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襄公本来就想要追求霸主地位,却被楚人劫持捉弄了一番,受到羞辱,痛入骨髓啊。但是又恨军力不够不能报仇。又怪郑伯提出倡议,尊楚成王为盟主。越想越气愤,想着要和郑国作对。 时周襄王十四年春三月。 ![]() 与楚国为邻的郑文公,第一个投楚朝贡 郑文公到楚国去纳贡行礼,宋襄公听闻大怒。中原国家给南蛮上朝礼?于是要派出宋国所有兵力,要亲自讨伐郑国的罪责。又要让上卿公子目夷辅佐世子王臣守卫国门。 ![]() 目夷劝谏曰:“楚国郑国关系现在非常好,宋国如果讨伐郑国,楚国必定会出兵营救。这样恐怕就不能取胜了,不如等待时机为上。” 大司马公孙固也劝谏他。 襄公大怒曰:“司马不愿意出兵讨伐,寡人就独自前往!”公孙固就不敢再说什么了,只能出师讨伐郑国。 襄公自己将领中军,公孙固为副将,大夫乐仆伊、华秀老、公子荡、向訾守等都一起同行。 谍人报告郑文公。文公大惊失色,急忙派人去楚国告急。 楚成王曰:“郑国对待我如同父亲一样,应该急急去营救。” 成得臣曰:“救郑国不如去讨伐宋国。宋公上次被劫持,国人已经吓破胆了。现在又不自量力,大军去讨伐郑国,其国内必定空虚。乘虚而攻之,宋国上下必定恐惧不安,这就是不用战就已经知道胜负也。如果宋国返回来救自己国家,那他的大军也必定疲劳了。以逸制劳,怎么会不能取胜呢?” 楚王一听认为也对。下令得臣为大将,斗勃为副将,兴兵讨伐宋国。 ![]() 宋襄公正在和郑国相持,得到了楚国出兵攻宋国的消息,马上拔营日夜兼程赶回来,扎营在泓水(今河南柘城西北)的南岸来抗拒楚军。 ![]() 成得臣派人下了战书。 公孙固对襄公曰:“楚兵前来,是为了救郑国。我们就宽赦郑国向楚国谢罪,楚国必定退兵。不可以出战。” 襄公曰:“以前齐桓公兴兵讨伐楚国,现在除垢都来讨伐我们却不开战,怎么还能继承齐桓公的霸业呢?” 公孙固又曰:“臣听闻一姓不再兴旺。天下早就放弃殷商了。君想要复兴殷商,可能吗?况且我们的铠甲如楚国坚硬,甲士不如楚国勇猛,兵不如楚国强壮。宋国人畏惧楚国如同害怕蛇蝎一样,君依靠什么去打败楚国呢?” 宋襄公曰:“楚兵兵甲是多,但是仁义不够。寡人兵甲不足,但是仁义足够多。以前武王只有三千勇士,却胜了殷商亿万军队,就是靠仁义啊。以有道之君,避无道之臣,寡人虽然活着还不如死呢。”于是不听劝谏,约在十一月朔月,在泓水之阳(河水的北岸)交战。 ![]() 又下令建造一面大旗树立在大车上,旗帜上写着仁义二字。 ![]() 宋襄公仁义大旗 公孙固心里暗暗叫苦啊,私下对乐仆伊曰:“战争就是要靠杀伐的,但是君上却说仁义。吾不知道君上的仁义在哪里啊?天要灭君啊,私下人文太危险了。我们等必定要警惕做事,不要导致丧国就好了。” 到了交战日,公孙固还没等鸡叫就起来了,严阵以待。 未完待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