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仙苏44 以战之名,力阻苏轼回朝的恶臣

 无犀之谈 2022-08-01 发布于北京
从元丰三年(1080)初贬谪黄州,到元丰七年(1084)奉诏赴汝州就任,在这五年里,远离汴京朝廷的苏轼,其实是有机会提前回到皇帝身边的。
元丰初年,王安石已因丧子之痛辞相离京,乾纲独断的神宗皇帝在没有和这位改革搭档做任何商议的情况下,毅然决定改革现行官制,史称元丰改制。
元丰改制是中国古代史上一次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事件,改制之后,皇帝在政治决策中的权力比重持续增加,也深度影响了此后八百余年的中央帝国官僚体系,不在此论。
生于北宋元丰末年的南宋官员朱弁在《曲洧旧闻》中记载了神宗在元丰改制过程中的一个细节。
《资治通鉴长编》记载,元丰四年十一月丁酉,“对辅臣于天章阁议行官制既而中辍”,当时,官制革的整体规划基本完成,需要往新的官职岗位上填入合适人选。
在与几位重臣商议时,神宗皇帝画了一张官职图谱,图中,御史中丞、执政的官职上写着“司马光”,在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的官职上写着“苏轼”。微信公众号:无犀之谈
其时,司马光自熙宁四年(1071)退居洛阳潜心编撰《资治通鉴》已逾十载,他当初去职的理由也很简单:反对新法。
而苏轼受累乌台诗案的原因,也与反对新法有直接关系。
元丰初年,虽然王安石辞相未归,但朝堂重臣皆为新党,突然见到官家有意起复两位旧党的领袖级人物,顿感惶恐错愕。
神宗在解释这个任命思路时说,这二人虽然此前反对中央的政治决策,但他们的出发点是好的,都是忠臣,怎么可能就这样废弃不用呢?
(“此诸人虽前此立朝议论不同,然各行其所学,皆是忠于朝廷也,安可尽废。”)


当时朝中主政的大臣是王珪(禹玉)和蔡确(持正)。
王珪为官以奉旨听命著称,时称“三旨相公”,即上殿取圣旨,皇帝下旨后领圣旨,拿着圣旨退朝后告诉下人“得圣旨”。于是,这位“三旨相公”老老实实地拿着神宗的圣旨下朝,准备按官家意思去办事了。
蔡确则是变法的忠实支持者,当然不能眼看着旧党势力死灰复燃。下朝后,他对王珪等几位同僚说,虽然官家的心意已决,但咱们还是得想办法,死马当活马医。
这次朝议之后,每次神宗问起起复司马光和苏轼的事办得怎么样了,蔡确等人就说,我们正在商量,准备拟好的具体方案后呈报。
就这样一拖再拖,一直拖到元丰八年,年轻的神宗皇帝驾崩,也没给出个“具体方案”。
东坡先生身后,苏辙为老兄撰写的墓志铭中提到,元丰五年,皇帝有意重新起用苏轼,但被朝臣阻止。
(“五年,上有意复用,而言者沮之。”)
苏辙在《龙川别志》中还记载了这件事的更多内幕。元祐年间,枢密院的孙固(和父)透露,当年神宗决定起复司马光和苏轼时,王珪和蔡确相顾失色,王珪这人没啥主见,但蔡确却是个权谋之人,他知道神宗一直有意出兵西夏,开疆拓土,但司马光最反对穷兵黩武,只要能推动西征一事,司马光绝对不会接受回朝的召唤。
后面的事我们都知道了,北宋用兵西夏,大败。
元祐二年(1087),蔡确因为其弟蔡硕受贿事发,受牵连夺职,连遭贬谪,到了谪地安州(今湖北孝感下辖安陆市),郁闷之中写下一组长诗《夏日登车盖亭》,被政敌抓住把柄上奏朝廷,称其诗涉讥讪,上及君亲,于是,再被贬至新州(今广东省云浮市下辖新兴县),史称车盖亭诗案。
蔡确流放岭南不久,抑郁而终。
这也正合了苏轼对于岭南贬谪的一句感慨
“问翁大庾岭头住,曾见南迁几个回。”
论及蔡确的遭遇,苏辙认为这是善恶有报,“新州之祸,实出于此。”

谢谢观赏,再见
无犀 原创
《重新认识苏东坡》是我自2021年起之日更文章,以地点或事件为节,每月讲述苏轼人生片段,不求全,但求心与坡公片刻共鸣。
苏学已是显学,我不乞更多新颖之贡献,但求世人了解、理解苏轼这样一具历千年而不朽之伟大灵魂,已不枉余生每日之“苏写时间”。
是为日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