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奇葩说》中的一道辩题,成年人的崩溃要不要藏着,引发热议。也许你会说,生活已经这么难了,干嘛还要再为难自己?事实上,大部分人还是会选择,或者被迫选择藏起自己的负面情绪,悄悄地崩溃。 前些天,一段监控视频走红网络。视频中,一位男老师满脸疲惫,走到教室门口,没有立马进去,而是停在那儿,收起了自己疲惫的表情,露出笑容后,才走进教室。为了呈现出最好的状态,没有笑容,也要在脸上硬挤一个出来。 “成年人”这个标签,像一个紧箍咒,约束着我们的言行,提醒我们要时刻保证状态,才能显得是情商高的人。但只要是普通人,就有喜怒哀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估计只有圣人可以做到。随着年岁渐长,发现生活之复杂,会促使消极情绪更多,可我们却还被要求憋着,不免太过残酷。 我个人对于这个这个议题的看法:更倾向于发泄出来,哪怕是在社交媒体上倾诉出来,也比自己“憋”着好。抑郁症话题这几年越来越被社会关注,因为患者越来越多,所以成年人除了承受压力,也要懂得释放压力。 不管是倾诉,亦或是运动、旅行等等,找到自己排解的方法。还不行,可以寻求专业帮助。例如支付宝“抗击疫情心理援助行动”平台,一直为有因疫情出现心理问题的人们提供免费帮助,而且各项服务将至少延续至明年年初。其实这样的心理疏导机构或平台也有很多,可以根据自身状况来合理解决,寻找帮助。 回到我们一开始的话题:成年人的情绪要不要藏着?或许这是一个伪命题,就像嘉宾宋丹丹所说,能藏起来的都不叫崩溃。 我知道,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要面对的难题真的太多了。我们要面对高房价和高物价,要面对成吨的学历压力、工作压力和家庭压力,要面对亲情、友情、爱情的不顺,加上丧 文化的流行,常常让我们变得喘不过气来。 我也知道,很多人很多时候想哭,却只能忍着;很多人很多时候想逃离目前的一切,但现实告诉我们,并不是逃离就能躲得掉的。 渐渐地,我们只能学着吞掉自己的情绪,埋头苦干。情绪的流露,也随之成为了一种奢侈品,因为总有人在我们的耳边鼓吹:成年人如果连情绪都不能控制,又如何控制人生? 但我想说的是,如果成年人连情绪都不能释放,又如何面对以后更难的人生呢? 所以,学会释放情绪,是我们每一个成年人的必修课。 只有学会善待自己的情绪,释放并接纳它们,你才能在操蛋的生活里,磨炼出一颗比钻石更硬的心脏。 最后嘱咐大家一句: 生活虽苦,我仍希望你学会贪生怕死; 现实再难,我都唯愿你可以认真生活。 因为,你的生命,你的一切,真的很宝贵! 如果你有心事不知道对谁讲,可以在后台告诉我。今天,我不想听你说“我没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