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论 第187条诸家解说

 小柴胡汤 2022-07-28 发布于浙江

第187条

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是为系在太阴。太阴者,身当发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大便硬者,为阳明病也。

金·成无己《注解伤寒论》

浮为阳邪,缓为脾脉。伤寒脉浮缓,太阴客热。邪在三阳,则手足热;邪在三阴,则手足寒。今手足自温,是知系在太阴也。太阴土也,为邪蒸之,则色见于外,当发身黄。小便自利者,热不内蓄,不能发黄,至七八日,大便硬者,即太阴之邪入腑,转属阳明也。

清·吴谦《医宗金鉴》

【注】

此太阴转属阳明证也。伤寒脉浮缓,手足热者,太阳也。今手足自温,非太阳证,是为系在太阴也。然太阴脉当沉缓,今脉浮缓,乃太阳脉也。证太阴而脉太阳,是邪由太阳传太阴也,故曰:系在太阴也。若小便自利者,则不从太阴湿化而发黄,至七、八日大便者,则是从燥化,此为阳明也。

【集注】

程应旄曰:阳明为病,本于胃家实。胃家之实,不特三阳受邪,能致其转属阳明,即三阴受邪,亦能致其转属阳明,聊举太阴一经例之;脉浮而缓,是为表脉,然无发热、头痛、恶寒等外证,而手足祗温,是邪不在表而在里。但入里有阴阳之分,须以小便别之,小便不利,湿蒸热瘀而发黄,以其人胃中原无燥气也;小便自利者,胃干便而成实,以其胃中本有燥气也。病虽成于七、八日,而其始证却脉浮而缓,手足自温,实是太阴转属而来也。即太阴、阳明推之,少阴三大承气证,厥阴一小承气证,何非转属阳明之病哉!

魏荔彤曰:病在太阳,热为湿郁团聚于里,必有归着,既不能发黄,小便自利,则邪何归乎?不得不归之于万物所归之胃。至于七、八日,小便自多,大便自硬,而为阳明病矣。

清·柯琴《伤寒来苏集》

前条是太阴寒湿,脉当沉细;此条是太阴湿热,故脉浮缓。首揭伤寒,知有恶寒证。浮而缓,是桂枝脉。然不发热而手足温,是太阴伤寒,非太阳中风矣。然亦暗对不发热言耳,非太阴伤寒必手足温也。夫病在三阳,尚有手足冷者,何况太阴?陶氏分太阴手足温、少阴手足寒、厥阴手足厥冷,是大背太阴四肢烦疼、少阴一身手足尽热之义。第可言手足为诸阳之本,尚自温,不可谓脾主四肢故当温也。凡伤寒则病热,太阴为阴中之阴,阴寒相合,故不发热。太阴主肌肉,寒湿伤于肌肉,而不得越于皮肤,故身当发黄。若水道通调,则湿气下输膀胱,便不发黄矣。然寒湿之伤于表者,因小便而出;湿热之蓄于内者,必从大便而出也。发于阴者六日愈,至七八日阳气来复,因而暴烦下利。虽日十余行,不须治之,以脾家积秽臭塞于中,尽自止矣。手足自温,是表阳犹在,暴烦是里阳陡发。此阴中有阳,与前藏寒不同。能使小便利,则利自止,不须温,亦不须下也。

清·黄元御《伤寒悬解》

太阳伤寒,阳旺则传阳明,阴旺则传太阴。若脉浮而缓,手足自温,是阳明、太阴所同,且以系之太阴。然太阴身当发黄,缘湿土被郁,必见黄色。虽脾胃俱有黄证,而胃之发黄,乃太阴湿土所传也。若小便自利者,则湿去,又不能发黄。太阴、阳明,何从别之?必验之大便,太阴之大便自利,阳明之大便则硬。至七八日,大便硬者,此为阳明病也。

清·曹颖甫《伤寒发微》

(本条同188条同讲)

太阳表解未彻,留着肌理,即见浮缓。浮为风,缓属足太阴脾,此与中风之证脉见浮缓正同。手足自温,即「发热,有汗,恶风」之证也。肌肉内应于脾,故曰系在太阴。风与湿交阻于肌理,则身当发黄。《金匮》云:「湿家身色如薰黄。」是其明证。惟小便自利,则湿从下泄,故不能发黄。按《内经》阳明标阳而本热,标阳者即太阳之标热,本热者乃胃底之胆汁。胆汁不能容涓滴之水,惟赖肝液以濡之,若汗泄太过,胃乃生燥。然阳明中气实为太阴,阳明不从标本而从中气,中气化燥,则大便硬而转属阳明,不化燥则脾家实而腐秽当去,故此条亦见太阴篇中,但转系阳明,亦必待濈然汗出,否则七八日当传阳明之期,不惟大便不硬,抑且暴烦下利而见太阴湿证。惟此下利与汗出同,一泄之后,即无余病,故虽日十余行而必止也。

刘渡舟《刘渡舟伤寒论讲稿》

从这一条到第200条的重点基本上是论阳明的湿热、寒湿以及胃虚、胃冷的一些情况,同时还有一些不可泻下的意思在里面。这样对比,加强了辨证的能力,就是要一分为二地看阳明的问题,既要看到阳明的因热成燥、因燥成实,也要看到阳明的因热而成湿,或者是因寒而成湿。

这一条讲太阳与太阴、太阳与阳明的脉证鉴别,说明阴阳病证有出入转化的机制。从阳明和太阴的表里关系来讲,阳明主燥,太阴主湿,燥和湿不同气,这两经一个是阴经、一个是阳经,是不同的,但是它们有内在的联系,通过脏腑、经络相表里建立起来的联系。这一条就论阳明病的时候和太阴是有关系的。不要就看到胃,还要看到胃有阴阳互相转化的机制,这一条具体来说明这个问题。伤寒脉浮而缓,这个提法在大青龙汤证有过。伤寒应该脉浮而紧,为什么脉浮而缓?缓就是紧去了,紧脉变缓了,太阳之邪化热,脉就不紧了,因为紧属于寒。

表邪由寒化热就有变化了,就要往里来,化热入里有阴阳之别,一个是入阳明,就是太阳之邪化热入里传到阳明,另一个是入里而传太阴。它是入阳明还是入太阴?这得有一个鉴别,有一个比较啊,手足自温者,是为系在太阴。如果这个人手足一身皆热,而且还有烦渴的,就叫系在阳明。现在这个,身上不发热,只有手足自温者,手脚发热,周身不发热,这就不是系在阳明,而是系在太阴。什么叫做系?系就是联系,凡是联系的都是有双方的问题,两个方面的问题才能叫做系字。

现在这个病是太阳,伤寒脉浮而缓,浮是太阳,有太阳之表。紧脉变成缓,浮脉还是没有变,邪还在太阳。怎么就系在太阴了?这实际上有点儿太阳、太阴并病的意思,就是太阳之邪还没有解,而太阴之邪已经出现了。脾以四肢为表,脾主四肢,所以他手足自温。这个自温,就是说太阳之热在太阴了,而不是寒在太阴。寒在太阴可能手足自冷,手足自温是热在太阴。

太阴者,身当发黄,既然是邪气不在阳明而在太阴,太阴主湿,脾有了病了,不能运化水湿,它就从湿化,与系在阳明的燥化是相对应的,那么湿还加上热,湿热蕴蒸,这个人就应该浑身发黄了。这叫湿热发黄,怎么知道湿热发黄?因为他手足自温。湿热发黄有一个小便不利的症状,因为它有湿,小便就困难了,湿邪无路可出,在里郁积,和热邪互相熏蒸,而变成发黄。

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这是推理,倘若这个人小便自利,湿邪有出路,能随着小便的排泄而排出体外,那么光有热、没有湿,就不能发黄,因为湿热蕴蒸才能发黄,现在,小便利,湿有出路,只有热而没有湿,所以不能发黄。不能够发黄,是湿去而热留,到了七八天,大便硬者,小便利了,大便就变成了硬的。这是太阴外出于阳明,热化燥了,大便就硬了。大便一硬,就成了胃家实,为阳明病也。

湿有小便不利,燥有大便当硬。无论是在《伤寒论》,还是在内科杂病的治疗中,这都是一个有指导作用的理论。小便不利,湿热凝结,就要出现发黄。有湿就小便不利,等小便利了,湿去热留,外出阳明而燥化,大便就硬了。太阴主里,阳明主表,所以邪气由里出表,由阴出阳,从湿热而变成燥热,可以见到阳明和太阴的表里的关系、内在的联系。这就是中医的病理学的理论,要品尝它的味道,慢慢地体会它的精神。

胡希恕《胡希恕讲伤寒论》

伤寒脉应该是脉浮紧,表实嘛,是津液充斥于体表,脉里头充血,所以脉应该浮紧,一摸脉它紧。可是现在却脉浮缓,一按不紧反弱,这个是津气不独于外,说明里面有留湿、留饮的情况,方才不是讲了脾为胃行津液,津液输送到表,脉络就紧,如果由于胃虚容易留湿,同时因为胃虚这个津液化生不足,那么送到体表的脉也就不紧。

那么它还有一个意思,这个伤寒由脉浮紧变成了脉浮缓也说明这个邪往内陷,中风虽然也是浮缓,可是它有汗出,那么这个是伤寒不出汗但脉不紧,所以有邪往内走的情形,这表示精气往内撤了,往内就有可能发生阳明病,或者是太阴病。

那么阳明病应该身大热,可是这里只是手足自温,说明它还没到真正阳明病的程度,所以它说系在太阴,说明它还有虚寒的这一方面,与太阴有联系。咱们说阳明它是里热证呀,那对人身上的水份蒸发的非常地快,所以小便数、汗自出,那么它这时候呢系在太阴哪,就是还没到那个程度,里头恐怕还是有湿,没到大便结硬那个程度,那么这个时候常常发生发黄。

如果里面湿,这个热在里头也有了,要是热郁于湿,那就要发黄了,所以说「太阴者,当发身黄」,这是古人的一种看法,其实我们遇到这个太阳伤寒要是脉浮缓、手足温哪,也有的时候这种征候,就是发黄一个先驱者,拿咱们现在话说,就是急性黄疸性肝炎,它有这个先驱证。

那么也有不是这样的,所以古人把这个拿出来一并说,说这时候啊有几种情况,一种情况可以发黄,另一种情况呢,你要小便自利,说明这热还是盛的,同时这个湿往外跑啊,湿越于外,里头光有热它不会发黄的。至七八日,大便硬者,为阳明病也,这个小便自利,过了七八天,里头湿没了,大便当然就硬,这时候变成真正的阳明病了。

事实上这个病啊有三种情况的结果,在太阴病有一节跟这节很像。到那咱们在仔细讲一讲。

王付【释疑解惑】 

①怎样理解“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是为系在太阴”?

答:㈠张仲景论“伤寒”而突出病变部位“系在太阴”,重点强调太阴发病以及演变与感受外邪有关,外邪侵袭是加剧太阴病的重要致病原因。㈡辨识“伤寒,脉浮而缓”而强调辨太阴病证有类似太阳病,应与太阳病相鉴别。㈢张仲景论“系在太阴”而强调“手足自温”,重点突出太阴脾病变证机不是寒而是热。

②怎样理解“太阴者,身当发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

答:㈠张仲景论“太阴者,身当发黄”的目的是重点突出脾主运化水湿,其色为黄;若邪热侵袭太阴脾,热与湿结而为湿热,湿热壅滞脾气,导致脾色被湿热熏蒸而演变为发黄。㈡辨识“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而强调发黄的内在因素是湿,若小便通利,湿得以下行,热不与湿相结,则不能演变为发黄。

③怎样理解“至七八日,大便硬者,为阳明病也”?

答:㈠张仲景首论“是为系在太阴”,而最后论“为阳明病也”,重点突出夙体既有太阴脾失调,又以阳明大肠失调,但以太阴脾失调为主,病在病变过程中则可演变为以阳明病为主,强调要在变化中辨治病证。㈡辨识“至七八日,大便硬者”而突出太阴脾病证而演变为阳明腑气不通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