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陕西——大散关

 倩红 2022-08-03 发布于四川

7月28日,乘K595次火车,6:47离开武威,经古浪于10:30左右到兰州,离开兰州就是定西、陇西、武山、甘固、天水,于18:30左右到宝鸡。

兰州

宝鸡,古称陈仓、雍城,陕西省辖地级市,地处关中平原西部。宝鸡历史悠久,是周秦王朝发祥地,早在公元前11世纪,周先祖之一的古公亶父率族人迁徙到岐山之下,“古公乃贬戎狄之俗而营筑城郭室屋而邑别居之,作五官有司”(《史记·周本纪》),建立了周王朝早期的国家组织。这就是西周最早的都城岐邑,距今已3200多年。宝鸡又被誉为“炎帝故里、青铜器之乡”,出土了晚清四大国宝及石鼓、何尊等文物,存有西府社火、凤翔木版年画、泥塑等中华工艺。

宝鸡是古“陈仓道”的起点和终点。 陈仓道,从陈仓(今宝鸡)出大散关,沿嘉陵江上游(故道水)谷道至今凤县,折西南沿故道水河谷,经今两当(汉故道)、徽县(汉河池)至今略阳(汉嘉陵道)接沮水道抵汉中,或经今略阳境内的陈平道至今宁强县大安驿接金牛道入川。

在宝鸡,我们没有停留,用50元上了輛出租车来到大散关脚下,晚上住农家乐,60元一晚。条件不是很好,但菜不错。我们住下之后,才感觉这不是一个宁静的夜晚。火车“呜、呜、呜” ,时而又“砰砰、隆隆、咔嚓”的声音持续不断,一晚上好不热闹,真不知火车那么的多。

大散关,亦称“散关”。位于宝鸡市南郊川陕公路19.5公里处的清姜河畔。因大散岭而得名(一说因散谷水而得名)。大散关,因其重要的战略地位,自古乃兵家必争之地,大散关与关中的函谷关、武关、萧关并称四大门户。散关设立于西汉,废弃于明末。其遗址为南起秦岭梁,北至二里关。自古以来是由巴蜀、汉中出入关中之咽喉,关中西南唯一要塞。

大散关“关控陡绝”,战略地位非常重要。正如《史记》所载:“北不得无以启梁益,南不得无以固关中”,因而,这里也就成为了历代兵家看重和必争之地。历史上争夺散关之战有70多次。

史载刘邦鸿门宴后,翻越秦岭来到汉中,并用张良计策,烧毁身后的栈道,以向项羽表明自己永留汉中之地、不回关中的决心。养精蓄锐并待时机成熟,公元前206年,刘邦以韩信为大将军,采韩信之策,假装重修栈道,而军队主力则绕道“陈仓道”的远路来击宝鸡,东进长安。这是一个声东击西的故事。历史上著名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这暗度陈仓的“陈仓”,就是今天的宝鸡。

东汉建武二年(公元26年),延岑引兵进入散关至陈仓;汉献帝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曹操攻张鲁,自陈仓过散关;蜀汉后主建兴六年(公元228年),诸葛亮出散关围陈仓;南宋初年,金兀术为打通入蜀通道曾和南宋名将吴蚧反复拉锯于此。上述这些战争的发生,无不表明大散关在军事上的重要。

大散关,又是文人墨客、达官贵人及普通老百姓游览之地。东晋葛洪著《抱朴子》有云:“老子西游,遇关令尹喜于散关,为喜著《道德经》一卷,谓之《老子》”,就是说老子西游,遇关令尹喜,授《道德经》一卷。曹操过大散关,也留下了一首乐府诗:《秋胡行》,发出了“晨上大散关,此道当何难!”的感慨。陆游在这里也留下了“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优美的诗句。

7月29日,早早的起来。这天天气晴朗,空气清新。大散岭下,是激湍奔流的清姜河。清姜河,即古姜水、俗名清江河,渭河的南岸支流。源于宝鸡市渭滨区南部秦岭山脊上的玉皇山北坡。在大散关,清姜河与宝成铁路、川陕公路相拥而过,为大散岭平添了几分秀色。

清姜河

大散关的山门,具有古代营寨式的建筑风格。山门匾额是赵祖康民国25年(1936年)写的“古大散关”四个大字。山门楹联刻制了宋代诗人陆游“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的诗句。

我们进了大散关,进入景区,沿山脊的小路石梯慢慢上山,在一个输电线的铁塔前停了下来,这里已是半山之腰,视野宽阔,天气也非常好,可以看到秦岭大山的雄姿。远方的尽头应该是“嘉陵江源头景区”,距此7.5公里。

山峰下火车穿行

我们伫立于散关之岭,纵目远眺,但见群山叠嶂,古木蓊郁。两侧山峰下火车穿行,发出“砰砰、隆隆、咔嚓”的声响,当我的目光顺着火车前行,发现我们正好处在“之”字形铁道线上,也就是说当火车从我们所在的脚驶过后,在从前方有一铁路桥跨过川陕公路,跨过清江河,几分钟后又从我们正前方的山凹里驶过来。火车就这样在我们的周围盘旋。这是从银铜峡到观音山的“之”字形的观音山展线的一部分。

山峰下火车穿行

吃完中饭之后,乘车回宝鸡。由于长途客车主要是从凤县到宝鸡的,车上挤满了人,车子到站始终未停,最后拦了辆私人的面包车,才回到宝鸡,再乘29路车到客运站,在客运站购了时间是13:50分去眉县的车票,宝鸡到眉县23.50元。在眉县我们以4.00元的票价乘203路公交车去太白山客运站(公交站),其约27公里,用时一个半小时。一阵忙碌的行程之后,来到了地处汤峪镇的秦岭太白山脚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