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建中汤加减化裁

 求知在路上前行 2022-08-03 发布于江苏

【方组、临证参考用量】桂枝9g炙甘草6g大枣12枚芍药18g生姜9g胶饴30~50ml上5味,以水1400ml,煮取600ml,去滓,温服200ml,每日3服。胶饴冲服。

【功效】温中补虚,缓急止痛。

【主治】

主证:心悸而烦,腹中痛,虚怯少气,面色不华,神疲乏力,苔白润,舌质淡,脉涩或弦或缓弱。

副证:手足烦热,咽干口燥,四肢酸痛,梦遗失精,鼻衄,里急。

【临证加减】

1.自汗者,本方加黄芪、防风。

2.盗汗者,本方加浮小麦、桑白皮、青蒿、地骨皮。

3.胃纳不佳,食欲停滞者,加鸡内金、神曲、党参,或白术、茯苓、莱菔子、炒谷麦芽等。

4.气血明显虚弱者,酌加肉苁蓉、黄精、构杞子、当归、炙黄芪、熟地黄等。

5.有瘀痛者,加田七;有痹痛者,加桑寄生、姜黄;有虚秘者,酌加生地黄、生白术、火麻仁、生首乌、肉苁蓉等。

6.有咳嗽者,加川贝;心烦不宁者,加酸枣仁、炒栀子、淡豆豉。

7.反酸及干呕口吐涎者,加川连、吴茱萸;少腹冷痛者,加沉香、小茴香。

8.吐蜕,腹痛时时发作,腹痛喜温喜按者,加川椒、雷丸、使君子等。

9.本方治疗胃病的体会:凡胃病,有下列四点中之一二项,便可用本方;①胃痛时必兼肢冷且喜按;②中虚,内无热邪,便结而小便不黄者;③口虽渴必喜热饮,舌苔多淡或色白者;④腹中急痛,心悸,脉象弦缓或涩弱者。[广东医学.祖国医学版,1965,(6):17]

10.本方加味治疗消化性渍疡:药用小建中汤加黄芪治疗消化性溃疡,25天为1个疗程。临证加减:反酸者,加乌贼骨、川贝母;痛甚者,加延胡索、丹参、川楝子。[湖南医药杂志,1977,(2):36]

11.本方加味治疗寒性溃疡病:以小建中汤加味治疗溃疡病属虚寒证者。处方组成及用法:黄芪12g,桂枝9g,白芍18g,生姜3片,大枣7枚,炙甘草5g,饴糖50g(冲)。上方水煎去渣,加入饴糖烊化,每日I剂,分2次服。连服7剂为1个疗程,于第8天服粗鹿茸(价廉效佳)3g。鹿茸焙成焦黄色,研细末,用鸡汤或瘦肉汤送服。服鹿茸后忌食豆类3天。[福建中医药,1988,(2):12]

12.本方加减治疗胃炎与胃溃疡:以小建中汤加黄芪(即黄芪建中汤)加减,药用黄芪、白芍、大枣、麦芽各30g,桂枝10g,甘草6g,玄胡15g。大便色黑者加乌及散(身贼骨、白芨各15g);病久者加丹参20g;胃脘冷痛甚者加良附丸(高良姜12g,香附15g);便溏纳呆加白术、焦山楂各15g。[四川中医,1988,(10):30~31]

13.本方加减治疗胃倾倒综合征:胃倾倒综合征是胃切除后,出现的一系列血容量不足的临床症状和合并症。以小建中汤加黄芪(黄芪建中汤)加减,药用黄芪、党参各30g,芍药20g,桂枝、炒白术各15g,甘草、玫瑰花各10g,炮姜6g,大枣5枚。贫血者加当归12g,枸杞子15g,阿胶、鹿角胶各6g;脘腹胀满者加香橼、炒枳壳、煨木香。失眠者加肉桂、黄连各10g;吻合口溃疡者加浙贝母10g,生三七粉6g;吻合口炎症、舌苔黄厚者加蒲公英20g,黄芩10g,减桂枝为6g,去炮姜;大便稀溏加人炒扁豆10g,山药、麦芽各15g,芡实20g。[甘肃中医学院学报,1988,(3):53~54]

14.变通小建中汤治疗胃痛:将小建中汤原方中之桂枝改为肉桂,生姜改为干姜,并加大白芍、肉桂、干姜、饴糖四味药的剂量。药用肉桂20~30g,白芍24~36g,干姜15~30g,炙甘草15g,大枣15g,饴糖90g(可用白砂糖代替)。胃痛剧烈腹微闷胀者加延胡索15g,木香12g;上消化道溃疡加地榆24g。[云南中医学院学报,1988,(3):37~38]

15.本方治疗习惯性便秘:药用饴糖30g,白芍15g,桂枝6g,炙甘草5g,生姜3片,红枣3枚。后5味用清水600ml煎取400ml,滤渣,人饴糖加温令化,空腹热服,每日2次,7日为1个疗程。[辽宁中医杂志,1988,(4):20~29]

16.本方加黄芪,治虚劳里急,诸不足,名黄芪建中汤。[金要路]

17.本方加当归,治产后诸虚不足,腹中痛引腰背,少腹拘急者,名当归建中汤。[千金翼方]

18.本方加前胡、细辛、黄芪、橘皮、人参、当归、茯苓、麦门冬、半夏,去馅糖。治脏腑虚损,潮热自汗,将成劳瘵者,名乐令建中汤。[和剂局方]

19.本方加当归、白术、人参、麦冬、川芎、附子、肉苁蓉、半夏、黄芪、茯苓、熟地、去饴糖。治阴斑、劳损,名十四味建中汤。[和剂局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