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与瑜伽心法【六】

 巴瓦玛依图书馆 2022-07-30 发布于广东
Image

第五十一章  尊道贵德

    道生之,德蓄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蓄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译文】

    道生万物,德性蓄养万物,万物呈现各种形态,并依据自然环境的作用使万物得以成长。所以万物无不尊崇“大道”,而重视德性。道之所以受到尊崇,德之所以受到珍贵,是因为它对万物不加干涉,让它们自然而然地成长。所以道产生万物,德畜养万物,使万物成长并养育它们,使万物成熟结果,并抚养和保护它们。生养万物却不据为己有,兴作万物却不自恃己能,长养万物却不做它们的主宰,这就是道德的玄妙之处。

【瑜伽心法】

    道的创造性是自发的,不带有任何主观的意识,不占有,不主宰。这就是道所体现的“德”。就像真正伟大的母亲,养育孩子一样,不是为了什么而生孩子,生了之后就是无条件的付出爱,而没有丝毫的占有和索取之意。所以我们也把“道”称为万物之母。

Image

第五十二章  塞兑闭门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 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谓袭常。

【译文】

    天地万物本身都有起始,这个开始就是天地万物的根源。如果知道根源,就能认识万物,如果认识了万物,又遵循着万物的根本,那么终生都不会有危险。堵塞住贪欲的孔穴,关闭起贪欲的门户,终身都不会有烦扰之事。如果打开欲念的孔穴,为满足自己的感官需要而行事,终身都会不能安宁。能够明察秋毫,觉知精微叫做明白;能够坚守柔弱与低调处事,内心一定是很强大的。运用道的光芒观察世界,再以道的高度反观自省,就不会给自己带来烦恼和灾祸,这就叫做需要遵循的常道。

【瑜伽心法】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又将去往何方?”这是瑜伽灵修必须会触及的三个哲学话题。从出生,到慢慢长大,我们不断的探索着生命存在的意义,生命的本源和方向。相信大家能够了悟老子在本章所给出的答案。一旦了悟到那个至高无上的真理后,我们就需要时时收撤好我们的感官欲念,自省自明,便能逍遥自在!

Image

第五十三章  行于大道

    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人好径。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谓盗竽。非道也哉!

【译文】

    假如我稍微地有些认知,就要在光明的大道上行走,唯恐自己误入歧途。大道虽然很平坦,但人们却偏偏喜欢走捷径。朝政腐败至极,弄得农田荒芜,粮仓十分空虚,而官员们仍穿着华丽的衣服,佩带着锋利的宝剑,酒足饭饱,贪污奢侈,像这样的情形和强盗头子没什么两样,这种行为实在不合乎道啊!

【瑜伽心法】

    老子所生活的年代是春秋战国时期,距今2500多年。《薄伽梵歌》中曾有记载:“梵天的一昼由四个年代的一千次循环构成,即:黄金年代、白银年代、青铜年代和铁器年代。黄金年代的特点是:德行、智慧、宗教,而且实际上根本没有愚昧和邪恶;白银年代,邪恶开始为患;青铜年代,德行和宗教更加衰败,邪恶为患更甚;最后是铁器年代,充满了斗争、愚昧、反宗教、邪恶,真正的的德行实际上已经荡然无存,这个年代为期是四十三万二千年,现已过去了五千多年。”从历史长河中,我们所经受的一切都似乎是一种必然。老子在那个年代提出“道”与“德”,可谓是智者的呐喊。对于生活在当下的人们,唯有不断的学习经典,保持内在的纯洁自性,洁身自好,才不会使灵魂沦陷。

Image

第五十四章  修之于身

    善剑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译文】

    善于创立者,不会建立在有形之上,而是建立在“无为之德”上,所以没有人可以将其推翻;善于抱持者,不会执着于有形,有限,有为的法上,而是会以无形、无限,无为的真理来修持,所以究竟不会被脱离大道,在这样的修为上,子孙们便会感恩祖先的恩德,代代祭祀祖先并传承这样的德训。把这样的“道”与“德”应用于自身,他的德性就会真实纯正;把这样的“道”与“德”应用于持家,他的德性就会是丰盈扩充;把这样的“道”与“德”应用于治理家乡,他的德性就会受到尊崇;把这样的“道”与“德”应用于自己的国家,他的德性就会丰盛硕大;把这样的“道”与“德”应用于全世界,他的德性就会普及天下,无所不在。所以,用自身的修身之道来观察其他人;以自家察看观照别家;以自乡察看观照别乡;以平天下之道察看观照天下。我怎么会知道天下的情况之所以如此呢?就是因为我用了以上的这种方法和道理。

【瑜伽心法】

    老子提到“修身、持家、治国,平天下。”而这一切的根本都要我们从自身做起。瑜伽讲求“连接、平衡、和谐”。所谓的“和谐”,即首先是自己与自己的关系和谐;其次是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和谐;再次是自己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唯有真正从内心发现和谐,我们的周遭才会真的和谐起来!”

    所以,我们最需要首先改造的是自己,使自心回归“佛心、道心”。然后透过自身的能量和气场来影响他人,自利利他。所有指责、埋怨、掌控、主宰别人的行为,最终只会事与愿违,给自己带来无尽的痛苦和烦恼。

Image

第五十五张  含德之厚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she),猛兽不据,攫(jue)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zui)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译文】

    怀有深厚德行的人,就像初生的婴儿一样(对别人没有攻击性)。毒虫不会刺他,凶猛的野兽不会伤害他,凶恶的猛禽不会抓他。婴儿虽然筋骨柔弱,但能够牢牢地握住东西,还不知道男女交合之事,小生殖器却能常常勃起,那是因为他的精气非常充足。即使整日哭喊,嗓子却不会沙哑,这是因为他元气醇和(阴阳和谐)的缘故。知道和谐就掌握了规律,掌握了规律就具备了大智慧。贪生纵欲会遭惹灾祸,被欲望操纵了身体,就是在逞强。事物发展到极盛状态便会转向衰败,因为这是不合乎恒久之道的,不合乎常道就会很快衰亡。

【瑜伽心法】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一般婴儿的心理,是没有是非、善恶,好坏观念的,我们常常讲“不忘初心”,追溯根本就是那颗“简单、天真”的童心,童心无邪,快乐自在,不外求。老子用婴儿比喻修身养性的最高境界——“精之至,和之至。”即精力充沛,心灵宁静,内外和谐。和谐就会圆融,减少对抗,减少敌意,免受伤害。

Image

第五十六章  知者不言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译文】

    智慧深厚的人实施超脱语言的教化,喜欢高谈阔论的人往往并没有多少真知。要能收撤住感官,关闭向外欲求的门户,收敛自身的锋芒,懂得梳理种种纷乱的关系,以避免无谓的争夺,将自身的光芒调和,使心灵纯真质朴宛若凡尘,这就叫做玄妙的合一法门。达到与“道”合一的人,你无从与他再亲近,也无从与他再疏远;你无从给他好处,也无从损害他的利益;你无从赞美他,也无从贬低他。因为不为外界任何力量所动,所以是世界上最可贵的。

【瑜伽心法】

    用有形的文字语言来描述无形的宇宙本体,显然是杯水车薪,若一定要以变形的心灵去描述它,显然是一种较低层级的表现。瑜伽的八分支讲到“精进”,强调:“要学习经典、完全臣服于神”。对于至上真理的体悟,原本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真正的瑜伽士很少发表自身的言论,因为他深知自身是不完美的,任何的见解都会存在偏见。修习瑜伽,并不是要求我们追逐伟大和卓越,相反,恰恰是对平凡与平淡的接纳与臣服。因为至上无处不在,且一直与万物同在。

Image

第五十七章  以正治国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译文】

    要以中正的“大道”来治理国家,以奇谋计略来指挥战斗,用不扰害百姓的政治来统治天下。我是根据什么知道这个道理的呢?根据下面这些:天下的禁令法规越多,人民就越贫穷;民间武器越多、人民恃强逞利,国家就越混乱;人们奇异的技巧越多,新奇古怪的事情就会层出不穷;法令太过严苛、合人情,盗贼便会愈加猖獗。因此圣人说:“我若无为而为,人民就会自我感化;我若保持冷静平和,人民自然行为端正;我若不贪财掠夺,人民就会自然富足;我若不谋私利,人民自然纯朴服从。”

【瑜伽心法】

    不好事,不妄为,清静知足,虚心恬淡,便合乎自然之道,真正的瑜伽士,总是内敛自修,给周围的人潜移默化影响。

Image

第五十八章   祸兮福倚

    其政闷闷,其民醇醇。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祸兮福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gui),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译文】

    政治宽厚清明,人民就淳朴自然;政治苛酷黑暗,人民就会狡诈、抱怨。灾祸啊,幸福依傍在它的里面;幸福啊,灾祸也同样藏伏在它的里面。谁能知道究竟是福是惑呢?我们很难下定论。正的可再转变为邪的,善的可再转变为恶的,人们对这种阴阳转换的困惑,已经很久了。因此,圣人不会因为自己的方正,而去抨击他人;不会因为自己的廉洁而去伤害他人,不会因为自己的率真而不放肆,更不会因为自己的光芒而伤害到他人的尊严。

【瑜伽心法】

    福祸相依,善恶共存,一切事物都是处于矛盾对立和统一之中的,在一定的情况下,它们可以相互转化。习练瑜伽,讲求“适可而止”,尤其阴瑜伽,更是需要习练者以一种悦性的感知力,来探索一个恰到好处的边界牵拉身体。“过犹不及”,如果一味的求深入,就有可能使身体受到伤害。

Image

第五十九章  长生久视

    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译文】

    治理百姓,养护身心,没有比节约更为重要的了。正因为节约,能够早作准备;早作准备,就能不断地累积德性;不断地累积德性,就没有什么不能攻克的;没有什么不能攻克,那就无法估量他的力量;具备了这种无法估量的力量,就可以担负起治理国家的重任。掌握了治理国家的根本,就可以使国家长治久安,这就是如何才能做到根深蒂固,符合长久生存之道。

【瑜伽心法】

    “勤俭节约”自古就是中华民族的美德。节约不仅仅表现在物质层面,更表现在对自己的欲念上,要做到自我约束与节制,不要随意耗损自己的能量。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要将有限的精力放在修养自身的德行上。这是一个人做事情能够成功且长久的基石。

Image

第六十章  其鬼不神

    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译文】

    治理国家,就像烹饪小鱼一样,不能经常翻动,翻动多了就容易碎掉。用清静无为的道法去治理天下,天神、人鬼都能各安其位,所以鬼不会伤人,人们也不会觉得有鬼。不只鬼不伤人,神也不会惩罚人,因此人们也不会觉得有神。不仅仅是神不会惩罚人,圣人也不会干预,因此人们也不会觉得有圣人。万物互不相伤,交归于本原,因而天下太平。

【瑜伽心法】

    其实,无论做任何事情,都要先稳定住自己的心,瑜伽即是约束心灵的波动。佛魔只在一念之间,要将“道”时时铭刻在心,切莫常常折腾,随心所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