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西医关于中暑及中医辨证论治

 陈XUEBIN 2022-08-02 发布于安徽

今年盛夏,许多地方热浪袭人,很容易中暑。我们这里谈谈中医和西医对中暑的认识,中医对中暑和阴暑的定义及其辨证论治。

一、西医对中暑的认识及治疗

中暑即热射病。热射病是指因高温引起的人体体温调节功能失调,体内热量过度积蓄,从而引发神经器官受损。在中暑的分级中就是重症中暑。该病通常发生在夏季高温同时伴有高湿的天气。遇到高温天气,一旦出现大汗淋漓、神志恍惚时,要注意降温。如高温下发生有人昏迷的现象,应立即将昏迷人员抬放至通风阴凉处,浇凉水以降低昏迷者的体温,随后要持续监测体温变化,高烧40℃ 左右持续不下的要马上送至有经验的医院进行液体复苏治疗,千万不可以为是普通中暑而小视,耽误治疗时间。

西医把中暑分成三个等级。

中暑先兆: 在高温情况下,体温略高,开始出较多汗并同时出现口干舌燥、四肢无力、动作力不从心、以及头疼、头晕、恶心等症状

轻度中暑:具备以上症状,体温开始逐渐升高并上升至38 度以上,面色潮红面色苍白、恶心、呕吐、以及四肢冰冷和血压下降,血糖降低等轻度中暑症状。

重度中暑:同时具备以上症状,并出现痉挛和昏迷心率加快,皮肤无汗,体温上升至40 度以上。此种情况应立即就医。

1、治疗原则

将过高的体温迅速予以降低。纠正水、电解质与酸碱的紊乱和积极防治休克脑水肿等。降温的具体方法有两种:

2、物理降温

将患者安置在常温(25℃) 的安静病室中。在头部、腋下和腹股沟等处放置冰袋,用冷水、冰水或酒精擦身,同时用风扇向患者吹风。必要时可将患者全身除头部外浸在4℃的水浴中,给患者四肢降温,以防止周围血液循环的瘀滞。在物理降温初期,由于表皮受冷的刺激可引起皮肤血管收缩和肌肉震颤,反而影响散热甚至促进机体产热,使体温上升。因此,目前多数主张用药物及物理联合降温方法。

3、药物降温

目前采用的降温药物主要是氯丙嗪,其作用有以下几方面:控制下丘脑部体温调节中枢;扩张周围血管,加速散热,松弛肌肉,减少肌肉震颤,防止身体产热过多;降低细胞的氧消耗,使身体更好的耐受缺氧,对抗组织胺的作用,预防休克。阿司匹林等药物可与氯丙嗪协同使用。在上述各种降温过程中,必须加强护理,密切注意体温、血压和心脏情况。一待肛温降至38℃ 左右时,应立即停止降温,以免发生体温过低而虚脱的危险。

4、合并症的防治

老年人和有心血管病变者静脉补液不宜过速;有心力衰竭倾向者宜及早应用快速洋地黄制剂;有急性肾功能不全者,要严格限制水分和钠盐的摄入,尤其要注意血钾的浓度;有黄疸者宜用大量维生素B 和C;昏迷患者易发吸入性肺炎或合并其他继发性感染,可适当应用抗生素预防。

5、降温疗法

包括物理降温。物理降温,可用冷水浇身,头颈部放置冰袋,冰盐水灌肠或让病人站在水中,亦可用酒精擦拭体表,促进散热。药物降温,可用氯丙嗪1 ~2毫克/公斤体重,肌肉注射或混于5%糖盐水中静脉注射。

按:别以为西医有诸多的尖端仪器设备和昂贵的药物,西医对中暑治疗疗效却不好。

二、中医的中暑及其辨证论治

(一)中医中暑的含义

中医的中暑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中暑跟西医的中暑一个范畴,广义中暑则包括狭义的中暑和阴暑。为了方便论述,下面的中暑均指狭义的中暑。

中暑是在高温伴高湿或烈日暴晒过久的环境下,由于中枢性体温调节功能障碍而发生的一组急性热病。中医认为夏季暑气当令,气候炎热,人若长时间在烈日下或高温中劳作,伤及气阴,暑热之邪乘机侵入而发病。发生中暑时,应尽速急救,以免引起休克及肾脏衰竭等并发症,中医常采用以下辨证论治,往往可以获得良好的疗效。

(二)中暑的中医辨证论治

对于中暑,中医常分四型辨证论治。

1、暑入阳明致气阴两伤

症见壮热多汗,口渴引饮,面赤气粗,大便燥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脉洪数,指纹深红,透达气关。

治宜清泻阳明,益气生津。取白虎加人参汤加减:生石膏30克,知母15克,粳米9粒,炙甘草10克,人参10克,生地黄15克,水煎服。若烦躁明显者加麦冬15克;欲吐者加姜半夏6克;大便燥结者加生大黄10克,玄参15克。

中成药可选用益元散,每次6克,每日两次;或避瘟散,每次0.6克,凉开水送服或吸入鼻孔;或十滴水,每次2.5~5毫升,每日两次。

2、暑犯心包致热余气机

症见猝然昏倒或昏狂谵语,身热肢厥,斑色紫黑,舌绛起刺,脉洪大而滑数,指纹紫暗,直达命关。

治宜清心开窍,凉血解毒。取清营汤加减:生地黄15克,玄参15克,麦冬(去心)15克,丹参15克,连翘10克,金银花10克,黄连12克,水煎服,加羚羊角(研细末)1.5克冲服。昏狂重者郁金6克,石菖蒲10克;烦渴欲吐者加竹叶12克;瘀血重者加桃仁10克,红花6克。

中成药可选用安宫牛黄丸,每次一丸,每日两次;或紫雪丹3~6克,或无极丸,每次10~20粒,每日1~2次。

3、暑热亢盛致肝风内动

症见昏眩欲倒,四肢挛急,头项抽搐,甚至角弓反生,牙关紧闭,神志不清

治宜镇肝熄风,开窍醒神。取镇肝熄风汤加减:赭石15克,芍药12克,玄参15克,龙骨30克,牡蛎30克,茵陈15克,天冬15克,生麦芽10克,甘草6克,怀牛膝12克,钩藤10克,水煎服。四肢挛急者加止痉散;烦热者加生石膏30克,栀子6克;烦躁不安或抽搐酌加羚羊角(研细末)0.3克冲服;有痰者加天竺黄9克,胆南星3克;头痛重者加夏枯草30克。

中成药可选用行军散,每次0.3~0.9克,每日1~2次;或通关散少许吹鼻取嚏;或卧龙散,每次0.3克,每日1~2次。

4、阴损及阳致气虚欲脱

症见面色不华,头晕心悸,精神萎靡,汗出肢冷,发作时昏倒仆地,气息短促,舌质紫暗,苔白腻,脉象沉微,沉缓,指纹多淡滞。

治宜益气固脱,益阴复阳。取参附汤加减:人参10克,制附子10克,淮山15克,白术15克,水煎服。若汗出不止者加黄芪15克,山萸肉15克,煅龙牡20克;血压低者加生脉散;兼血瘀者加丹参15克,田七10克。

中成药可选用玉屏风口服液,每次20毫升,每日3次;或痧药,每次10~20粒,每日1~2次;或周氏回生丸,每次10丸,每日3次,姜汤送服。

(三)阴暑的中医辨证论治

阴暑证,中医病证名。指夏季因气候炎热而吹风纳凉,或饮冷无度,中气内虚,以致暑热与风寒之邪乘虚侵袭而为病。是由于静而得之,故名“阴暑”。

所谓阴者,即风寒之邪,所谓暑,即感冒夹杂暑热或暑湿,或伴有腹泻,属于伤寒的范畴。

有三种以上的证型。

1、风寒感冒夹湿

证候身热不扬,恶寒,汗少,头重如裹,骨节困重,胸脘痞闷,呕恶纳呆,口粘腻,舌苔白腻脉濡。

证候分析长夏季节,雨湿正盛,风与外湿之邪侵袭,卫气被遏,故恶寒、身热不扬;湿困中焦,阻滞气机,则胸脘痞闷,呕恶纳呆,口粘腻,大便溏泄等;头重如裹、肢体困重、苔白腻、脉濡均为湿盛之征。

治法:化湿解表。

方药运用

①常用方羌活胜湿汤加减。药用羌活、独活、防风、藿香、佩兰、藁本、川芎、蔓荆子、苍术、甘草。

方中羌活、独活、防风疏风胜湿;藿香、佩兰芳香化湿;苍术健脾燥湿;川芎、藁本、蔓荆子疏风止痛;甘草调和诸药。

②加减纳呆腹胀,加陈皮、半夏、厚朴燥湿除满;大便溏泄,加薏苡仁、白蔻仁健脾化湿;若有咳嗽,可加杏仁、桔梗、前胡。

2、风热感冒夹暑

证候,恶寒发热,头痛,身楚,心烦口渴,小便短赤,胸闷泛恶,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

证候分析,夏令暑气当令,湿气偏甚,气候炎热,毛孔开泄,若气候突变,或贪凉乘风,起居不慎,必致风寒外束,暑热内闭,卫气不得外达,故恶寒发热,身热骨楚;火热灼阴,则心烦口渴;湿热内蕴,故胸闷泛恶,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濡数均为暑热炽盛之象。

治法解表清暑。

方药运用

①常用方新加香需饮。药用银花、连翘、鲜扁豆花、香蕾、厚朴。

方中银花、连翘、鲜扁豆花清暑热;香蕾辛散透表;暑多夹湿,故配伍厚朴、鲜扁豆花和中化湿。

②加减汗出多者,去香蕾加藿香;头痛者,加桑叶、菊花、白芷祛风止痛;心烦、小便短赤者,加竹叶、赤茯苓或六一散(滑石、甘草)清热利湿;呕恶者,加陈皮、半夏、竹茹和胃降逆止呕;胸闷者加砂仁壳宽胸理气;纳呆者,加神曲、麦芽、鸡内金消食健胃;若湿重于暑而无汗者,加大豆黄卷助香蘅以发表。

③临证参考此证乃外风合暑邪袭肺而成,当主用辛凉,参以芳香解暑之味,如鲜荷叶、鲜藿香、鲜薄荷、通草、六一散、丝瓜络、竹茹、西瓜皮等,使风暑分解,不损肺金。此证风与暑感于外,内热应于中,如失治误治,风、暑与火相拼,肺脏娇嫩,焉能胜之,临证不可不慎。

此外,若暑热外客,气阴两伤,证见发热,微恶风寒,汗出,严重疲乏无力,口干,苔白,脉濡或虚大,治当益气养阴,祛暑清热,方用王氏清暑益气汤。素体虚弱者,受暑邪兼有湿邪,用李氏清暑益气汤。

3、暑湿感冒腹泻

外有风寒感冒,内因食用冷饮冷食致腹泻。

治法:解表和中、理气化湿。

方药:藿香正气散。

藿香正气散是宋代官方确定的成方,主要由藿香、苏叶、白芷等十多味中药组成,有解表和中、理气化湿功效。虽多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及四时感冒,但对夏季暑湿感冒效果尤为显著。夏季湿气较盛,湿伤于头目,则头昏、头痛;伤于中焦脾胃则胸膈痞闷、脘腹胀满,或呕或吐;伤于下焦则引发便溏或泄泻。藿香正气散以芳香化湿药为主,为夏季防病治病常用的药物。

藿香去土,三两白芷一两,紫苏一两茯苓去皮,一两

半夏曲二两白术二两,厚朴去粗皮,姜汁炙,二两

苦桔梗二两炙甘草,二两半,大腹皮一两陈皮二两

原方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姜三片,枣一枚,同煎至七分,热服。如欲汗出,衣被盖,再煎并服。

方义:(1) 藿香辛温,理气和中,辟恶止呕,兼治表里为君。

(2) 苏、芷、桔梗散寒利膈,佐之以发表邪。

(3) 厚朴、大腹,行水消满。

(4) 半夏、橘皮,散逆除痰,佐之以疏里滞。

(5) 甘、术、苓,益脾去湿,以辅正气为臣、使也。

(6) 正气通畅,则邪逆自除矣。

本文的方药、针灸须在中医指导下加减使用,切勿自行套方,免出意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