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饭吃错了=服毒,很多人都伤身了!看你中招了吗?

 为什么73 2022-08-01 发布于北京
原创 大头 活法儿 2022-08-01 07:30 发表于北京

你有没有觉得,好好吃饭,吃好饭,吃对饭,其实就是最简单有效、省心省事的养生大法?

「饭」是什么?我认为,这个字的本意,侧重于表示主食的意思,即用各种米、面等主食类作物为原料做成的食物,主要由植物的种子加工而来。

「主食」顾名思义,就是膳食结构中主要应该摄取的食物。在《黄帝内经》里,它被概括为「五谷为养」,这是中医概念里膳食结构金字塔的地基。

主食作物的种子,蕴含了强大的生命力和滋养力,经过适当的烹饪方式,能够对人体起到补养作用。这是维持身心健康的基础,也是让你气血充盈、身材匀称、元气满满的基石。

所以,好好吃饭的本意,就是先学会好好吃粮食。不要一看到那些所谓的「碳水」,就像碰到洪水猛兽、十恶不赦的大坏蛋一样避之不及。

图片

在中医的眼里,万事万物都有各自的性味和功效,有适宜的人群,也有禁忌的情况,谷物/主食也不例外:吃对了,身心皆得滋养;吃错了,全身都会受伤。

下面的内容,我将针对常见的一些谷物/主食类食物,进行各自性味和适应/禁忌情况的分析:

1

燕麦/莜麦

燕麦

性平、味甘。入脾、肝、心经,和肝胃、止虚汗、补脾益气。

莜麦

性平、偏凉,味咸。入脾、肾经,下气宽中,壮筋益力。

燕麦是近三十年来被推崇的一种健康食品,对于从前习惯于大米白面的我们国人来说,是一种能平衡饮食结构的优质粮食作物。

燕麦性质平和,饱腹感强,且富含钙质,比牛奶更适合作为日常的钙源摄入。

但是在临床上,也有人反映吃了燕麦之后,会出现胀气、腹泻的问题。其原因在于,燕麦中富含的膳食纤维,并且有轻微滑肠的作用。

因此对于脾胃虚弱、消化力差、易胀气打嗝、容易腹泻的人群,燕麦泡冷牛奶/酸奶+水果是不太推崇的食用方式,比如隔夜燕麦杯之类的吃法,尤其是从冰箱里拿出来就直接吃。

看似健康减脂又高大上,实则对脾胃来说非常不友好。就算你并没有被前面提到的那些问题困扰,我也不建议天天早晨这样吃。

而我的建议是,在食用燕麦的时候,更应当选择蒸煮、烘烤的方式,趁温热时细嚼慢咽、充分咀嚼,以减轻胃肠的负担。

图片

莜麦是塞北地区常见的一种主食作物,在我的老家山西大同,莜麦磨成的莜面有数十种不同的做法,配上不同的蘸水或者卤汤吃,特别香。

作为一种升糖指数较低的主食,如果你想控糖、控制食量、获得饱腹感,真的可以试试这个东西。

但由于莜麦热量相对高,耐饥耐消化,而且有点微微的凉性,所以脾胃不太好,尤其是脾胃虚寒、吃凉遇冷就各种不舒服的人,还是要谨慎进食为好。

图片

2

玉米

性平、微温,味甘,入胃、大肠经,调中和胃

关于玉米,我就给大家提几点食用注意吧:

①玉米属于粗粮的一种,纤维多,有点不好消化。对于脾胃不好、中焦虚弱的人来说,片面追求高纤维、饱腹感什么的,可能也会造成胀肚、反酸、腹泻等不适感,甚至完谷不化、整粒玉米拉出来。

即使平时身体好、胃肠棒的人,也不建议把玉米吃到撑,就像《随息居饮食谱》说的「食宜半饱,庶易消化」。不然真的会有难受的时候。

因此在选择食用前,一定要掂量掂量自身的体质状态,充分顾及消化系统的感受。

图片

②《药性切用》中载:「(玉米)风干磨粉,以充但久食则助湿损胃…鲜者,助湿生虫,尤不宜多食。」

玉米粒磨成的面粉,即棒子面,也是一种相对难消化的食物。食用不慎,硬跟自己的脾胃对着干,就会在脾胃造成淤堵和积滞,诱发痰湿的生成。

如果脾胃不好,又想吃一些类似的粗粮,我更建议把棒子面跟白面之类的细粮混在一起,经过充分时间的发酵做成食物来吃,比如发糕、杂面条、杂面馒头。

用粗棒子面或者棒碴熬粥的话,一定要加一丢丢食用碱久煮一会,防止有些人喝了胀肚或者胃酸。

3

小米

新小米:性温,味甘、微咸。入脾、胃、肾经,养肾气、温中益气、除骨痹。

陈小米:性寒,味咸。除胃中热、消渴、利小便。

小米耐寒、耐贫瘠,得足了天地之气,生命力非常顽强。正是因为这个特性,所以中医将小米作为补养的食疗首选,尤其适合大病初愈、老人小孩或没有胃口的人食用。

听长辈讲,以前妇女新生了宝宝之后奶水不足,就喂小米粥的米汤和米油,一样能把宝宝养得身强体壮。

关于小米的食用注意有以下几点:

当年新米温性强、能量足,滋补效果好,而陈年小米逊色一些,性质偏寒,侧重除微热、解消渴、利水。如果你食用新小米,会有上火、不消化的情况,不妨换吃陈米试试看。

②清汤寡水、水多米少的稀米汤子,中医认为它能健脾祛湿、利尿,对于水肿、尿路结石、前列腺肥大等患者比较适合,陈米为佳。

经常尿频、小便清长的人群,首先不应把粥熬得太稀,以防尿液增多、流失精气;其次是可以在小米粥里加一些补肾益肾的食材,如芡实、莲子肉、核桃仁、松子、板栗等。

熬得黏黏糊糊、熬出米油、像浆一样的米粥,对于胃黏膜有保护作用,胃萎缩、胃溃疡、消化道慢性出血或者经常喝酒应酬、爱吃重口味的人可以把这个当成补救小法。

图片

但小米终归是粗粮,少数人的脾胃真的极度虚弱,有的喝完小米粥也会出现消化不良的情况。

这个时候想靠谷物养胃的话,我建议先从相对容易消化的白米粥,特别是白米粥的粥油开始吃起,用相对平和的方式益气养阴,脾胃自得强健。

4

大米

性凉、平,味甘、酸。入肺、胃、大肠经,益气,止烦,止渴,止泄,和胃气,长肌肉。

之所以众多民族会把大米作为主食的首选,是因为大米总的来说性质相对平和。

大米作为主食天天食用,对于体质平和、消化代谢正常的人来说是非常合适的,且益于脾胃,滋补肺和大肠,使人肺气足、肺津生、皮毛润泽、大便通畅。

关于大米的食用注意有以下几点:

①我们常说的大米,分为籼米和粳米两种,其形状和效用是有差异的。

籼米的米粒细长,煮饭时粘性弱,膨胀性大,含糖量高,如泰国香米;而粳米的米粒短厚,圆滚滚,煮饭时粘性强,蛋白质含量高,如东北大米、超市中「珍珠米」这类品种。

(戳链接购买→正宗五常稻花香新米10斤装,顺丰包邮

图片

粳米

图片

籼米

要强调的是,若想调养脾胃,或者起到清热除烦、益气生津的作用,应当选择粳米,脾胃好的人可以试试糙米。

这是中医概念里可以入药的品种,最近如果有燥热、口干、喝水不解渴的困扰,除了喝点酸梅汤、养生茶之类,粳米的米汤也是非常不错的解渴生津之物。

粳米熬粥形成的米油,更是补养脾胃的至佳之物,王孟英在《随息居饮食谱》中赞其「大能补液填精,有裨羸老。」

②《食疗本草》载:「若常食干饭,令人热中,唇口干」。

我的理解是,焖得过于干硬的米饭,以及煲仔饭、炒饭、饭焦、锅巴,由于水分含量相对较少,因此在消化代谢的过程中,需要耗费脾胃更多的阴液去参与处理过程。

图片

时间久了,脾胃的阴液被耗伤,人就会呈现阳热偏亢的状态,最突出的体现就是口唇干燥起皮、总是口渴燥热、想喝凉吃凉。

如果本身消化排泄功能不够顺畅的话,这样的「干饭」更容易造成饮食积滞,还会使脾胃内生邪火,出现易饿、小便黄而频多、口干舌燥、大便干结等问题。这是「热中」的另一个体现。

5

小麦

小麦

性温,味甘。入心、脾、肝、肾经,养心除烦,健脾益肾,疏肝理气,除热止渴。

小麦面粉

性热,味甘,补中益气,和五脏。

五谷之中,小麦的热性最强,里面蕴藏的能量也最高。因为我们可以看到,以面食为主的北方人,大多是膀大腰圆,身强体壮,声音洪亮,性格豪爽。

图片

小麦在被加工变成面粉的过程中,由于脱种皮、分离胚芽工序,导致最后得到的产物性质有所变化。

关于小麦和小麦面粉的食用注意有以下几点:

①《饮食须知》载:「面性壅热,小动风气,发丹石毒。多食长宿癖,加客气。」

因此有湿热、或阴虚内热的人群,不宜进食过多诸如烤馍、死面饼、炒饼炒面、烤馕、炸馒头、油饼油条这样的面食。

②对于脾胃不好的人来说,想养好中焦,少吃死面的食物为佳,尽量选择发酵比较完全的面食,发面饼、发糕、馒头、面包,或者汤汤水水的面条、浆水面,同时注意细嚼慢咽,以免造成脾胃积滞。

吃面条的时候,也不要为了追求嚼劲,而把面条煮的太硬。很多老胃病,其实都和这类习惯有关。

图片

③糖尿病患者不必完全对小麦以及小麦面粉忌口,总的原则是少量、搭配部分杂粮,如玉米面、鹰嘴豆粉等,不必过杂、过多。

④小麦仁这个东西,对于最近心烦、心慌、出汗多、失眠睡不好的人来说,是很好用的一味食材。存在上述问题的人,可以试试看用小麦仁煮粥,焖饭,或者加一点炙甘草和大枣煮水喝。

6

糯米

性温,味甘,入脾、胃、肺经。补脾益肺,益气止泻,坚大便而缩小便,收自汗。

比起普通的大米来说,有些人就喜欢糯米那种黏糊软糯的口感,比如煮八宝粥的时候放一点,或是粽子、糍粑、年糕、汤圆、凉糕、驴打滚、糯米饭等等「黏食」。

糯米本身的这种性质,在食疗方面也是大有用处。比如把糯米炒黄,磨成细粉之后加白糖冲水,用于调养中焦虚寒导致的习惯性腹泻。

有些地方会把糯米蒸熟之后阴干,做成「阴米」,然后再去煮粥、煲汤,可以起到暖脾养胃的功效。

图片

然而,樱桃好吃树难栽,糯米美味终归难消化。按王孟英的说法就是「若煮粥饭,不可频餐,以性太黏滞,难化也。」

偶尔适量食用,问题或许不大。但如果不顾自己身体的真实情况,贪图口腹之欲,总是吃糯米饭或者糯米做成的黏食,这种讨人厌的「黏滞之性」就会演变成助湿生痰、发风动气、损伤脾胃的隐患。

这也就是我在临床中,对于一部分痰湿重、脾胃弱或有皮肤疾病的患者再三叮嘱恢复期间不吃糯米制品的原因。

在这里问一下各位,有没有在吃了糯米制品之后,会感觉胃里堵、肚子胀、不思饮食、烧心、皮肤瘙痒、嗓子里痰变多、大便难解等等不适感觉的?

此外,糯米对于糖尿病、肥胖、肾病、高血脂等人群,也是不吃为妙。

7

红薯

性温、平,味甘。入脾、肾经,补中和血,益气生津。

①《纲目拾遗》载:「中满者不宜多食,能壅气。」

如果平时有肚子憋闷、胀气或者是食积不化的问题,食用番薯会导致气机更加不畅,憋、胀、满的感觉会加重。

多说一句,都觉得怀山药是个脾肺肾同补的好玩意,实际上有很多脾胃运化能力差的人吃了之后,很容易就出现打嗝不止、肚腹胀满、屁声连连甚至大便难下的问题,道理跟这个差不多。

同样,芋头、土豆、南瓜等等食物,在食用时也要注意这个问题。

图片

②白肉的番薯,俗称白薯。中医认为它能够兼入肺经,补肺虚,如果有久咳久喘的问题,可以将它作为主食的一种选择食用。比如和粳米一起蒸饭或熬粥,就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③广东地区有个传统的甜品,是把生姜和番薯煮在一起。其实这个方子在古代的食药著作中早有记载。

《纲目拾遗》载「(番薯)煮时加生姜一片」,《随息局饮食谱》中称其功效为「补脾胃,益气力,御风寒,益颜色。」

8

结语

吃什么、怎么吃、吃多少等等一系列问题,是我们每个人都关心的。毕竟「吃」这件事,每天都会发生,在满足人体生命活动基本需求的同时,还能让食物中蕴藏的能量、信息与身体发生关联。

有人能从中受益,通过食物的力量让自己的生命结构无限趋近于四平八稳的状态;也有人在这件事上栽了大跟头,让食物的偏性、特性助纣为虐。

愿大家能吃得明白,吃得安心,真正从食物中获得力量,达到「养」的结果。

由于微信更改了规则,不再按时间顺序推送,请读完的朋友帮忙点一下「在看」「点赞」,这样每次新文章推送,就可以在第一时间出现在您的订阅列表里啦。感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