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PSC】救生艇存放位置未与船舶推进器保持规定距离

 大卫11q 2022-08-02 发布于四川

2022年5月17日,张家港海事局两名安检员对散货船“鸿祥**”轮开展船舶安全检查,检查中发现安检缺陷13项,其中一项涉及到救生艇存放的缺陷为滞留缺陷,具有典型意义。


缺陷描述如下:

0613  船上左右两舷吊架降落救生艇存放位置未与船舶主推进器保持规定距离(艇长4.9米,实测艇尾在大船螺旋桨前方不足3米)—— 海11/4篇/3章3.1.1   30/70


(一)检查概况

1.检查人员在对该船救生艇进行检查时发现,该船左右两舷的救生艇艇架前端紧贴驾驶台翼桥,并将驾驶甲板侧翼板切割掉一块,以让救生艇尽量靠前安装(如图1所示)。经过仔细检查,安检人员初步认定船舶尾楼甲板的前后长度不足,导致安装上船的救生艇存放位置不满足法规要求。

图片

▲图1 艇架已最大限度的靠前(左舷)

2.为进一步核实该问题,安检员现场查阅了船舶总布置图(如图2所示),可以看出救生艇尾部距船舶推进器前端水平距离小于救生艇本身长度。

图片

▲图2 船舶布置图

3.安检员随即开展实船测量(图3),经测量发现救生艇尾部与船舶主推进器间水平距离只有2.6米,再查救生艇产品证书该救生艇艇长4.9米并实际测量验证无误(图4)。

图片

▲图3 现场测量

图片

▲图4 救生艇产品证书

通过一系列的检查核实,安检员已基本确认救生艇架紧贴驾驶台翼桥安装的原因是艇尾距大船推进器的前后距离太小,工作人员尽量将救生艇向前安装导致。


二、相关公约条文及其分析

1

公约/法规原文

《国内航行海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2011,第四篇/第三章救生设备

3.1.1 救生艇与救生筏的存放应:

(6)顺船舷降落的救生艇应存放在推进器前方尽量远的地方。船长80米及以上但少于120米的货船上,每艘救生艇应存放在使该救生艇尾端在推进器前方不少于该救生艇长度的地方。船长120米及以上的货船与船长80米及以上的客船上(微信公众号:航运精英圈),每艘救生艇应存放在使该救生艇尾端在推进器前方不少于该救生艇1.5倍长度的地方。如合适,船舶的布置应对在存放位置的救生艇加以保护,使其免受巨浪引起的损坏;

2

分析

该船为近海航行,船长117.8米,依据规范要求,该船救生艇筏的配备需要满足:每舷救生艇加救生筏的额定乘员人数需满足船舶配员总人数的100%,并且每舷至少配备一艘封闭式或部分封闭式救生艇。

船长80米及以上但少于120米的货船上,每艘救生艇应存放在使该救生艇尾端在推进器前方不少于该救生艇长度的地方。因此对于该船救生艇的存放位置要求应为:救生艇尾端在推进器前方不少于该救生艇长度的地方,即,救生艇尾端距主推进器前端水平距离应不小于4.9米,但本船实际距离仅为2.6米,不满足法规要求。


三、缺陷的处理与纠正

01

缺陷确认

针对发现的缺陷,安检员第一时间与船东和船舶检验机构取得联系,首先经过沟通船东认同了该缺陷,随即验船师经核实该船的相关建造图纸后,也认同了此缺陷的存在。

02

异地整改申请

就船舶缺陷的纠正,船东表示本港修理困难较大,向海事和船检申请能在限定的时间内异地整改。申请理由具体如下:一是船舶已经结束装载作业,处于满载状态,附近没有合适的锚地和靠泊港,长时间停靠既影响码头经营也不安全;二是该缺陷整改工程量大,需要重新寻找有资质的单位设计整改方案,新方案的设计制定需要时间;三是根据新的整改方案重新订购的尾抛式救生艇及艇架等船用产品需要生产周期;四是已经装船的货物需要及时送达,并且重载船舶进船厂修理存在较大操纵困难。

03

海事对异地整改缺陷的监管要求

船舶安检员认可船东的异地整改申请理由,并在询问船检部门的意见后,允许该船驶往最近的修理港进行修理,同时请求修理港所在地海事部门进行跟踪检查。

同时,安检员要求船舶开航前必须做好安全替代措施:一是加强收听天气预报,避免大风浪航行;二是张贴新的放艇须知,提醒船员放艇入水时充分注意主推进器对艇体的影响。另外在离港之前安检员还要求船舶做好如下工作:一是要求船东在船检机构的监督下由原船舶设计单位设计整改方案;二是要求船舶检验机构出具《遗留项目报告》;三是船东就整改方案与船厂达成整改协议。

04

船东对海事监管要求的落实

在安检员的要求下,船舶在港等待14天,船东找到船舶设计单位,为船舶出具了整改方案和图纸(图5),根据整改方案订购了新的船用设备(图6),并与船厂达成了初步的整改协议。船舶靠港期间就该项目出具了《遗留项目报告》(图7)。 

图片

 ▲图5 整改方案(改为尾抛艇) 

图片

 ▲图6.船用产品订购合同 

图片

▲图7 遗留项目报告

05

通报船检机构

张家港海事局就“鸿祥**”轮的该滞留缺陷向船舶检验机构发送了《关于通报“鸿祥**”轮存在船检责任缺陷的函》,将问题向船舶检验机构正式通报。 

四、引发的思考与建议


1.此缺陷比较少见,《国内航行海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1992)》就明确了救生艇存放与布置要求,一经查实,基本可认定为重大船检缺陷。

2.发现此类建造缺陷时,应充分与船舶检验机构沟通,将缺陷的支撑证据坐实,并充分考虑船舶预定航程等因素,指导船舶制定预定航程计划和维修方案,纠正和关闭相关缺陷。

3.在开展船舶安全检查时,应注重船图一致性方面的检查,可以根据船舶建造图纸、总布置图等,加大设施设备法定配备和布置方面的检查力度。

来源:张家港海事,侵权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