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笛卡尔的问题意识及哲学史意义

 黄帝内经参详 2022-07-28 发布于山东

大航海时代的开启开拓了人的眼界,经历过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洗礼的西欧各国思想文化界普遍强调人、人的尊严和人生价值;哥白尼“日心说”的广泛传播、伽利略天文望远镜的发明、哈维血液循环理论的出现,等等,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新成果遍地开花,传统经院哲学的权威性、可信服性日益岌岌可危。经院哲学无论是在方法论上还是在证明方式上都不能令人满意,但人类知识新的大厦地基又未在根本上建立。

近代哲学,无论是经验论还是唯理论(Rationalism),它们的共同特征都是凸显人的主体性,从人类自身去寻求知识大厦新的地基。

法国哲学家笛卡尔(公元1596-1650年)的唯理论哲学就是在这样的历史大背景下展开的。

 勒奈·笛卡尔(Rene Descartes,1596年3月31日~1650年2月11日),法国著名的哲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神学家,他是二元论唯心主义者的代表, 提出了“普遍怀疑”的方法论原则,黑格尔称他为“现代哲学之父”。

笛卡尔有感于人类知识的真假难辨以及思想文化界对人类知识的来源、标准、方法等等问题的众说纷纭,他渴求能找出象数学那样具有确定性和真实性的人类知识基石。在笛卡尔看来,既然过去一切世代的人类知识成果都不足以奠定知识的坚实地基,那么很可能是过去考察知识或认识的方式都是无效的,对认识的考察必须另辟途径才行。他经过长时间的隐居思索后终于从怀疑论哲学那里找到了灵感,并且提出了自己的方法论原则。

笛卡尔的怀疑作为一个普遍的方法论原则,不是破坏性而是建设性的,他试图通过普遍怀疑来为知识大厦寻求一个无可置疑、清晰明白的依据。1644年,笛卡尔在阐述自己哲学体系的《哲学原理》中认为,要想认识真理,我们必须在一生中尽可能地把所有事物都怀疑一次,但是,普遍怀疑“并不是摹仿那些为怀疑而怀疑并且装作永远犹疑不决的怀疑派,因为正好相反,我的整个计划只是为自己寻求确信的理由,把浮土和沙子排除,以便找出岩石或黏土来”。(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十六——十八世纪各国哲学》,1975年,商务印书馆,P44

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磨刀不误砍柴工。

               磨刀不误砍柴工

笛卡尔在1641年的《谈方法》中提出了他的新的逻辑方法论,以便培养出某种发现真理的技巧,从而可以真诚地专心研究真正的哲学。

他提出了四条逻辑方法论原则,免致心智的混乱、晦涩、淆乱。

“所以我相信,不要那些数目很多的构成逻辑的规则,单有以下四条,只有我立下坚定持久的决心,决不要在任何时刻不去遵守它们,那就已经足够了。

第一条是:决不把任何我没有明确地认识其为真的东西当作真的加以接受,也就是,小心避免仓卒的判断和偏见,只把那些十分清楚明白地呈现在我的心智之前,使我根本无法怀疑的东西放进我的判断之中。

第二条是:把我所考察的每一个难题,都尽可能地分成细小的部分,直到可以而且适于加以圆满解决的程度为止。

第三条是:按照次序引导我的思想,以便从最简单、最容易认识的对象开始,一点一点上升到对复杂的对象的认识,即便是那些彼此间并没有自然的先后次序的对象,我也给它们设定一个次序。

最后一条是:把一切情形尽量完全地列举出来,尽量普遍地加以审视,使我确信毫无遗漏

(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1981年,商务印书馆,P364

笛卡尔坚持了问题导向原则,凸显了问题意识,同时又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以核心问题为突破口。在布鲁诺被烧死在鲜花广场、伽利略被罗马教廷审讯的严峻形势下,他仍然敢于正视问题,这是难能可贵的。

笛卡尔之所以是笛卡尔还在于他善于发现问题。机会总是垂青有准备的头脑,年深日久的研究和思考,功夫不负有心人,笛卡尔也是善于发现问题的人,他及时抓住了时代的脉搏,及时总结、思考和发现人类知识大厦的新情况、新苗头,从而能比别人更先、更好地掌握解决问题的主动权。

黑格尔高度评价了笛卡尔的哲学工作,并将之称为近代哲学真正的创始人,因为近代哲学是以思维为原则的,“思维是一个新的基础。这个人对他的时代以及对近代的影响,我们绝不能以为已经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他是一个彻底从头做起带头重建哲学的基础的英雄人物哲学在奔波了一千年之后,现在才回到这个基础上面。”(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四卷》,贺麟 王太庆 译,1978年,商务印书馆,P69

笛卡尔开创了一个全新的哲学方向,他的怀疑一切的方法论原则,为“我思,故我在”提供了方法论前提,为哲学清晰明白的真理性前提奠定了基础,也有力地开创了近代以来的理性主义新传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