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汪道涵书法,不事张扬、不落俗套,透着浓浓书卷气

 泊木沐 2022-07-30 发布于辽宁

当我们站在一幅书法作品前,能够透过作品看到什么?从表面上看,书写的内容、用的字体、章法形式等一目了然;再深一些,作者的书写功夫、用笔出处也能看出来;如果再进一步,兴许还能看出作者的精神气度、学识涵养、格调品味。

展览上汪道涵的书法作品

曾在一个展览上,看到许多名家的作品,所谓的名家,不单单是书法名家,还有很多名人的手迹。其中有一幅汪道涵的楷书条幅,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汪道涵是谁,很多人都知道,这是一个可以进入史册的名字。他并不是一个书法家,但其书法却并不少见,在上海也许多他的题字。

汪道涵

展览上汪道涵的楷书条幅,只写了“日就月将”4个字,加上落款中的名字与时节,也不过寥寥11字。可这件作品呈现出来的气度,绝不是这么简简单单。

“日就月将”一词,出自《诗经·周颂》,意思是指每天有点收获,每月有些进步。这个词有积少成多之意,用来警策人不要虚度时光,在点滴进步中要在意量的积累。

汪道涵书法

汪道涵笔下的这四个字,有唐楷的严谨,结构端庄稳重,能够看出欧体的严峻与颜体的宽厚。在用墨上却和很多写唐楷的书家不同,汪道涵的用墨很温润,不枯、不涩,轻松自然。

更为难得的是,作品呈现出含蓄渊雅的书卷气息——所谓的书卷气,是一种气质或风度。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表面看起来并不特别突出,但交往下来却给人文质彬彬的感觉,这就是书卷气的表现。

汪道涵书法

书卷气在书法作品中,是一种高级的气质,不落俗套、不事张扬。这和汪道涵的学识、心性、修养有着紧密的联系。

现实中的汪道涵,工作之外的最大爱好,就是读书,其所读书籍的范围十分宽泛,政治的、历史的、经济的、文学的,都是案头常备。

汪道涵书法

一个人呈现出什么样的精神气质,与其人生经历息息相关。读书不一定读出书卷气,但不读书绝对不会有书卷气。

当代全国书法大展上的作品,技艺不可为不精湛,但总给人一种流于表面的“炫技”之感,其根本原因,就是真正有学问的人不多。读书人写的字,和不读书人写的字,在气质上有着明显的区别。

汪道涵书法

当然了,汪道涵毕竟不是书法家,在一些书法作品中也存在结构、用笔上的缺点。这些都是属于技术范畴的问题,解决起来并不困难。

相较于技术来说,作品的精神气度才是更重要的。一个人的书法作品是俗气,还是文雅,单靠练是练不出来的。所以,汪道涵的书法,还是很值得欣赏的。

汪道涵指导孙子练书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