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校常规管理(9):校长对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

 leeechen64 2022-08-04 发布于重庆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校长对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所谓校长的教育思想,就是校长自己对教育和办学的独立思考和个人见解。思想就是对客观事物的看法、观点、观念。有了思想,才不会盲目跟风,追赶时髦,跟着感觉走,人云亦云,才会对客观事物有自己的理解和见解,有自由的思想和独立的精神。学校的办学宗旨是教书育人。但育人大有讲究,要因地制宜,因时、因人而异。不同的社会、社会的不同阶段、社会的不同行业,对人的思想、意志、品质、知识结构、专业技能,都有不同的要求。因此,不同的学校(幼儿园、中小学、职业学校、大学)就有不同的办学宗旨、办学目标和办学思想。
校长的办学理念,就是理想、思想或观念。办学理念是对办学的一种深层次的哲学思考。教育理论研究者,有着他们的思维和表达方式,而我们作为一线的教育践行者应该有我们的理解方式和工作方式。其实有些表达大同小异:如办学思路与办学策略;办学目标、办学目的与学校追求;教育理论、教育哲学与教育思辨;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和教育理念。抽象地讲,办学思想就是校长办学的理想、主张、追求、目标。它是一种哲学层面的办学思考,是办学的一些根本想法。具体地讲,办学思想,就是你作为校长想办一所什么样的学校和培养什么样的学生。这是关于学校的定位思考,是每一位校长职业责任、职业义务和职业使命。


案例1蔡元培先生在北京大学提出了他著名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原则。他对北京大学的定位是:“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之地也。”“大学为纯粹研究学问之机关,不可视为养成资格(镀金)之所,亦不可视为贩卖知识之所。学者当有研究学问之兴趣,尤当养成学问家之人格。”1917年,蔡元培在就任北京大学校长演说中,对学生提出三点要求:“抱定宗旨,砥砺德行,敬爱师长。”他要求学生从此以后,一定要抱定为求学而来的宗旨,“入法科者,非为做官;入商科者,非为致富”。这就是蔡元培的办学思想:独立、自由、兼容、学问。
【案例2】北京四中前任校长邱济隆,是一位比较成功的中学校长。他概括自己的办学思想为:首先是怎样办学校。他认为,“教育思想是办学的灵魂,教育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管理水平是办学的关键”。其次是怎样对学生。他提出,在教学的全过程中,校长、教师要对学生“三个负责”:对全体学生负责,对学生全面负责,对学生的一辈子负责。邱济隆校长这“两个三”(三个办学主张,三个对学生负责)是我们当今中小学办学思想一个比较好的表达。
【案例3】上海建平中学的冯恩洪校长。冯校长在20世纪90年代有句名言“没有升学率不行,光有升学率不够”。这句话现在听起来很平常,但在当时是很精彩的。这几乎是高中校长解决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完美结合的一份宣言,他几乎取得了家长、社会、教育行政部门和理论界的一致认可。针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冯校长说:“我琢磨了很久,直到看到英国人对丁俊晖的评价,才把这个问题想明白,学生的全面发展,并不是指每个学生都要全面发展,而是指学生的整体,指的是一代人,在我们培养的这一代人中,应该既要培养出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也要有优秀的运动员、艺术家、美容师和厨师。如果要求人人全面发展,就不会有丁俊晖、郎朗和刘翔。”这是他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观点的表达。且不论冯校长的这个观点对不对,他有思想,他有他的办学思路。他总在思考,并不断地努力为他的办学思路解决思想理论上的困惑。
总之,办学思想,体现一个校长的教育理想、信仰、价值观,是校长的智慧和创造才能的展示,是校长在学校发展中的思路。它是校长在实践中体验和领悟的结果,决定着学校的办学水平,校长办学思想的个性化,则决定学校的办学特色。因此,它应当是不可拷贝复制的。
当然也有学者认为,办学思想是指在长期的办学实践和对实践的研究中形成的,能体现时代精神,具有本校特征,能有效地指导学校发展的,对教育规律的科学把握。其中,时代精神是共性,是引领;本校特征是个性,是基础;教育规律是本质,是关键。三者合一,一个都不能少。办学思想是现代教育思想在办学行为中的一种具体表现形态,其中,校长的办学思想最为重要,包括校长对教育思想的认知程度、办学目标的归纳和确定、办学基本思路、所采取的策略、手段和措施等。


案例5任何办学思想都不能脱离学校具体实际。
2001年7月笔者因工作需要,调到一所离县城约7公里的高完中。当时学校的办学规模高初中个9个班,共计18个班;学校教职工近90人,因为离县城较近,因照顾各种关系调入学校的教师不在少数。学校10年内更换了七任校长,教师们总是因为一些涉及各自利益的事情扯皮、上访不断,干群关系尤为紧张。学校占地49亩,门口一座小山,占地十亩以上,有三栋上世纪80年代通过“化缘”和上级拨款修建的两栋教学楼(一栋12间教室,一栋6间教室)、两栋学生住宿楼(共计能住500学生)和两栋教职工宿舍,因资金问题,这几栋建筑占了校地,但使用空间极为有限。其余建筑均为五十年代建校时修建的砖木结构房,学校的食堂年久失修,濒临坍塌,需立即拆除。学校中、高考成绩始终在同序列学校的后三位徘徊。当时政府学校的投入严重不足,学校欠债近80万元。校长需要自筹资金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和教师的待遇。
附:上世纪90年代至本世纪初农村普通高中的现状
(本文主要内容2007年12月7日发表在《中国教育报.校长周刊》,引发了为期一个月的讨论,特此说明。)
一是学校债务缠身。上个世纪末,一些地方借“普九”之机不断向校长们强化和灌输:“要用明天的钱办今天的事”,“教育发展要有规模,规模才能产生效益”,“王校长借的钱,王校长还不起,由张校长来还;张校长还不起,还有李校长……”,同时还在教育发展规划中明确规定了本地区发展全国示范高中、省重点高中、市重点高中、县重点高中的所数,一时间人们仿佛又回到了“人有多大胆,地就有多大产”的“大跃进”时代。尽管也有人提出“要谨防教育的泡沫”,但是当时贷款光荣,借钱时髦,热情多于理智,利益高于责任,效益就是政治生命,同时又有上级领导的撑腰壮胆,校长也不愿意被戴上“思想不够解放”的帽子,于是果敢地向银行举债、向教职工借钱。在短短的3、4年时间,一所不足千人的农村普高就债台高筑五、六百万元,当然这与城内欠债数千万,甚至过亿的学校相比只是“小菜” 一碟、冰山一角 。“创重”演变成“重创”,规模并没有带来人们想象和期望的效益。
随着时间的流逝,狂热渐渐冷却,幻想重新回归现实。在一片怨声和骂声中,人们开始冷静、理性地反思“跨越式”发展的成本和代价。
现在这些学校,校长可能也不再是从前的那位校长,校长的威信已经扫地,校长不再具有往日的魄力和胆量。面对教职工的质疑和大小老板的逼债,校长只能在度日如年的痛苦中煎熬。校长每天都很忙,每天都应接不暇,每天都焦头烂额……每天都得面对那些逼债催要钱的、追着讨要“说法”的,逼着他退钱等着急用的……,甚至还出现公开辱骂校长、威胁校长等行为过激的。学校,这座神圣的殿坛,往日的威严正在褪去,神秘的面纱已被揭开,“讲诚信、遵规约”的形象淡然无存。为了“避风”,校长只得东躲西藏,学校管理长期处在“无人管、无人问”的真空地带。更令校长头痛的是学校向教职工的借款一时还不起,利息不能按时兑现,每月津贴无法到位,教职工的情绪低落,学校的正常工作难以维系。
实践和教训向人们证明:任何发展都应该遵循事物的客观规律。违背规律就要遭到规律的惩罚。事物的发展是有一个过程的,指望一步到位,立竿见影在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过程中是行不通的。超越时空的改革和发展消解掉的不仅是人们革故鼎新的锐气和勤奋工作的热情,而且还有教职工的“既得利益(津贴和奖金)”。“钱”是学校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钱”是调动教职工积极性的润滑剂和催化剂,“钱”是教职工精神追求和物质追求的平衡点,特别是在市场经济和教师工资普遍不高,甚至有时还不能按月兑现的情况下,校长应该清醒地认识到钱在推动学校工作中所发挥的“杆杠作用”。当然我这里并不是否定广大教师忘我工作,不计个人得失的无私奉献精神,但是教师也是人,人就有物质和精神的追求,而且钱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没有物质基础的保证而空谈精神追求是不合适宜的,也是不现实的。

二是办学条件滞后。由于对优质教育的认识“错位”, 一些地方将有限的教育经费集中投向城内中学“创重”,而农村普高则变成被人遗忘,无人问津的弱势群体。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有中央宏观教育政策的撑腰,城内普高有地方政府优惠政策的扶持,而农村普高则渐渐走向自生自灭之路。尽管一些学校贷款、借钱数百万,但要彻底改变一所几十年没有重大发展的老校,没有政府的扶持是难以“脱贫”的。笔者调研中发现目前农村普高的办学条件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学生就餐条件差。在笔者调研中发现,一所近2000人的寄宿制学校拥挤在一个不足300平米的简易的棚建临时食堂就餐。据该校负责人反映,上级卫生监督部门检查次次不达标,回回被亮“黄牌”,但是学校无钱,教育部门无助,卫生监督部门也只得无奈。
学生住宿条件差。如笔者在一所学校发现,300多位同学仍然住在50年代修建的低矮、狭小、潮湿、阴暗的砖木结构平房宿舍里。这些平房按理早该完成自己的使命“退役”,但是由于学校经费紧张,尽管存在一定安全隐患,也只得让它超龄“服役”。
学校功能用房缺乏。有的学校根本就没有功能室;有的学校原有的功能室被挤占变成教室……音乐、美术、学生课外活动等功能室只是有其名而无其实,名存实亡,不能适应当前国家强调的素质教育要求。
各种教学装备陈旧。如物理、化学、生物等实验器材不但少,而且大多数都已经残缺不全,根本不能正常使用;多数学校微机室由于没有相应的经费维护面临全面瘫痪,无法正常使用;图书、阅览室在一些学校尽管还保留着,但也只是装装门面而已,因为门锁早就锈迹斑斑,压根儿就没有人进出;图书室的藏书少得可怜,且早已门庭冷落,无人问津。里面的藏书也“老掉大牙”,无人愿读。
如此办学条件,既没吸引力,也无竞争力。那些“望子成龙,盼女成凤”心切的家长怎么可能把孩子送到这样的学校来读书呢!而且在当前激烈的招生竞争中,农村普高逐渐步入了恶性循环的“怪圈”——办学条件差,生源质量就差;生源质量差,教学质量就差;教学质量差,生源质量更差……。

三是生源逐步萎缩。目前,城区普高正在压减和侵蚀农村普高的生存空间。一些农村普高不再招收高中新生,而与当地的乡镇初中合校,重点办好初中;有的已经被撤,与城内高中合并……。大部分高中学生已经被集中在县城所在地的“优质高中”学校——国家级示范高中、省重点高中等当地着力打造的高中优质教育的“航空母舰” 。有的在校生数已经达到五、六千人。事实上,学生还是那些学生,老师仍然是那些老师,只是同样的老师(农村普高教师)换一个地方(城区所在地)教同样的学生(农村普高学生)罢了。这是因为城区重点普高扩招,自然要招收原本属于农村普高的学生;师资严重短缺,也必然在农村普高抽调教师。
导致农村普高生源萎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国家建立起了计划生育政策的长效机制,出生率降低,学生人数减少。
二是小学、初中辍学率居高不下。有数据显示,全国每年辍学的小学和初中学生就达五百万以上。
三是随着城乡二元结构的调整,农村家庭经济状况发生改变,越来越多的农村孩子期盼离开农村,走向城市,不愿在当地农村普高就读。
四是普高招生的“三限”政策在一些地方并未落到实处,城区普高无序和盲目扩招,大量学生流入城区普高。
五是教学条件差缺乏吸引力。城区普高由于政策倾斜,师资队伍力量雄厚,办学条件完善,办学设备先进。家长千方百计都想让自己的孩子挤进重点高中。在他们看来,子女能就读重高不但脸上有光,而且也意味着他们孩子一只脚迈进了大学的门坎儿;其次,农村普高教师队伍“青黄不接”。大部分优秀高中教师被抽调进城,农村普高成为城内高中的“教师进修学校”,差不多每隔两三年就是一次大“换血”,另一方面由于农村生活条件艰苦,新分大学生普遍不愿到农村工作,造成农村普高的合格师资严重短缺。
六是职业高中和普通高中互相争夺生源。农村普高在招生的问题上面临“双重夹击”:一方面农村普高的计划内学生被城区高中采用“优惠政策”扩招了;另一方面职业高中和中等技术学校不断地挖“墙脚”,即这些学校通过高额招生“回扣”让乡镇初中教师为他们输送生源。农村普高办学条件差,又无财力买进生源,面临“两面夹击”,四面楚歌。
四是学生质量下降。现在不少地方都有国家级示范高中、省级重点高中,然后还有市重点、县重点、城区高中,最后才是农村高中。高中招生的录取分数也是按此排序的,农村高中只能捡他们录取后剩下的五、六类生源。这些学生不但学习困难,而且行为规范也存在严重的问题。笔者就某农村高中2007年的新生进行了实地的调查和了解,该校招生计划为260人,正式录取260人,录取分数线为450分(总分710分),比国家级重点低213分、省级一类重点低158分、区县级重点低122分、当地城内普高低64分。由于高中择校生“三限“政策没落到实处,实际到该校就读的正式录取新生只有53人,其余197人据证实均成为城区不同级别高中学校的选校生。该校288名高中新生入学成绩的平均总分为379分。如此生源质量不但对学校的教育教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同时也考量着学校的管理水平。
此类学生,学校面对两大突出问题:学习问题和行为规范问题。
学习问题
(1)学生基础差,无法适应高中课程的学习。学生进入高中,由于原有基础本身就很差,初中各科基本知识没有掌握牢固。有的学科如地理、生物等在有的乡镇初中都被师生称作“副科”(即不重要的学科,可学或可不学的学科),没有得到足够重视,甚至有的学校连这些学科的课都被语数外等“重点学科”挤占、瓜分,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这些学科高中升学考试不考。不考,则不开、不教;不开、不教,自然就不学,顺理成章。但是,高中学科课程增多,内容加深,难度加大,学生在学习上明显表现出以下“四个不适应”:
首先,学法上的不适应。目前,不少初中学校偏重于记忆性教学,而高中则偏重于领悟性和理解性教学。学生只有通过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内化,才能深刻地记忆、掌握和运用,但是这类高中学生的学习方式在初中就已“石化”,习惯于被动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而不喜欢主动、自觉、积极地建构知识,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更不可能总结出一套适合自己有效的学习方法。
其次对教材的不适应。初中教材与高中教材相比要简单许多,而高中教材难度和跨度加大,且有些内容远离农村学生的实际生活。此外,新教材还打破了传统教材知识呈现的连贯性和系统性,而采用“蜻蜓点水式”和“跳跃式”的编排体系,给学生循序渐进掌握知识也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第三,思维方式的不适应。学生初中学习主要以具象思维为主,而高中学习则需要抽象思维、逻辑思维、空间思维,甚至需要多种思维方式的组合和整合。
第四,知识能力上的不适应。农村普高学生在初中时有关内容没有学好,知识掌握不牢,能力没有形成。如果他们一进校就进入高中新课程的学习,只能是在“不懂”的基础上继续重复新的“不懂”,迟早都会出现反感、厌恶学习的现象。
由于上述四个方面的不适应,尽管在读高中前,有的同学暗下决心,在高中一定要改变“本我”,重新塑造“新我”,但是面对抽象、深奥、困难的知识,他们感到无比的郁闷。虽然他们一次次地鼓足勇气盼来的却是一次次垂头丧气,一次次希望等来的是一次次失望,一次次的努力换来的是一次次的失败。语数外每科为150分,但是多数学生始终只能徘徊在40-50分之间。多一次失败就是多一次打击,越是失败就越怕学习、厌学习、恨学习;越是让他们学习,他们就越反感、痛苦、彷徨、无助、空虚、失望……他们无法摆脱与他们形影不离的失败阴影。一些同学在人生的道路上渐渐地迷失了自我,无法准确定位自己的人生坐标,其漂浮不定的灵魂难以找到其归属的精神家园。为了宣泄内心的苦闷,他们根本不听课,或是与教师唱反调,顶撞老师,或是在课堂上大声讲话,以引起全班对自己的注意,或是趴在桌子上呼呼大睡,公开蔑视教师的存在……。他们无视校规,晚上趁生活管理教师不注意,冒着生命危险翻墙越室出校上网;为了麻醉自己和消磨每天漫长的时间,他们抽烟,喝酒,打牌,谈恋爱,阅读不健康书籍;他们消极应付,照抄作业,考试作弊;为了让别人感到他们的存在,故意提高嗓门儿说话,甚至满嘴污言秽;有时他们哪怕是为微不足道的小事也会学着黑社会那套解决问题办法解决同学之间矛盾,只要没有如自己所愿,就大动干戈……。
行为习惯问题。一些学生初中就已定型的不良行为习惯在高中继续蔓延。(1)学习习惯差。在调查中我们发现85.9%的同学都没有主动预习、复习、记笔记、不懂就问等习惯;(2)生活习惯差。54.3%的同学不能有计划地支配父母所给的生活费。兜里一有钱时就暴饮暴食,买零食;没钱时,则赊账,或跟同学借,甚至有个别的还乱拿其他同学的钱包、饭卡,或者“下暴”;喜欢睡懒觉;东西摆放凌乱无序……;(3)卫生习惯差。如随地乱扔果皮纸屑,随地吐痰,饭前便后不洗手,起床不叠被子,看书姿势不正确,导致近视率增加,抽烟、喝酒、上网等等。(4)劳动习惯差。如扫地这种简单劳动都要一拖再拖,同学间互相推诿;衣服脏了,要么拿到洗衣店去洗,要么周末带回家父母亲洗;根据笔者的调查,周末回家参加家务等适当劳动的不足10%。(5)文明习惯差。满口脏话、粗话,在桌凳上乱涂、乱写、乱刻,给同学、老师取外号,在课堂上与老师顶嘴……,实际上,这些初中就已固化的不良习惯只不过是在高中延续罢了。

五是教师队伍青黄不接。学术界将教师职业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早期求生阶段、关注教学情境阶段和关注学生阶段。但就笔者调查,目前农村普高教师多数仍处在“早期求生”的初级阶段。众所周知,教师是学校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决定因素;教师素质决定学生素质;没有合格的教师不可能培养出合格的学生,但是农村高中教师问题令人堪忧。    
农村高中优秀教师大量流失。在调查中发现,在不同地区的教师中,农村教师流动性最大,绝大多数是“向上运动”,乡镇向县城流动,县城向省城流动。教师流失的原因基于三点:一是城内高中年年扩招,农村高中教师被频繁抽调,大部分农村高中教师队伍基本上三年一次大“换血”,成熟一个捻走一个,成熟一批调走一批,农村高中教师长期“青黄不接”,教师的成长 “生态”始终处于紊乱和不平衡的状态;二是农村高中生活条件差,离城远,待遇低,教师一旦具备了一定的能力就想远走高飞;三是农村高中不注重为教师提供自我发展的机会,搭建他们专业成长的平台。一些教师期望有更大的自我发展空间、更大的成长舞台和更好的成才环境,这也是教师流失的原因之一。由于农村普高教师的大量流失,只得让本校的初中教师“拔高”升任高中教师,致使农村普高教师队伍整体水平严重下降。教育专家认为,农村学校对教师的使用存在“层层拔高”现象,使原本留校任教的师资呈现低质流动的怪圈。
“独生子女”教“独生子女”。现在毕业出来的年轻教师几乎都是“独生子女”,也就是说,目前基础教育出现了“独生子女”教育“独生子女”的现象。这些年轻教师基本上都是在“六(爸爸、妈妈、祖父母、外祖父母)对一(一个独生子女)”的关爱和呵护中成长起来的。由于他们是在被动享受这种单向的爱护中长大成人的,现在突然角色转换,成为学科教师或班主任,需要他们主动关爱学生。从“被动”享受转为“主动”付出还需要有一个过程。这些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对学生情感需求的漠视,师生矛盾的碰撞再所难免,师生关系的融洽需要要经历一段时间的磨合。学校面临引导和培训独生子女教师的艰巨任务,但是这问题还没有引起学校领导的普遍重视。 
教师为钱所困。由于学校欠债多,环境差,工资低(有时还不能按月兑现),津贴、奖金只是一张“看得着,摸不到”的“空头支票”,一些农村普高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感到十分困惑和茫然,既看不到学校的希望,也看不到自己的前途,只得在理想(教好学生)与现实(工资低)的矛盾中面对内心矛盾与痛苦的煎熬。他们特别需要钱,但是特别没有钱,如谈恋爱、结婚、卖房子、生小孩、赡养老人全都需要钱,甚至还自己读大学时家里的借债也需要的钱。笔者在调查中发现,50%以上的农村普高教师由于工资低而没有把主要的精力放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上,甚至在一些学校,工作只是一些教师的“副业”,而“主业”则是经商、炒股、斗地主、搞家教……
事实上,教师是无私的,他们工作并不是完全为了钱。在我接触的所有教师中,特别是农村教师,没有一个指望自己能够发大财,也不奢望去挣大钱,因为他们清楚农村教师是不可能致富的,但是教师是人而不是神,他们同样有渴望过上幸福生活的权利,他们内心深处原本也希望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然而幸福生活和干好本职工作的前提是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作保障的。年轻教师的月工资就六、七百元,除掉每月的生活费和其他费用,如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等,又能剩下多少呢!他们为钱所困、为钱所虑。当一个教师每天都得为自己的生计犯愁的时候,怎么可能安居乐业呢!怎能有一种平和而宁静的心态来教育学生呢!
教师过得太累。
教师为学生的成绩心碎。教师的最高境界就是体验、感悟和享受教育教学带给自己的快乐。从一定程度上讲,教育教学的最终结果是教师快乐和幸福的源泉,但是农村普高学生基础太差,教师尽管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衣带渐宽”,“心力憔悴”,“身心疲惫”,但是辛勤的汗水始终不能给他们心灵带来安慰,学生每次考试成绩始终徘徊在40-50分(总分为150分/科)之间,有时,一个班连一个及格的代表都没有,教学始终在低层次和低水平上重复。在这个“分分,教师的命根儿;考考,学校的法宝”的时代,教师不但没有感受和体会教学给他们带来的快乐,相反,学生的表现令他们尴尬、难看,很没有自尊。由于教与不教,最终的结果并无两样,教师在无奈之中只好选择让学生去“自由发展”。时间稍长,教师对本职工作的热情渐渐冷却,慢慢将自己的教育理想和人生信念封存在自己的灵魂深处,直至被客观的现实完全“屏蔽”,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十分自然地表现出随意、懈怠、麻木……。
教师在教学中面临两难境地。首先,复习与新授的矛盾。学生基础差,难以找准教学的切入点。如果花时间复习初中的知识,教学时间不够,且无法完成高一新课程的教学任务;如果不拿时间去专门复习,学生根本就无法听懂。其次,教学与统考的矛盾。放慢教学进度,教学任务完不成,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期末统考范围与学生实际所学内容不一致。第三,教学与学校考核的矛盾。教师既要考虑学生原有知识和接受知识的能力,又要考虑教学的进度,还要考虑与教育主管部门的期末统考范围保持一致;既希望完成教学任务,又希望学生能考好成绩,让自己在年度考核和绩效考核中有个好结果,在同事和领导心中留个好印象。但事实上,面面俱到,可能什么也做不到的,最终教学的结果不理想,只得面对学校领导的集体质询。

教师教育教学方法陈旧而落后。
一是教育方法简单化。有的教师一遇到不听话的学生、不学习的学生、不按照自己要求去做的学生……,就气不打一处来,动辄就骂。他们希望通过简单的“骂”来督促学生“改邪归正”,但往往适得其反,事与愿违,因为教师在学生面前发脾气容易引起多数学生的反感。教师威信与教师发脾气的次数和程度成反比,越发脾气或脾气越大,越是降低教师威信。教师发脾气往往是针对少数人,而接受“暴风骤雨”的却是全体学生。为批评个别人而影响所有人既无必要,也不划算:首先,教师发脾气,正好“中计”。老师喜欢发脾气是某些调皮学生所希望看到的,因为老师越生气,他们觉得越快乐,甚至有个别的还在心里默默地祈祷“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其次,教师的威信扫地。因为对那些善于动脑筋的学生而言,他们会认为老师黔驴技穷。因此,笔者认为,教师对学生大发脾气是教师无能的表现。第三,对那些胆小的同学而言,他们在课堂上感到紧张和恐惧,没有好心情来学习教师所教的学科。凡是学生欢迎的老师,老师所教的学科也同样受到学生的欢迎,成绩也相对较好,“尊其师,则信其道”。可见,靠发脾气来督促学生学习或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不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最佳选项。
二是教师的教学方法陈旧。在问卷调查中,不少学生反映,有的教师教学不讲究方法。课堂死气沉沉,只顾自己讲,把简单问题复杂化,不顾学生的接受能力,课堂教学节奏很快,不留给学生思考时间,学生听不懂;课外,有的教师不批改作业,不与学生沟通、交流;有的上课来,下课就走,认为大量的练习和作业是提高成绩的法宝……。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的思想在不断地发生变化,而农村教师的教学方法还是凝固在若干年前自己接受高中教育时老师采用的那种“有效”方法上,以过去教育学生的方法教育现在的学生。这种以不变应万变做法,注定是要失败的。教师这种师徒式的代代相传的方法在相对封闭和相对落后的时代是有其存在的价值和合理性的,而在当今信息异常发达,观念和思想都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
事实证明,如果教师的教育教学固守传统,一成不变,缺乏智慧含量,是不能适应新时代高中学生的需求的,教师的教育教学也就永远跟不上学生活跃的思想节拍,思想工作永远做不到学生的心坎。一个不能走进学生心灵的教师,就不可能有好的教育教学效果,也不可能培养合格学生。
以上内容就是笔者刚到学校任校长时的真实再现。当然近年来政府对教育投入史无前例,学校面貌彻底改观。针对当时现状,笔者以“学校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四个有利于”(一要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二要有利于充分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三要有利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四要有利于提高学校的办学品质)和“四个不能做”(不利于团结的事不能做;不利于学校发展的事不能做;有损学校形象的事不能做;危害学生身心健康的事不能做)学校行为准则统一全校党员、干部、教职工的思想;以“初中树品牌,高中创特色”作为学校的办学目标;培养有责任担当,并能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人,依靠“借钱、借力和借智),促进学校良性发展。在笔者担任校长的10年间,初中教学质量年年位列全县前三名,高中的办学规模扩大大19个班,初中17个班,学生人数近2000人,教职工的待遇大幅度提高,年年组织教职工外出旅游,办学条件明显改善。(说明:笔者《依靠“借发展学校》一文发表正在《中国教育报.校长周刊》2008年7月15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