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庄子•天地》| 万物一府,死生同状

 慎终如始zxcy 2022-07-28 发布于山东

《庄子·天地》

夫子曰:藏金于山,藏珠于渊;不利货财,不近贵富;不乐寿,不哀夭;不荣通,不丑穷。不拘一世之利以为己私分,不以王天下为已处显。显则明。万物一府,死生同状。”

先生说:“藏金在高山里,藏珠在深水中,不以货财为利,不接近富贵,不以长寿为荣,不以短命为哀,不以显达为荣,不以穷困为耻辱,不谋取天下的利益作为个人的私利,不以称王于天下作为显赫的资本。显耀就是向外彰明,但世上万物终会归于一体,生与死同一,并无差别。”

此处的“夫子”何许人也?其说法不一。有说是庄子,也有说是老子,还有的说是孔子。但下文说到“爱人利物之谓仁”,又绝非老、庄之言。如是孔子,其中又大谈道、德以及无为等理论,也不像孔子的风格。但就全篇来看,下文有“夫子问于老聃”一节,老聃直呼问者为“丘”,这样看来,“夫子”当是孔子。

《庄子》书中,孔子常被庄子赋以求道、讲道的身份出现,本篇也是庄子借孔子之言论自己的观点。孔子说,覆盖托载万物的道,真是太广阔伟大了,志于学道的君子志士也不能不对它敞开心怀,摒弃杂念。所以有志之士应如何效仿它?无心而为就是顺应天道,无所教化就是顺应天性。

我国自古以来受儒家传统文化影响,主流观念都是强调每个人都要接受知识教化,读书人更应有所作为。但庄子偏不认同,主宰天地万物的“道”本身就是完美周全的,我们人类作为“道”的一部分,只需跟随“道”的指引,顺应“道”的规律起居生活,摒弃私心杂念,便可无忧无虑,生生不息的循环下去。

但人一旦通过教化拥有主观意识,就会对周遭的万事万物产生价值观的评判标准。人人都趋之若鹜的争抢珍贵稀有的有限资源,私心贪欲便由此产生。

所以真正的君子、志士应摒弃智巧去效法“道”,对世间所有万物都无偏无私。若能做到如此,就能任凭黄金藏于大山,珠宝隐匿于深渊之间而不为所动;对世间所有的名利富贵没有任何向往。

长寿、夭折、通达、穷途对他而言没有任何区别。达到此般境界的人,绝不会为己谋私利,更不以统治天下为显赫。心地宽广足以包容万物,德泽充盈足以让万物归往。

因为他明白万物最终归结于同一,死与生并不存在分别。

庄子说,谁可以把“无”看成开始,把“生”看作过程,把“生死存亡”看成一个整体,就是悟道的人。

图片

木铎国学心理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