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五官”判断脾胃好坏!中医给夏季养脾胃“划重点

 天天爱学习741 2022-08-01 发布于河南

望闻问切是中医的特色,而这其中居于首位的望诊里包含的核心之一即为对于面部的望诊,《灵枢·五阅五使》指出面部的五官与五脏存在对应关系:“鼻者,肺之官也;目者,肝之官也;口唇者,脾之官也;舌者,心之官也;耳者,肾之官也”通过观察和推理这样的对应关系,可以判断出五脏的强弱——即“五官者,五脏之阅也”人体器官名。而在炎热的夏季,暑湿的侵袭导致脾胃气机受损,如何通过五官来判断病情并调理脾胃呢?金华佗为您带来独家分析。

图片

五官开窍与脏腑间的关系

中医学理论中的许多概念和说法都有天人相应的含义在里面,比如人体有十二条经脉对应一年的十二个月,有365个穴位,对应365天等等,而五官和五脏的关系就更为丰富了——《四圣心源·卷一·天人解》记载——官窍者,神气之门户也。清阳上升,则七窍空灵;浊阴上逆,则五官窒塞。清升浊降,一定之位。人之少壮,清升而浊降,故上虚而下实;人之衰老,清陷而浊逆,故下虚而上实。七窍之空灵者,以其上虚;五官之窒塞者,以其上实。其实者,以其虚也,其虚者,以其实也。这段话说明了一个非常直接的道理:人体的五官是神气输注的门户,五官的灵活程度和健康情况是人体内在神气的表现之一。

图片

五官的总体情况是神气的体现,而具体到每一个脏器和五官的关系,其背后有着密切而特别的联系——经络。我们知道“手之三阳,自手走头,足之三阳,自头走足。头为手足六阳之所聚会。五藏阴也,阴极生阳,阳性清虚而亲上,清虚之极,神明出焉。五神发露,上开七窍,声色臭味,于此攸辨”,这里我们知道,手足六阳经都交汇在头部,而阳经代表的生发、活跃的属性,更是能够把阳经所携带的病理生理信息一并送到头面部去,这也就是经络作为沟通表里的基础之一。

具体到面部五官的每一个部分,也会有体现五脏功能的不同细节。最典型的就是“五轮”学说——眼睛由外周向中心可分作“肉轮”,“血轮”,“气轮”,“风轮”,“水轮”,五个部位,可以用于说明局部与内脏相关的生理病理,并作为眼疾诊断和治疗的依据。肉轮位于上胞(睑)和下胞(睑),胞睑在脏属脾,脾主肌肉,故其疾患多与脾胃有关;血轮位于两眦血络,在脏属心,心主血,故其疾患多与心,小肠有关;气轮即白睛,在脏属肺,肺主气,故其疾患多与肺,大肠有关……此说总结了眼科的一些临床经验,但值得注意的是以五行通套五轮,不免牵强,应用时不宜生搬硬套。很多现象一定要结合具体的病、具体的人去看,比如我们最典型的一个体会就是,如果熬夜久了的话,经常会看到胞睑下垂的情况,那么这就是脾胃之气不足的一个体现。而这还仅仅是从眼睛的这一个角度看到的信息,肝窍于目,心窍于舌,脾窍于口,肺窍于鼻,肾窍于耳。五藏之精气,开窍于头上——更多的信息都可以从五官来解读。

图片

脾胃病证:表现与特征

生于公元1180-1251年的李杲(东垣)认为“人以胃气为本”,善于温补脾胃之法,世称“补土派”,而他成为补土派的原因之一或许也在于那时的饥荒和灾难使得脾胃之气不足的人诸多,但俗话说“时势造英雄”,正是在那样的特殊年代,孕育出了与脾胃病相关的一系列临床经验。

从位置和生理功能来看,脾胃同居中焦,互为表里,既密不可分,又功能各异。胃主受纳和腐热水谷,脾主运化而输布营养精微。而脾胃之间的表里关系更是从日常生活的经验中可以得出——许多胃病的患者往往易怒而焦虑——“脾气不好”的原因正是脾胃互为表里之体现。在功能上,脾主升清,胃主降浊,一纳一化,一升一降,共同完成水谷的消化、吸收、输布及生化气血之功能。大小肠为腑,以通降为顺,二者又皆隶属于脾的运化升清和胃的降浊。实则阳明,虚则太阴。胃病多实,常有寒客热积,饮食停滞之患;脾病多虚,易现气虚、阳虚之疾。胃为阳土,喜润恶燥,因此胃病多热,多燥(津伤);脾为阴土,喜燥恶湿,故脾病多寒,多湿。在暑湿难耐的夏天,脾胃湿热,胃肠积热,食滞胃肠,湿邪困脾,肝气犯胃,瘀血内停等诸多脾、胃、肠之证候,具体表现可见下表。

图片
图片

从上述表现中可知,除了从眼睛观察脾脏功能外,口唇和面色也是脾胃功能的核心表征之一,特别要指出的是,正如表格前面数行的内容中均出现了面色无华或者发白的表现,其核心病机都在于脾胃之气的不足。而夏季暴饮暴食的后果往往是伤食所致的胃气受损,因而从面部的五官进行判断是一个主要的方法。而此时我们考虑的还不仅仅是望诊,更有功能——因过食损其脾胃则营运之气不能上升、邪塞孔窍,故鼻不利而不闻香臭也,这一点其实很好理解,人们的食欲更多来自于饥饿和“不足”,在食物过于充沛之时,对于气味也不再敏感了,这也是人体自身的一种调节能力。此外值得补充的是——耳内或耳后顶侧作痛,寒热口苦,月经不调。此肝胆经火兼伤脾胃,可以说是肝气犯胃到一定严重程度之后的征兆,也会通过五官周围的表现体现出来,因而,“经络”的提示作用在临床中颇具价值。

[互动]

夏季养脾胃“划重点,你知多少?

快来评论区聊聊吧~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