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日记56:春天真的来了吗?

 陈之秀 2022-08-03 发布于北京
 202042日  星期四  晴

今儿天气晴朗,碧空如洗,万里无云。我站在窗前,静静地看着窗外,把目光停留在院子里的香椿树上。香椿树的每个枝头都长了香椿芽,大约有一寸长。香椿芽再长一点时,就可以摘下来做菜了。比如,香椿拌豆腐、香椿炒鸡蛋。因此,香椿芽被称为“树上蔬菜”。

吃香椿的传统更是由来已久。金代的《中都杂记》中有说:“春日燕地以椿为蔬,喜之叶鲜味佳,实为上品。”到了明代,“燕齐人采椿芽食之以当蔬”。清代称春天采摘、食用香椿为“吃春”。

宋代文人苏颂曾盛赞:“椿木实而叶香可啖。”而苏武的《春菜》一诗中则写道:“岂如吾蜀富冬蔬,霜叶露芽寒更茁。”

清代康有为还写过一首赞美香椿的诗《咏香椿》:山珍梗肥身无花,叶娇枝嫩多杈芽。长春不老汉王愿,食之竟月香齿颊。

在民间有句俗语,“雨前椿芽嫩无比,雨后椿芽生木体”。意思是谷雨前后是吃香椿的最佳季节,此后因椿芽变老而难以食用,谷雨食椿,又名“吃春”,寓意迎接新春到来。

我特爱吃香椿拌豆腐和香椿炒鸡蛋。我做的香椿拌豆腐与汪曾祺散文《豆腐》中做法基本一致:“香椿拌豆腐是拌豆腐里的上上品。嫩香椿头,芽叶未舒,颜色紫赤,嗅之香气扑鼻,入开水稍烫,梗叶转为碧绿,捞出,揉以细盐,候冷,切为碎末,与豆腐同拌(以南豆腐为佳),下香油数滴。一箸入口,三春不忘。”

我做的香椿炒鸡蛋做饭比较简单:洗净的香椿,入开水稍烫,梗叶转为碧绿,捞出,候冷,切成碎末,放入一个容器。再打上鸡蛋和香椿碎末拌匀备用。锅烧热,倒上油,油温适当,便倒入锅里翻炒,熟后,盛盘。

往年,每到吃香椿时,我要么去超市买,要么去菜市买。今年,由于疫情因素,减少外出,不去人多地方,故暂时没去二地,但又好一口香椿,那么,网购成了不二之选。我认为,吃一口美味,也是对生活的热爱。热爱生活,从吃开始!

接下来,还是谈谈疫情吧。

据《中国青年报》41日的一篇《疫情风暴中的意大利发生了什么》的报道,该报道提到:“早在225日,《自然》杂志评论文章指出这种有着冠状突起的病毒将掀起一场世界级的传染病,'势头无法阻止’。311日,世界卫生组织将新冠疫情定性为全球流行病。到今天,病毒蔓延至204个国家,697244人感染,33257人死亡。”

看着这一个个数字,让人胆战心惊。无论是感染人数,还是死亡人数。感染人数中也将面临死亡的风险,而那些冰冷的死亡数字则是一个个鲜活生命的消失。

这场从天而降的瘟疫,全球人民何时才能战胜它?抗击疫情无国界,只有强强联手,才能早日战胜疫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