87.名正言顺:名义正当,道理也讲得通。名:名义。

88.莫名其妙:没有人能说明它的奥妙(道理),表示事情很奇怪,使人不明白。名:说出。

89.漠不关心:形容对人或事物冷淡,一点也不关心。漠:冷淡。

90.默默无闻:不出名;不为人知道。

91.难以置信:难于相信。

92.迫不得已:迫于无奈,不由得不那样()。迫:逼迫,强迫。

93.破釜(fǔ)沉舟:比喻下决心,不顾一切干到底。釜:锅。

94.其乐无穷:其中的乐趣没有穷尽,形容某事或某活动充满了乐趣。穷:穷尽。

95.杞人忧天:传说杞国有个人怕天塌下来,吃饭睡觉都感到不安。比喻不必要的忧虑。

96.气冲霄汉:形容大无畏的精神和气概。

97.恰如其分:办事或说话正合分寸。恰:恰恰,正;分:职责权利等的限度。

98.千姿百态:形容姿态多种多样,各不相同。

99.牵强(qiǎng)附会:把关系不大的事物勉强地扯在一起;勉强比附。

100.前车之鉴:比喻当做鉴戒的前人的失败教训。

    101.巧妙绝伦:精巧奇妙的,没有可以相比的。绝伦:独一无二的,没有可以相比的;伦:同类,同等。

102.轻而易举:形容事情很容易做。

103.情不自禁(jīn):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

104.情投意合:双方思想感情融洽,心意相合。

105.全神贯注:全副精神高度集中。

106.人声鼎沸:人群发出的声音像水在锅里沸腾一样,形容人声嘈杂喧闹。

107.忍俊不禁:忍不住笑。禁:忍住。

108.任劳任怨:做事不辞劳苦,不怕别人埋怨。任:担当,承受;怨:责怪。

109.锐不可当(dāng):形容来势凶猛,不可阻挡。锐:锐利;当:抵挡。

110.三顾茅庐:指诚心诚意一再邀请。顾:拜访。

111.赏心悦目:指因欣赏美好的情景而心情舒畅。

112.舍生取义:为正义而牺牲生命。义:公正合宜的道理,正义。

113.身临其境:亲自到了那个境地。临:到;境:地方、境地。

114.深恶()痛疾:厌恶、痛恨到极点。恶:厌恶;疾:痛恨。

115.声色俱厉:说话时声音和脸色都非常严厉。

116.失魂落魄:形容心神不定非常惊慌的样子。

117.诗情画意:诗画一般的美好意境。

118.世外桃源:比喻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

119.势不两立:指敌对的事物不能同时存在。

120.守株(zhū)待兔:比喻不主动地努力,而存万一的侥幸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

121.首屈一指:弯下手指头计数,首先弯下大拇指,表示第一。屈:弯曲。

122.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

123.水落石出:水落下去,石头就露出来,比喻真相大白。落:下降;出:显露。

124.水乳交融:水和乳汁融合在一起,比喻关系非常融洽或结合十分紧密。

125.水涨船高:比喻事物随着它所凭借的基础的提高而提高。

126.四面楚歌:比喻四面受敌,处于孤立危急的困境。

127.素不相识:向来不认识。素:向来,素来。

128.随波逐流:随着波浪起伏,跟着流水飘荡,比喻自己没有主见,随着潮流走。逐:追赶。

129.随声附和():别人说什么,自己跟着说什么,形容没有主见。随:跟随;附和:(言语、行动)追随别人,多含贬义。

130.谈笑风生:形容谈话谈得高兴而有风趣。

131.叹为观止:指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

132.甜言蜜语:为了讨人喜欢或哄骗人而说的好听的话。

133.推陈出新:去掉旧事物的糟粕,取其精华,并使它向新的方向发展(多指继承文化遗产)。推:排除;陈:旧的。

134.完璧归赵:比喻原物完整无损地归还本人。完:完整,完好;璧:古代一种圆形扁平中间有孔的玉器。

135.万籁(lài)俱寂:形容四周非常寂静,没有一点声音。籁:从孔穴里发出的声音,泛指声音;俱:全,都。

136.亡羊补牢:比喻在受到损失之后想办法补救,免得以后再受损失。亡:丢失;牢:养牲畜的圈。

137.妄自菲(fěi)薄:过分地看轻自己。菲薄:瞧不起。

138.闻鸡起舞:比喻志士及时奋发。闻:听到。

139.唯利是图:只贪图财利,别的什么都不顾。

140.温故知新:温习旧的知识,能够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也指回忆过去,认识现在。

141.无边无垠:没有边际。垠:界限,边际。

142.无动于衷:心里一点不受感动;一点也不动心。衷:内心。

143.无精打采:形容不高兴,不振作。采:神采。

144.无缘无故:没有什么原因,平白无故。

145.息息相关:呼吸相关连,比喻关系密切。

146.洗耳恭听:专心地听(请人讲话时说的客气话)

147.喜不自胜:高兴得自己都承受不起,形容非常高兴。胜:能够承担或承受。

148.喜出望外:遇到出乎意料的喜事而特别高兴。

149.(xiǎn)为人知:很少有人知道。鲜:少。

150.闲情逸致:闲适的情致。逸:安闲;致:情趣。

151.相得益彰:指互相帮助,互相补充,更能显出好处。益:更加;彰:明显。152.相辅相成:互相补充,互相配合。辅:辅助,帮助。

153.相提并论:把不同的或相差悬殊的人或事物混在一起来谈论或看待(多用于否定式)

154.小心翼翼:原形容严肃虔诚的样子,现用来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翼翼:严肃认真。

155.心驰神往:心神飞到(向往的地方)

156.心旷神怡:心情舒畅,精神愉快。旷:开阔;怡:愉快。

157.心平气和:心里平和,不急躁,不生气。和:平和,和缓。

158.心悦诚服:诚心诚意地佩服或服从。悦:愉快,高兴;诚:真心。

159.欣喜若狂:形容高兴到了极点。欣喜:快乐;若:好像;狂:失去控制。

160.星罗棋布:像星星似的罗列着,像棋子似的分布着,形容多而密集。

161.胸有成竹:画竹子时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比喻做事之前已经有通盘的考虑。

162.栩栩(xǔ)如生: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栩栩:生动活泼的样子。

163.轩然大波:比喻大的纠纷或风潮。

164.悬梁刺股:形容刻苦自学。梁:屋梁;股:大腿。

165.鸦雀无声:形容非常安静。

166.言简意赅(gāi):言语简明而意思完备。

167.眼花缭乱: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

168.(yǎo)无消息:没有一点音信。杳:远得不见踪影。

169.夜以继日:日夜不停。

170.一筹莫展:一点计策也施展不出;一点办法也想不出。筹:计策,办法;展:施展。

171.一鼓作气: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气。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一下子把事情完成。

172.一劳永逸:辛苦一次,把事情办好,以后就不再费事了。逸:安乐,安闲。

173.依然如故:指人没有长进,还是从前的老样子。

174.依山傍(bàng)水:地理位置靠近山岭和水流。傍:靠近。

175.怡然自乐:形容高兴而满足。怡然:形容喜悦的样子。

176.贻笑大方:让内行笑话。

177.义不容辞:道义上不允许推辞。容:允许,让;辞:推辞。

178.异曲同工:不同的曲调演得同样好,比喻不同的人的辞章或言论同样精彩,或者不同的做法收到同样好的效果。

179.异想天开:形容想法离奇,不切实际。异:奇异。

180.抑扬顿挫:(声音)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

181.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规定适宜的办法。因:依据。

182.饮水思源:喝水的时候想到水的来源,比喻人在幸福的时候不忘掉幸福的来源。

183.油然而生:自然地产生(某种思想感情)。油然:形容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产生。

184.与日俱增: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长。与:跟,和;俱:全,都。

185.语重心长:言辞诚恳,情意深长。

186.源远流长:源头很远,流程很长。比喻历史悠久。

187.再接再厉:一次又一次地继续努力。接:交锋,接战;厉:磨砺,磨快,引申为奋勉,努力。指公鸡相斗,每次交锋前先磨一下嘴。

188.(zài)歌载舞:又唱歌,又跳舞,形容尽情欢乐。载:又,且。

189.张灯结彩:张挂彩灯、彩带等,形容场面喜庆、热闹。

190.郑重其事:形容对待事情非常严肃认真。郑重:严肃认真。

191.中流砥()柱:比喻坚强的、能起支柱作用的人或集体,就像立在黄河激流中的砥柱山一样。砥柱:砥柱山,在三门峡,屹立在黄河激流中;砥:磨刀石。

192.专心致志:一心一意,集中精神。

193.壮志未酬(chóu):旧指潦倒的一生,志向没有实现就衰老了,也指抱负没有实现就去世了。酬:实现。

194.追本溯源:追究事物产生的根源。本:根本;溯:探求。

195.谆谆(zhūn)教诲(huì):恳切、耐心的教导。谆谆:形容恳切教导。

196.自告奋勇:主动地要求承担某项艰难的工作。告:称说,表示。

197.自给()自足:依靠自己的生产满足自己的需要。给:供给。

198.自强不息:自己努力向上,永远不懈怠。自强:自己努力向上;息:停止。

199.走投无路:无路可走,比喻处境极端困难,找不到出路。

200.左顾右盼:向左右两边看。顾、盼:看。

提纲:

一、汉语修辞与汉文化

二、成语修辞中的汉文化

三、成语中的古代汉语修辞现象分析

四、容易误解的成语

五、学习小升初语文必考的100条成语

六、初中语文必考成语200

成语典故班第39课作业

一、请根据成语的修辞手法,对下列成语进行归类(夸张、譬喻、借代)。

爱财如命  挥金如土  青黄不接  度日如年 小家碧玉   胆大包天

如花似锦  天衣无缝  一见如故  惊天动地   震耳欲聋  门庭若市  

骨瘦如柴  无孔不入 一步登天  一手遮天  口似悬河  万古长青  

八斗之才  气吞山河  名落孙山  固若金汤  观者如云   二八佳人  

冷若冰霜   心如刀割  扭转乾坤 迫在眉睫 梁上君子 吴下阿蒙  

初出茅庐 两袖清风   大海捞针  羞花闭月  道貌岸然   书香门第

二、请从今晚所学的成语里,找出你喜欢的成语5条,说明出处、近义词、反义词,并选择其中一条成语,创作一首作品,题目不限,韵部不限!体裁不限!或成联两幅!
    要求:请列出与作品主题相关的成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