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血管重症监护病房 (CICU) 的角色演变

 最后一个知道的 2022-08-02 发布于河南

Image

      心血管重症监护是指对严重心血管疾病(CVD)患者进行特殊的全身管理,包括心脏病和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是世界上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为了预防心血管疾病导致的死亡,许多综合医院已经为严重心血管疾病患者开放了重症监护室,即所谓的心血管重症监护室(CICU)。临床心脏病学的技术发展,如侵入性血流动力学监测和冠状动脉内介入程序和设备,导致了心血管疾病重症监护的发展。随后,入住CICU的重症CVD患者逐年增加。CICU 需要专门的医务人员才能进行最佳的患者管理。从各种血流动力学工具中选择有效手段,根据心源性休克、急性心力衰竭等临床情况调整使用方法,是优化患者护理的必要条件。此外,CICU患者常出现呼吸衰竭、肾衰竭等多种并发症。因此,在CICU工作的医务人员需要具备系统重症监护的实践能力。

      心血管疾病包括各种心脏病和血管疾病。发病的发病机制取决于每种 CVD。心脏病的危险因素很多:年龄、吸烟、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这些风险因素从 1990 年的 1230 万例死亡(25.8%)增加到 2015 年的 1790 万例(32.1%)。许多重要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可以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和药物治疗来改变,例如预防高血压、高脂血症和糖尿病。据估计,90% 的 CVD 是可以预防的

       心血管疾病在老年人中很常见。据报道,在美国,20 至 40 岁的人中有 11% 的人患有 CVD,而 40 至 60 岁的人有 37%,60 至 80 岁的人有 71%,80 岁以上的人有 85%

      根据日本厚生劳动省的生命统计数据,心血管疾病是日本第二大死因。2015 年约有 200,000 人死于 CVD。此外,每年约有 60,000 名日本人因 CVD 导致院外心脏骤停,总体挽救生命的比率仍然很低

       由于 CVD 包含许多致命的紧急疾病,因此建立了冠状动脉监护病房 (CCU) 作为负责急性期重症监护的设施,以改善 CVD 的结果。

       二十世纪中叶 CCU 的发展是心脏病学实践的重大进步。CCU 是在 1960 年代开发的,当时很明显,由受过专门训练的工作人员进行密切监测、心肺复苏 (CPR) 和医疗干预可以降低心源性休克和致命性心律失常等 CVD 并发症导致的死亡率。

CCU 最初是作为早期发现和治疗 AMI 并发心律失常的独立单元而建立的,目前为监测和治疗各种关键 CVD 状态提供了环境。因此,CCU 也被称为 CICU。随着临床心脏病学实践中诊断和治疗策略的快速发展,心血管重症监护的作用已经发展。临床心脏病学的技术发展,如侵入性血流动力学监测和冠状动脉内介入程序和设备,导致了心血管疾病重症监护的发展。随后,入住CICU的重症CVD患者逐年增加。

       图 1显示了心血管重症监护的概念。在CCU时代,主要目标患者是急性心肌梗死(A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和除颤是重要的治疗方法。随后,随着目标患者扩散到心力衰竭、休克、院外心脏骤停等,对包括呼吸管理和血液净化治疗在内的心血管重症监护的需求增加。

Image

心血管重症监护的特点

     CICU 是专门治疗严重心脏病患者的医院病房,例如 AMI、心肌病和心律失常。这些患者经常抱怨心力衰竭和心源性休克。因此,严重的心血管疾病患者需要持续监测和重症监护。

       CICU 的主要特点是可以通过心电图 (ECG) 连续监测心律。这允许通过药物、心脏复律或除颤进行早期干预,从而改善严重 CVD 患者的预后。此外,心血管重症监护需要有如表1所示的各种诊断医疗设备 。此外,心血管重症监护所需的治疗设备如表 2所示. CICU除了循环管理外,还需要系统管理。因此,需要在CICU准备呼吸机和血液净化装置以及辅助循环装置,如主动脉内球囊泵(IABP)和经皮心肺支持系统(PCPS)。最近,为心源性院外心脏骤停(OHCA)复苏的患者提供有针对性的温度管理设备也是必不可少的

Image

Image

       心血管重症监护需要专门的医务人员,以便对患者进行最佳管理。在日本,由日本循环学会认证的心脏病专家被分配到 CICU。此外,还指派了接受过 CVD 患者专业护理培训的护士和技术人员。为了提供最佳的患者管理,通过CICU医务人员合作的团队医疗服务是必不可少的。CICU 医师工作人员需要能够通过超声心动图评估心电图和心脏功能。

       近年来,心脏病专家不仅需要循环管理,还需要全身重症监护实践,例如呼吸管理和输液管理。心脏病专家和重症监护专家之间的合作对于应对患有各种并发症的心血管疾病患者也很重要,例如呼吸衰竭、肾衰竭和败血症。我认为有必要进行与普通重症监护相关的系统培训,使CICU工作人员能够掌握表 1和表2所示诊断和治疗医疗设备的使用。

       在美国,冠状动脉监护病房通常是重症监护病房 (ICU) 的子集,专门用于护理重症心脏病患者。这些单位通常存在于常规从事心胸外科手术的医院中。据报道,CICU 中与非心血管疾病相关的敏锐度显着增加,并且可能影响死亡率

      最近,据报道,从心血管重症监护的进步中吸取的经验教训可以广泛应用于解决各种医疗保健环境中改善结果和效率的迫切需要。CICU 是一个高风险的环境,允许患有急性疾病的复杂患者随时可能危及生命。据报道,基于模拟的教学计划为心脏重症监护病房带来了许多好处,使专业人员不仅获得了特定于实践的程序技能,而且获得了作为高效和熟练复苏团队成员的信心和能力

监测心脏和血管系统

       心血管重症监护中最重要的监测器是评估 CVD 患者心律的心电图。此外,合并心源性休克或急性心力衰竭的 CVD 患者可能需要对有创动脉压和肺动脉压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血流动力学评估是评估这些患者严重程度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于 CICU 医务人员来说,优化患者护理需要从各种血流动力学工具中选择有效的手段,并根据临床情况调整使用方法

       自 1970 年代引入以来,肺动脉导管已普遍用于危重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监测,尤其是在成年人群中。由 Drs 开发的标准肺动脉导管。Swan-Ganz,沿其长度有四个流明,这些流明允许评估沿右侧循环的各个位置的血流动力学数据。可用数据包括右心房压、右心室压、肺动脉压和肺毛细血管楔压。使用这些变量和心率、全身动脉压和心输出量的测量值,可以计算出许多血流动力学变量,包括肺和全身血管阻力。心输出量最常使用热稀释技术通过肺动脉导管测量。热稀释法的优点包括其经过验证的可靠性和在 CCU 床边的易用性。

      此外,可以用新技术测量心输出量,这是通过分析动脉波形的脉搏轮廓来估计的,因为波形的收缩部分反映了每搏输出量 (SV)。近年来,这些设备已用于 CICU 的血流动力学监测。

      尽管近年来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的使用有所下降,但仍有可能获得有用的信息,用于评估 CVD 的病理和严重程度以及确定危重患者的治疗策略。

CICU院外心脏骤停患者的目标温度管理

       据报道,在院外心脏骤停幸存的患者中,靶向温度管理(TTM),以前称为轻度治疗性低温,可显着改善长期神经功能,并可能被证明是最重要的临床进步之一。复苏科学

      自 2002 年以来,两项随机对照试验证明了低温治疗对心脏骤停后综合征 (PCAS) 患者的临床益处。然而,自 2011 年五大专业医师协会召开会议后,“治疗性低温”一词已被“目标温度管理 (TTM)”取代。随后,一项比较 33 和 36 °C 之间 TTM 的大型多中心研究并未显示 33 °C 高于 36 °C。因此,建议对具有可电击初始节律的 OHCA 患者进行 TTM 治疗。伴有心室颤动(VF)的 OHCA 患者是 TTM 的主要适应症。因此,有必要建立一套系统对CICU的复苏患者进行TTM。在 CICU 工作的医生和护士必须具备 TTM 知识和技能。

      心脏骤停,即有效血流的突然停止,经常发生在医院外。许多经历院外心脏骤停的患者难以生存。心脏骤停最常见的原因是心脏病发作,心脏骤停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CPR) 和任何能够执行这些程序的人进行除颤。术语“生存链”是帮助人们在心脏骤停中生存的指南。美国心脏协会 (AHA) 推荐的成人院外生存链中的五项指南是:

  1. 1.识别心脏骤停并启动应急响应系统

  2. 2.早期心肺复苏,重点是胸外按压

  3. 3.快速除颤

  4. 4.基本和高级紧急医疗服务

  5. 5.高级生命支持和心脏骤停后护理

       近期有报道称,实施第五环节后,OHCA患者神经功能良好的比例显着提高。TTM 包含在第五条链上的心脏骤停后综合征 (PCAS) 的治疗中。TTM 可以通过冰袋、风扇、冷空气毯和注入冷液体等基本手段或使用昂贵的先进系统(如表面冷却垫或血管内导管)来诱导和维持。最近,进行了一项比较表面冷却和血管内冷却效果的多中心研究。在 TTM 期间,血管内冷却似乎更有效地快速达到和更好地控制目标温度,同时减少了护士的工作量。然而,就有利的结果而言,血管内冷却并不明显优于基本表面冷却。CICU医务人员需要熟练使用各种设备进行体温管理。

CICU心源性休克的处理

       心源性休克是一种由于心输出量减少而导致器官灌注不足的情况。心源性休克的原因包括严重的心脏病,如 AMI、暴发性心肌炎和心肌病。这种危及生命的紧急情况需要在积极的血流动力学支持下进行密集监测。为了使心源性休克患者存活,必须在重要器官发生不可逆损伤之前进行复苏治疗。

       心源性休克患者获得良好结果的关键是系统性方法,即快速诊断和快速开始药物治疗以维持血压和心输出量以及治疗基础疾病。肺动脉导管是评估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的有用方法。所有休克患者都需要入住普通 ICU 或 CICU。建议建立一个多学科心源性休克团队来指导快速有效地使用这些可用的治疗方法。所有心源性休克患者都需要密切的血流动力学监测、容量支持以确保足够的预负荷以及通气支持,例如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在 IABP 等机械循环支持中,对于常规药物治疗无效的休克患者,应考虑 PCPS。心源性休克是一种死亡率很高的临床疾病。心血管重症监护的进一步改善有望提高心源性休克的挽救生命率。

结论

       心血管重症监护病房 (CICU) 是专门为患有缺血性心脏病和其他严重心脏病的患者提供护理的医院病房。此外,CICU患者常出现呼吸衰竭、肾衰竭等多种并发症。因此,在CICU工作的医务人员需要具备系统重症监护的实践能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