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谷传华:中国老年心理养生思想溯源与演化

 以字为马 2022-07-29 发布于北京

其实,关于老年心理养生与发展的思想古已有之。早在《论语》等古籍中,就有关于心理随年龄增长而变化的描述,如孔子“吾十又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在中国古代,庄子就曾经明确提出了养生的思想。养生又称摄生、养性、保生,后人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以中华传统文化为背景,探索研究人类延年益寿规律的学说。梳理中国老年养生思想的演化,总结其精髓,对于当代的成功老化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1

古代养生思想的演化

从其纵向的发展过程来看,中国老年养生思想可以分为上古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秦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宋金元时期以及明清时期。每个时期都有一些相应的代表人物和相应的学说。

图片

上古时期的养生思想,由于缺乏相应的文字记载,多限于零星的传说性描述,如关于伏羲、彭祖、黄帝的传说。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儒家、道家学说中关于养生的思想逐渐形成系统的学说。老子、庄子的思想主要强调顺应自然、天道而用之,儒家学说特别是孔子、孟子的思想更强调仁和中庸在养生中的作用以及“养浩然之气”的重要性。

图片

秦汉时期,养生理论和体系初步形成,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有张仲景、王充、董仲舒、华佗等人。张仲景撰写了《伤寒杂病论》,系统阐述了养生的作用和老年病的防治方法;王充将优生与长寿联系起来;董仲舒主张养气,提出中和思想;华佗创立了“五禽戏”,重视导引和运动的作用。

图片

魏晋南北朝时期崇尚老庄之学,主张清静无为,顺应自然,养生思想体系进一步完善。嵇康的《养生论》、葛洪的《抱朴子》、张湛的《养生要集》、陶弘景的《养生延名论》都是这一时期养生思想的突出代表。

图片

隋唐时期,养生学不断发展,儒、释、道结合,道教长生术为帝王们追捧,孙思邈、施肩吾、孟诜等人提出了许多科学论述。孙思邈被誉为“药王”,撰写了《千金方》、《孙真人摄养论》等著作,对传统养生理论和方法进行了系统论述;孟诜的《食疗本草》是现存最早的食疗学专著。

图片

宋金元时期是养生学发展的关键时期,科学技术进步,活字印刷术促进了养生思想的传播,养生学呈现从理论到实践呈现出繁荣、崭新的局面,发展了“动以养生”的思想,出现了动静结合的练身法--八段锦。苏轼提出,王公贵族常生病而农夫小民少患病是因为后者不畏风寒、勤劳常动;欧阳修总结出劳其形者长年,安其乐者短命的规律,提出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生的养生思想。

图片

明清时期,养生学的调养方法多元化,主张养生理论与实践的大众化,以李时珍、李杲、汪绮石等人为代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集我国16世纪前中药学之大成,阐述了大量药补和饮食知识;李杲提倡避风邪、节劳逸、戒色欲、正思虑、薄滋味等养生法则;汪绮石提出了六节、八防、二护、三候、三守、三禁等理论,对防衰保健深有启发。

总体上,随着生产力水平和物质生活条件的提高,古代的养生思想从注重精神层面的养生逐渐发展到身心一体化的综合养生。这在明清以后更为明显,身体调养思想日益占据重要地位。显然,古人眼中的养生并不等同于养身,而是身心兼顾兼养。

2

古代养生思想的基本内容

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我国古人通过不断地探索,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养生思想,其主要内容有以下几点:

图片

注重身心协调,把心理作为“整体人”的核心组成部分

我国古人将形体和生理功能看成是“形”,把心理看成是“神”,提倡“形神合一”、“神形相即”,认为形神二者相互协调,合而为一,形为神之舍,神为形之本,人的生命既要有“形”,更要有“神”。《黄帝内经》记载,“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华佗提出,“昏疲之身心,即疾病之媒介,是以善医者先医其心,而后医其身”。

图片

推崇“时中”的中庸思想,以“和”为心理健康标准

中庸是儒家提出的处理世间万物的总法则,运用到养生思想中,可以理解为保持适中,追求平和。“时中”就是“能随时以处中也”,把握自己的内心世界,随时控制和调节自己对外界各种刺激的心理体验。推崇“时中”不是要求人们内心波澜不惊,不是消极被动对待人和事,而是不论何时何地都能发挥自己的智慧,处理遇到的各种事情,不偏执、不固守。养形健神需要保持情绪平和,“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庸》);平常心对待名利,“欲不可纵,纵欲成灾;乐不可极,乐极生哀”(《贞观政要·卷八·论刑法》);身心有劳有逸,顺应自然,促成人与自我、与自然的和谐,“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内经》)。

图片

讲究人际关系和谐,注重“群”和“仁”在心理健康中的作用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古人非常讲究人际和谐,重视“群”对于心理健康的维护和促进作用,修养身心才能更好地融入群体,服务社会。要促进人际和谐,古人认为君子要“仁”,与人交往要真心诚意,“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要以忠恕为本,“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重视人际互动,“ 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礼记》)。

图片

主张调息静养,通过“静”的方式维护心理健康

中国古代养生思想还注重调息静养,以静御躁,精神内守,“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庄子》)。通过“静”的方式维护身心健康表现在针对心理问题的处理应对上,也表现在对身心修养的促进上。主张以平和的心态接受挫折,并赋予困苦以积极意义,从内心接受困苦,“人物之生,吉凶祸福,皆天所命。然惟莫之致而至者,乃为正命,故君子修身以俟之,所以顺受乎此也”(《孟子集注》);重视静坐、禅定等入静心理调节技术,帮助排除杂念,消除焦虑等不良心境,“致虚极,守静笃”(《道德经·第十六章》)。

就古代的养生思想来看,古人总体上强调身、心、神兼顾,强调身为宅、心为地、神为主,强调润身、清心、养神。在此意义上,中国古人的养生包括老年养生更强调心神之养,注重以心神之养带动身体之养,而以身体调养为辅。

参考文献:

陈岩波, 翟煜. (2012). 中国古代养生思想发展概况及评价. 黑龙江科技信息, (18).

黄渭铭. (1994). 试论我国传统养生文化的发展历程与理论原则.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04).

潘莉. (2008). 中国古代心理健康思想探究. 咸宁学院学报, (02).

周际明. (2006). 中国古代心理养生思想探究. 浙江体育科学, (03).


作者:谷传华,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