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离障碍的诊断与治疗(11)

 新用户7261osYC 2022-08-02 发布于陕西

1、概述

2、发病原因

3、发病机制

4、主要临床表现

5、治疗原则

6、分离性障碍的ICD-10DSM-5的分类

7分离性神经症状障碍

8、分离遗忘症

9分离性身份障碍

10人格解体-现实解体障碍

11、其他分离障碍

11、对其他特定和未特定的分离障碍其他分离障碍

ICD-11 对其他特定和未特定的分离障碍的诊断 其他特定的分离障碍是指临床特征属于这一谱系,但尚不能满足任一种特定分离障碍的诊断标准的情况。未特定的分离障碍是指由于信息不足,临床工作者暂时无法做出更特定诊断的情况。

DSM-5 对其他特定和未特定的分离障碍的诊断 其他特定的分离障碍适用于临床表现具备分离障碍的典型症状,且引起患者明显的痛苦,或导致社会功能的损害,但未能符合分离障碍谱系中任何一种特定疾病诊断标准的情况。未特定的分离障碍适用于核心特征属于分离障碍,但由于信息不足,难以确定是何种分离障碍的情况。

其他特定及未特定的分离障碍是一类虽表现出分离症状但不符合任何分离综合征诊断的一类障碍。其中一例就是刚塞尔综合征(Ganser syndrome)。这种病症主要见于男性(80%),目前被认为是一种从创伤或应激环境中退缩的分离性行为。其特点是在会话中荒唐的或含糊的应答、意识恍惚或蒙蔽、存在躯体转换症状(例如假性瘫痪)、幻觉,且常伴有对事件的顺性遗忘。有这些症状的患者常有潜在的人格障碍,同样地,可能存在虐待史或其他创伤史。一般而言,这些患者在应激条件下有更高的风险表现出分离症状。刚塞综合征,多出现于监禁状态下的犯人中,也可发生在其他遭受严重精神刺激的人中。主要临床表现是近似回答,意识朦胧,事后遗忘。近似回答是最引人注目的表现,患者对简单问题作出与正确答案相近的错误回答,如3+2=6,鸡有3条腿等,给人以“痴呆”的印象,恢复后完全正常,因此其表现属于假性痴呆的范畴。该症状主要见于癔症和应激相关障碍(stress-related disorder)。

根据最新DSM-5(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诊断标准,改名为躯体症状障碍(Sematic Symptom Disorder),主要包含躯体症状障碍、疾病焦虑障碍、转换障碍和做作障碍。只要存在躯体不适的感受,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客观检查无阳性发现或痛苦程度无法用身体疾病完全解释,很难接受医生的建议;诊断限制也从过去的成年早期起病,至少持续2年,变更为无起病年龄限制,持续6个月以上,即可满足本疾病的诊断标准。

对于病因的理解也不再是简单的心身二分法,而将大脑视作一个整体,一个整合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生成行为指令的器官,是人的中央处理器。这个病虽然表现为身体不适的感觉,但归根结底可能是司令部的功能出现了异常。

干预策略

对于这类疾病首先要达成的目标是让患者接受到有效的治疗,早日脱离苦海,不要纠结于到底为什么。有质性研究总结患者具有以下特点:对疾病理解程度低,否认躯体症状由心理疾病导致,担心药物副作用或成瘾性,难以坚持长程规律服药,沮丧无助的负性情绪明显;以上特点均可能对治疗依从性造成潜在不良影响。

第一步:聚焦痛苦,加深理解

认同的痛苦感受。难受的并不是那个部位,而是与之相关联的很多过往经历带来的万千虚拟痛苦实体化了。因此躯体症状障碍患者身体的痛苦感受是客观存在的。只是感受的来源不完全是所在身体部位的疾病引起的,而且不受我们主观意志的支配。它不是靠就出现的,也不能够靠不想就解决。

第二步:解析痛苦,分而治之

如何正确的求助呢?首先需要分析一下这些痛苦的感受来源是什么,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身体不适本身,一部分是对身体不健康产生的负性预期。对于第一部分,身体不适对应的部位已经进行了反复多次检查,多名医生一致表示问题不大。如果用电脑或者智能手机作比喻,就是硬件没大事儿,软件有问题。那么频繁检查硬件的必要性就没有那么大了,不仅花钱折腾活受罪,还解决不了问题,事倍功半。

那么要彻底放弃对身体的关心吗?倒也不用这么决绝,统计研究发现,有0.1%~0.5%的躯体症状障碍患者真的存在严重躯体疾病。至于这其中的因果关联,仍然是科学没有了解清楚的领域,怎么办呢?降低频率定期体检就好了,比如6个月检查一次。

另外一部分就是负性预期带来的精神负担,通俗点理解就是心态崩了,是不是真有病似乎已经不重要了,对于疾病后果的担心害怕带来了加倍的痛苦。如何应对焦虑抑郁情绪,如何恢复好心态?那就是精神科的看家本领了。

第三步:消除顾虑,勇敢面对

很多人,尤其是老人,会有这样的担忧,觉得看精神科就代表成了精神错乱的人,名声不好。其实,精神科看很多疾病,比如睡眠不好,心情不好,智力不好以及说不上来哪里不好。发动周围有过就诊经验的亲朋好友,现身说法。如果解释和陪同仍然不能消除的顾虑,可以勇敢的精神科进行评估和处理。

分离障碍作为一种精神障碍一直饱受争议。分离症状是一个连续谱,从较常见的注意力分散、被其他事物干扰和白日梦,直至病理性的分离障碍,都属于分离症状的范畴。目前,人们普遍认为分离障碍是用来应对创伤的方式,这些创伤主要包括躯体、性或者情感虐待,甚至是令人恐惧的、无法预料的家庭环境。但是,这一结论主要源自患者的自我报告,我们很难检验这些报告究竟来源于患者的幻想、对问题的真实看法还是治疗师的诱导。尽管研究者对分离障碍的本质、评估和治疗做了相当多的研究,包括儿童与青少年的病例,但是回顾以往文献,这一领域的大部分研究(尤其是病因学领域)都缺乏效度。

躯体形式障碍  视频来源:疾控科普  精神卫生686

奇怪的阴影  视频来源:@盘盘大明星 西瓜视频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师建国主编.实用精神病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1-66

2.许又新著.精神病理学,第2.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1189-194 

3.美国精神医学会编著【美】,张道龙等译.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SM-5.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5283-299.

4.郝凤仪,张道龙分离障碍的核心特征与治疗[J]. 四川精神卫 生,2018312):163-165.

5.陆林主编.沈渔邨精神病学,6.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91174-1202

6.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Fifth Edition.WashingtonDCAPA Press2013.519-33.

7.Dorahy MJBrand BLŞar Vet al.Dissociative identity disorderan empirical overview.Australian and New Zealand Journal of Psychiatry201448402-417.

8.胡昊,王振,苏珊,Oye Gareje,肖泽萍.中华精神科杂志,2017,50(6):414-416.

Renard SBHuntjens RJLysaker PHet al. Unique and overlapping symptoms in schizophrenia spectrum and dissociative disorders in relation to models of psychopathologya systematic review[J]. Schizophr Bull2017431):108-121.

9.郝伟,陆林主编.精神病学,第8.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152-161

10.喻东山,顾镭,高伟博.4.南京: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20:40-453

11.肖茜,张道龙.ICD-11DSM-5关于分离障碍诊断标准的异同.四川精神卫生, 2020 33 5): 471-475.

12. Joos ABaumann KScheidt CEet al.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dissociative seizures[J]. Nervenarzt20178810):1147-1152.

13.Ahsan MSRoy JShah MAet al. Psychotic symptoms in dissociativeconversiondisorder in two tertiary care hospitals in Bangladesh[J]. Mymensingh Med J2018273):520-526.

 14.Barazandeh HKissane DWSaeedi Net al. Schema modes and dissociation in 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traits in adolescents or young adults[J]. Psychiatry Res20182611-6.

15.Sikand MArshad RBeniwal RPet al. Perceived parental stylecognitive styleand resilience in females with dissociative disorder in India[J]. Indian J Psychiatry2019612):177-183.

 16.Reddi VSKSalian HHMuliyala KPet al. Profile and outcome of dissociative disorders presenting as psychiatric emergencies to a tertiary hospital setting in India[J]. Asian J Psychiatr2019, 44187-188.

17.David BElliott DMarina Bet al. 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neuroanatomy of dissociative identity disorder[EB/OL]. http// www.sciencedirect. com/science/article/pii/S246874992030017X, 2020-02-12.

18.Enrico FLaura MAngelo Bet al. Dissociative identity as a continuum from healthy mind to psychiatric disordersEpistemological and neurophenomenological implications approached through hypnosis[J]. Med Hypotheses2019130109274.

19.Shahab LZohre SYoki Met al. Structural and functional brain alterations in psychiatric patients with dissociative experiencesa systematic review of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studies[J]. J Psychiatr Res20201285-15.

20.WHO. ICD-11 for mortality and morbidity statistics/dissociative disorders[EB/OL]. https//icd. who. int/browse11/l-m/en#/http% 3a% 2f% 2fid. who. int% 2ficd% 2fentity% 2f1081804242019- 04-01.

21.Hyland PShevlin MFyvie Cet a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CD-11 PTSDcomplex PTSD and dissociative experiences[J]. J Trauma Dissociation2020211):62-72.

22.科普中国·科学百科:分离(转换)性障碍。

23.邓明昱 【变态心理学专业进修班课程】第十讲 分离障碍

(可上下滑动查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