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史杂谈|赵志伟:唐代科举的“行卷”“温卷”和“省卷”

 新用户79795753 2022-07-31 发布于贵州

唐代科举的“行卷”“温卷”和“省卷”

赵志伟

【摘   要】介绍唐代科举考试中的行卷、温卷、省卷,谈纳卷现象的利弊得失,说明唐代科举和后世的不同,同时证明唐代的科举考试,仍然是以考试成绩来决定去取的。

【关键词】行卷   温卷    省卷   通榜

最近,笔者读到一位教授介绍宋代科举的文章,是在某个讲坛上的讲演稿。文章基本观点不错,但是他在讲演中说:“科举制度在唐代基本定型,但当时尚未由考试成绩决定一切,考生的家庭出身、社会关系、个人名声、外貌口才等也很重要,起决定作用的往往是'公荐’'行卷’。”科举制度在唐代“基本定型”,这个说法是有疑问的;而说“起决定作用的往往是'公荐’'行卷’”则是不准确的说法。因为起决定作用的是考试成绩,否则李白、杜甫怎么没有成为进士?白居易向顾况、朱庆馀向张籍“行卷”都是我们文学史上的“熟典”,但是真正录取他们的仍然是正式的考试。本文就这几个问题谈一些基本看法。

一、关于 “行卷”“温卷”                            

什么叫“行卷”?比较早的记载是计有功《唐诗纪事》卷六十五《裴说》条:“唐举子先投所业于公卿之门,谓之行卷。”也就是举子把自己所写的各种文章、诗歌乃至传奇(小说)等,呈送给公卿贵人看,希望他们向主持科举的考官推荐。什么叫“温卷”?宋人赵彦卫《云麓漫钞》里的一段话是各类书引用得比较多的:“唐之举人,先借当世显人以姓名达之主司,然后以所业投献。逾数日又投,谓之温卷。如《幽怪录》 《传奇》等皆是也。盖此等文备众体,可以见史才、诗笔、议论。至进士则多以诗为贽,今有唐诗数百种行于世者,是也。”这里的“举人”就是参加考试的人,实际就是“进士”,如果考中了,就称“前进士”。这就是说,唐代士人应举,先以所写的诗文装裱成卷轴,呈送给主司或有名望的达官贵人,希望获得他们的赞誉并且为之推荐。第一次呈送的叫“行卷”,第二次叫“温卷”,白居易向顾况行卷、朱庆馀向张籍行卷、“到处逢人说项斯”的故事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

唐代科举考试名目繁多,称为“常科”的有秀才(不同于明清的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六科,还有其他各种科目。其中最为人重视的是进士科。行卷、温卷主要是同进士科有关。当代学者傅璇琮在评论《唐诗记事》关于“行卷”时这样说:“这是最一般的说法,因而也不免疏略,如所谓举子,就没有区分进士和明经,唐代明经以下等科的举子是不必、实际也没有行卷的。”[1]因为当时还没有实行糊名制,可以通榜。所谓“通榜”就是“由主试者定去取,考试前有预列知名之士,荐于主司,得中者往往出于其中”,实际就是通过名人推荐,影响主考官的视听,也就是“公荐”。[2]

为什么进士要“行卷”?因为进士试要考“杂文”(诗赋等),诗赋的写作不像经义可以死记硬背,它要靠一个人的文才。行卷的兴起:一是同唐代重视文教、达官贵人都有较高文化有关;二是同这些举子“多非出身于豪门大族”有关,他们希望通过展示自己的才艺来博取功名;三是同考试内容有关。唐高宗永隆二年(681)朝廷规定进士考试要加试“杂文”,所谓“杂文”就是试帖诗和赋等。

二、关于“省卷”                                         

与行卷、温卷同样重要的还有“省卷”,出现的时间可能稍晚于前者。什么叫“省卷”?程千帆先生指出:“进士到礼部应试(即所谓省试,礼部属于尚书省)之前,还要向主司官纳省卷。”[3]唐代进士考试最初由尚书省吏部负责,后来才由礼部负责。所以,进士试也称“省试”,向主考官呈送自己的作品,就叫“省卷”,也称“公卷”。省卷的出现与一位叫韦陟的达官有关。据《旧唐书》卷九十二韦陟本传:韦陟主持省试时,有鉴于过去考试“皆以一场之善,登其科目,不尽其才”,所以他“先责旧文,仍令举人自通所工诗笔,先试一日,知其所长,然后依常式考核,片善无遗,美声盈路”,也就是给举子多一次表现自己的机会。据傅璇琮先生考证,韦陟当时可能是“偶一为之,并不是礼部试的一项规定,至元结天宝十二载(753)举进士时纳省卷,则是礼部试进士的一项正式规定了”,“举子纳省卷作为一种制度,当是在天宝元年至十二年之间形成的。以后则凡举子应进士试,例须投纳”。[4]纳省卷作为一种制度,犹如今天的有的学校必须要参加的“预测试”。

由此可见,给名人行卷、温卷,给主司官纳省卷,主要是进士科的事。在当时,给名人纳卷是一件公开的、不需要避忌的事,并不是像后世的“开后门”那样。

“行卷”和“省卷”在内容上还是有些区别。我们从许多唐人笔记小说里读到,行卷内容很丰富,不但有诗文,甚至还有“传奇”(小说)、《玄怪录》一类作品。但是纳省卷则不同,“唐代对省卷内容的要求是比较严格的,这就要求它所记述的必须有关于'经济’,而不能允许虚妄怪诞之作送呈。这就不如行卷那样有较多自由了”[5]。

三、关于“行卷”“温卷”“省卷”的作用                

1.行卷、温卷和省卷的利弊得失

一般文史专家认为,唐代进士行卷之风促进了唐代文学的发展,这是它最主要的“积极作用”;在行卷开始流行的阶段,它对于公正地选拔人才也有一定作用,因为仅凭一次考试很可能会抹杀掉有才华之人。唐代确实有不少在社会上、文学上有影响的人物也乐于奖掖那些有才华的文士。但是,人不可能靠“自律”,只有制度才能保证科举考试的公正公平。进士行卷风尚的盛行,使朋党之风大兴,干谒、请托、抄袭等“不正之风”也渐渐厉害了,以致马端临《文献通考》引别人的话说:“风俗之弊,至唐极矣。王公大人巍然于上,以先达自居,不复求士。”这话虽然并不完全正确,但行卷带来的不公正现象肯定是越来越厉害,一个朝代越到后期,腐败就越严重,这是不可避免的。直到宋真宗景德年间实行弥封、誊录、实行殿试以后,“自是不复有公卷”。可以说,到了宋代科举考试才真正“定型”,各种制度从细节上完善起来。

2.进士中式和入仕,起“决定作用”的是什么

一个举子给名人投卷,当然有利于录取,但说它对获取功名起“决定作用”,则是夸大其实,甚至是完全不对的。其一,举子纳卷后,还得参加考试,名人的推荐不可能让你一定能考上;其二,唐代入仕还要经过吏部考试,并不是考中进士就可以当官了。“唐代科举及第并不能立即入仕,而是仅获得一定的出身品第,即任职资格,需要经过吏部的铨选考试方可释褐当官。”[6]吏部铨选考试的标准:“一曰身,体貌丰伟;二曰言,言辞辩证;三曰书,楷法遒美;四曰判,文理优长。”[7]这就是所谓的“四才”:外貌、口才、书法和法律知识及文字功夫。笔者曾经读到过白居易文集中收录的“判牍”,真正是文理优长,令人惊叹。韩愈在《上宰相书》里说自己:“四举于礼部乃一得,三选于吏部卒无成。”就是说,他考了四次礼部的“省试”才考上进士,考了吏部三次“铨选”都没有录取,最后只好应方镇征辟去做幕僚。我们不知道韩愈在哪一个环节上出了毛病,总之,并不是考中进士就能做官的。其三,唐代入仕的方式很多,科举考试对于诗文的要求和我们今天判断文学水平的高低有不同的标准。李白没有参加进士试,通过“终南捷径”,做了皇帝的词臣;杜甫则没有考上,只能写写“君看随阳雁,各有稻粱谋”(《同诸公登慈恩寺塔》)。以他们的诗文水平从文学标准看应该是一流的,但是不一定符合主司的要求。所以,杜荀鹤考不上,并不一定是因为出身寒族,得不到达官贵人的推荐,也不一定是诗文不佳,落第的原因可能是多样的。其四,唐代做官的途径并不是只有进士试一门。唐代科举基本分为两大类:常科和制科。常科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书)、明算等;制科也称制举,则是不定期举行。制科名目更加繁多,“制科之目,《玉海》卷一百五十,谓自志烈秋霜而下凡七十六科,《困学纪闻》卷十四,谓多至八十有八,今可考者,已百有余矣”[8]。在各种科目中,唐初时,以秀才最高,次明经,再次是进士。“虽然,是殆中叶以前之情形,中叶以后,又当以进士为最贵矣。”[9]向达官贵人、社会名人纳卷的只有进士试一科,其他各种科目是不需要纳省卷的。当然,行卷的具体情况还要更复杂些。但是,无论如何说对科举起“决定作用的往往是行卷、公荐”是不对的。

四、余话                                    

中国科举制度自隋唐建立直到清末废除,有一千三百多年历史,许多问题是非常复杂的,过去历史书或文学史上有些习惯性的说法其实是有问题的。例如“唐朝以诗取士”的说法,这是因为唐朝科举考试要考诗赋。但是,从唐朝科举史看,有唐一代从来没有一个人仅凭诗歌就可以考中进士的,而且唐初,进士试考试主要考策论(时务策)、帖经,没有诗歌。永隆二年(681)以后,才有加试杂文的规定,为什么要加试杂文,原因是很复杂的。再如我们往往说明清两代科举考试,“以八股取士”,有人以为明清科举考试只要能写八股文就能考上,而且那些举子都是一些像范进、成名那样的读书人。其实,八股文正式的名称是“制艺”或“制义”。过去皇帝的命令称为“制”,皇帝命做的文艺(文章)叫“制艺”;文章主要讲解经书中的道理,叫“经义”,所谓“代圣贤立言”,因为皇帝命令你做的所以也叫作“制义”。考经义,相当于考政治,唐宋两代也要考经义的,只是没有“八股文”这个名称。明清两代八股文写得如何当然很重要,但是乡试、会试时还要考许多其他学科内容,经史典故地理都有,所谓“试策”,绝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到殿试时,写的策论,才真正看出举子的学识才华。所以有些野史笔记上的东西,平时随便说说,作为谈资未尝不可,但是一旦写作或上课,我们就要严谨一点,决不可信口开河,以免误导学生。

参考文献:

[1][4][5]傅璇琮.唐代科举与文学[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262,253,256.

[2]王定保.唐摭言[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41.

[3]程千帆.唐代进士行卷与文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7-8.

[6][7][8][9]刘海峰,李兵.中国科举史[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4:115,119,68,82.

(华东师范大学语文教育研究中心   200062)

[原载中学语文教学》2022年第6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