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谁破解了语言的生命,谁就掌握了命运

 朝华读书 2022-07-28 发布于陕西
/
“孩子假期每天抱着手机不放手,怎么办?”
“孩子同一个问题问好几遍,怎么办?
“生活总是不如我的意,怎么办?
 
在做《家庭养育系统测评》的过程中,我经常听到这样的声音。
 
这些声音很多来自被家庭、孩子、生活、、工作不堪其扰的人,你能明显的感受到他们的焦虑、抱怨、甚至是指责,更明显的是:他们对改变深深的期待和对现状的不满。
 
我却对他们说,重要不仅是怎么说怎么做,更重要的是沟通时你内心的状态,内心的能量和平和,外在表达读懂人心
 
01
谁能理解孩子的需求,孩子就和谁更亲近
我看到过一个位妈妈的分享,她说:

女儿今年12岁,是一个快要进入青春期的姑娘。有一天晚上,她们一家三口外出吃饭。吃完后已经快9点了,大家都想早点回家休息。在驾车回家的路上,她女儿突然问:“爸爸,还有几分钟到家?” 爸爸一边开车一边扫了下导航,回答说: “还有20多分钟。” 女儿没有说话。过了一会儿,她又问:“爸爸,还有几分钟到家?” 爸爸正在开车,便有点不耐烦地说:“不是刚问过吗?还有二十分钟!” 此时,这位妈妈,马上意识到女儿这个问题的背后有一些未被满足的需求。于是轻声问道: “宝贝,你是不是想上厕所?” 那时候,她看到女儿不好意思地点了点头,乖乖地依偎到妈妈身上,神情和身体都比刚才放松了一些。
 
从这个故事里,你可以感受得出来,为什么有些孩子会和妈妈更亲一些?父母中哪个更能理解孩子的需求,哪个自然能获得孩子更多的信任,进而发展出更亲密的亲子关系。

02 
沟通从非暴力开始
 
“你在我的生日那天没给我打电话,我感到伤心。”
“我们不是说好了要一起改变的吗,为什么你做不到?”
“你不是答应过妈妈,每天只玩1个小时的游戏吗?
…………

一句听在你耳中很平常的话,却可以很轻易地点燃别人的情绪,如果有人和你这样子说话,你会怎么回答?

先别着急回答,容我打断一下,你听到别人对你这样子说:你的感受是什么?

被指责?被埋怨?愧疚?焦躁?惊慌?丧气?不满?愤怒?不安?生气?退缩?着急?麻木?…………

你可以准确地表达出此刻内心的感受吗?还是说,你根本没有意识到你的内心感受是什么?

这也许和我们推荐的教育关系比较大,学生时代我们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语数外理化生政史地上,这些学科都在教我们怎样了解世界,理解规律,遇到问题如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而边缘学科音乐、美术、舞蹈、绘画反而是教我们怎样去觉察和表达内心的感受。

在《非暴力沟通》中提到沟通的第2个要素是:如何恰当地表达内心的感受。

心理治疗师罗洛·梅(Rollo May)认为:“成熟的人能捕捉到感受的细微差别,不论是强烈热忱的,还是微妙细腻的,就好像聆听交响乐的不同乐章。”然而对许多人来说,我们所能体会的感受就像只会说ABC、123那样苍白和单调。

03 
非暴力沟通,一种生命的语言
 
马歇尔·卢森堡博士发现了一种沟通方式,依照它来谈话和聆听,能使人们情意相通,和谐相处,这就是“非暴力沟通”。

我们每一个人都渴望幸福,渴望生活在一个和平、稳定而又繁荣的社会当中。当人们的基本需要诸如食物和住所得到满足,决定我们生活品质的便是人与人的连结。这意味着,如果我和家人、亲属、朋友以及同事的关系在情感上是安全、滋养的;我可以表达我的想法并且得到理解、接纳、鼓励、同理;当美好的事情发生时能够庆祝……

我便能掌握我的力量。这将当我在生命遭遇困难时给予我信心、价值感和勇气。

而如果我与身边的人在关系中的状态是相互纠错、评判、指责,那么我会感到受伤、难过和孤独,我的生活也会很有压力。我相信,如果我们学习如何沟通、如何相互交谈和聆听、如何不带批评地诚实表达自己、如何带着同理心聆听……

在《非暴力沟通》这本中,马歇尔向我们展示了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一步一步地做到这些,不论是在家庭中还是工作中,如此我们将拥有改变情境的力量,而不是让它变得更糟糕。


推荐给有沟通困惑、想提升沟通品质的你,花1个月时间读透它,8月有个满满的生命语言收获,它不香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