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类方 之 承气汤类方(二)

 知行中航中医 2022-11-25 发布于云南
人们总爱问做这有什么意义,做那有什么意义?人除了活着是种意义外,其他的意义都若憧憬明天的虚无那般缥缈。正如你站立于云雾蒸腾之巅,伸手一握,却抓不住云雾半分。与看得见的万事万物相比较而言,我们看不见的视网膜意义更重大。

本篇将从第03-09首承气汤类方说起。那是一个很深很深的夜,窗外大雨滂沱,阵阵雷鸣如鼓如钟传入我耳,盆栽的竹也缭乱而胆怯地在与妖风斗争。我头顶的电灯也忽闪忽现,我假装镇定慢慢打开了那尘封已久的《伤寒论三家注》,仔细寻找了那阳明病篇,搜寻着那“调胃承气汤”,一遍未曾寻到,二遍了依然没有寻见,我心中暗惊,想必是夜太深眼神恍惚所致……偶然间,在那太阳病篇之中,调胃承气汤赫然在目。而调胃承气汤这正是多用于太阳病之


第03首 

调胃承气汤

【组成】大黄 (去皮,清酒洗) 四两 甘草 (炙) 二两 芒硝 半升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芒硝,更上火微煮令沸,少少温服之。 

注意,大黄是和甘草一同煮的,而芒硝是煮好以后放入其中融化,再煮沸一次。同时注意,调胃承气汤没有用厚朴和枳实。

关于“调胃承气汤”条文如下:

纵观所有调胃承气汤之条文,运用调胃承气汤症状最重的也不过是“腹胀满”,并没有谈到“大便硬”这种阳明腑实更重的情况。第70条、207条、248条直接说明一个指标:无形之实热。(热有虚热和实热)。而腹胀满是在实热(无形之实)和大便硬(有形之实)之间过渡的一个阶段,腹胀满之后便不是调胃承气汤证,而是小大承气汤证。犹如你眼前的一片空气中弥漫着很多水汽,水汽不多你皮肤干燥;水汽稍微多一些,你能感觉皮肤粘腻不爽;再多一些水汽成水滴给人的感受就很实在了;水汽变成冰这个固体以后便是大承气汤使用的证候了。由此联想,中医各种有形之所见,在其未成形之前是什么样子,未成形和成形的治疗用药又有什么特点?我们不能在看到患者咳出许多痰来才知道去化痰,那么在半夏厚朴汤这种“如有”炙脔的病证时,如何看到这种“如有”而实际没有的状态。这就很有意思了,我们所谓的疾病一定是要我们实实在在看见了才能确定吗?这就是现代医疗的“标准”,标准固然重要,若一直停留于标准,那我们将失去多少与标准之外东西接触的机会。总之是要看见实实在在看见的病证,也要能看见未成形之前的病。如果觉得这很难,大概是因为着眼于实在实际的物质太久了。眼见为实,眼不见之实是不是也是实呢?

第04首

厚朴三物汤

【组成】厚朴 八两 大黄 四两 枳实 五枚

【用法】上三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二味,取五升,内大黄,煮取三升,温服一升,以利为度。先煮厚朴和枳实,最后放大黄。

“以利为度”是重点,既不要求迅速下利,也不是缓下(大黄没有先煮)。根据调胃承气汤来说,厚朴、枳实为下无形之实。这么来看,厚朴三物汤是无形与有形之实具有,厚朴与枳实占据主导,即无形之实占主导。《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第十》第1条也证实了这点:“趺阳脉微弦,法当腹满,不满者必便难,两胠疼痛,此虚寒从下上也,当以温药服之。”腹满与大便是区别开来的。这为理解后面大黄牡丹汤做铺垫。

《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第十》第11条云:“痛而闭者,厚朴三物汤主之。”这里的痛是实性的痛,你若给一个虚性疼痛的病人用厚朴三物汤很可能会完犊子。承气入胃,阴盛则亡。在同篇第2条可以印证:“病者腹满,按之不痛为虚,痛者为实,可下之。舌黄未下者,下之黄自去。”

在临床我治疗过这么一个病人。因为腹痛入院,超声检查提示胆总管结石,化验提示间接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明显升高。病因直接考虑为胆总管阻塞导致。病人输液治疗已经三天了,可是疼痛依然没有得到缓解,第三天晚上躺在病床呻吟不已,老是用解痉止痛针也不是办法。上中药吧,就用厚朴三物汤加了茵陈蒿,第二天他就不疼了。胡希恕先生等前辈推崇方证对应。方证对应在有些时候犹如一道法旨,可以解除某个疾病的封印。

第05首

厚朴七物汤

【组成】厚朴 半斤 甘草 三两 大黄 三两 大枣 十枚 枳实 五枚 桂枝 二两 生姜 五两

 《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第十》第9条:“病腹满,发热十日,脉浮而数,饮食如故,厚朴七物汤主之。”发热+脉浮而数这是什么?这是太阳病啊!这里没说发热有没有恶寒,发热有恶寒为伤寒,发热不恶寒为温病,但都属于太阳病。到从其所加的桂枝、生姜来看应是伤寒。

第06首

厚朴大黄汤

 【组成】厚朴 一尺 大黄 六两 枳实 四枚

《金匮要略》:“支饮胸满者,厚朴大黄汤主之。”当看到“支饮胸满”时,就知道,要去了解什么是“支饮”,在支饮的基础上出现“胸满”症状,然后用厚朴大黄汤。

第07首

大黄牡丹汤

【组成】大黄 四两 牡丹 (去心) 一两 桃仁 五十个 瓜子 半升 芒硝 三合

【用法】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芒硝,再煎沸,顿服之,有脓当下;如无脓,当下血。

《金匮要略》原文:“肠痈者,少腹肿痞,按之即痛如淋,小便自调,时时发热,自汗出,复恶寒。其脉迟紧者,脓未成,可下之,当有血。脉洪数者,脓已成,不可下也。大黄牡丹汤主之。”

在这里用了大黄、芒硝,而厚朴、枳实没用。根据之前调胃承气汤、厚朴三物汤铺垫,可以看出肠痈无无形之实,具是有形之实。如果按照厚朴、大黄、枳实治疗作用来说:对于治气血之实,气的层面为无形之实,血的层面为有形之实。治疗脏腑之实来说,脏腑之功能层面是无形之实,脏腑之本身层面是有形之实层面。

如此,理解后面大黄硝石汤、大黄甘草汤也就不难了。

第08首

大黄硝石汤

【组成】大黄 四两 黄柏 四两 硝石 四两 栀子 十五枚

【组成】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内硝,更煮取一升,顿服。 

《金匮要略》原文:“黄疸腹满,小便不利而赤,自汗出,此为表和里实,当下之,宜大黄硝石汤。”大黄、芒硝导泻之,黄柏除湿利黄疸之,栀子从小便导之。

第09首

大黄甘草汤

【组成】大黄 四两 甘草 一两

【用法】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分温再服。

《金匮要略》云:“食已即吐者,大黄甘草汤主之。”以大黄泻之。以甘草护中之。

结语:通过几个不同承气汤,对比出厚朴、枳实作用于无形之实,大黄、芒硝作用于有形之实。虚虚实实,琢磨消息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