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奈,学院派最后一位大师

 乔元庆 2022-07-29 发布于上海

爱德华.马奈,被誉为现代绘画之父。这个大概是加艾坦.皮康(Gaetan Picon)的观点,不过赞同的人的确很多。皮康的书《The Birth of Modern Painting》(有中译本《1863,现代绘画的诞生》),解释了为什么把马奈作为“现代绘画之父”。马奈最著名的两幅画,一幅是1863年在“落选者沙龙”展出的《草地上的午餐》,另一幅是1865年的《奥林匹亚》。皮康自己也承认,马奈的《草地上的午餐》与传统绘画是没有什么区别的。我认为这就是一幅学院派技术的人物画。浪漫主义,新古典主义,东方主义,等等,都是学院派画法,也就是文艺复兴绘画传统的画法,技术上区别不大。皮康解释了为什么他认为马奈就是现代绘画的开创者。

我觉得马奈是传统绘画最后一位大师。这么说,实际上跟皮康的观点就是一个硬币的两面。不过我的这个提法是历史上大家的共识,只是大家都不愿意这么说出来。我们可以看看任何一本西方绘画史的书籍,里面提到西方绘画大师的,最后一位是不是马奈。马奈之后,历史上的大师们没有一个是传统画法的。

马奈之后,画传统画法的,学院派的,画肖像画人物的,有没有人?大有人在。画的好的,有没有?大有人在。但是,西方列举的大师,有这些人吗?没有。

第二次绘画的高潮,在1863年左右达到顶峰,马奈作为这一时期最杰出的画家,其大师的地位,要到他死后才由后起之秀的莫奈等人推送到位。并不是每一位大师都能够在历史上被认定为大师的哦!

马奈1883年去世,并没有被绘画界确认为大师,他一直是一位备受争议的著名画家。莫奈等人在1890年发起筹款,从马奈夫人手里买下《奥林匹亚》,然后以捐赠的名义提交卢浮宫。这个实际上是“黄袍加身”的举措。卢浮宫收藏了,就等于确认马奈的大师地位。卢浮宫拒收。最后还是动用了私人关系,通过法国政府的高层,勉为其难地由卢浮宫收下。后来奥赛开了,卢浮宫就把这幅画移送到奥赛。

皮康是一位有话语权的艺术史大家,他的论断,盖棺定论。

再后来的画家,我们知道的就是从莫奈他们开始,在后面高更塞尚梵高,再后面马蒂斯莫迪里阿尼克里姆特席勒,再后面毕加索...公众美学没有再推举任何一位传统画法的大师了。

其他国家也有大师,比如俄国的列宾(1844-1930),他同时代还有很多非常杰出的画家,巡回展览派,都是传统画法的。但是西方没有承认他们的地位。

不是没有大师级的画家,但是没有传统绘画的生态了。

我们中国也有一个所谓“世纪之问”:为什么我们现在培养不出大师?要出“大师”,就要先有大师世出的生态。

这个生态是怎样的?是在西方艺术生态里面?出中国的大师?这个恐怕是死胡同。

必须要有一个中国独特的生态,中国能够具有话语权,才有可能。

回顾法国,法国的这个生态这个话语权,实际上是大卫,是法国大革命,是拿破仑,建立起来的。回顾美国,美国没有意大利文艺复兴绘画的传统,没有那个从弗朗索瓦一世开始到路易十六的底子,结果他们干脆来个另起炉灶,从无到有地建立一个属于美国的生态,获得了话语权。

我们中国呢?我们有上千年的绘画传统,一个独立于文艺复兴绘画体系的庞大体系,这个我们拥有绝对的话语权。问题是我们需要建立一个现代的生态,是可以充分利用这个宝贵遗产的新生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