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上好公开课(10):如何设计一堂有亮点的公开课?

 leeechen64 2022-08-04 发布于重庆
要设计一堂有亮点特色的公开课,首先要明确什么样的课才算“有亮点”。前面文章里我提到了我们搞公开课究竟是为了什么:
一是展示教研教改成果。公开课一般有两种:一是以教学研究为主;二是以评比或展示为目的。前者是展示最新的教研成果,后者呈现高超的教学水平。其实,对高水平教师而言,教学与教研是水乳交融,不可割裂的整体。在评比展示的公开课上,教师也是以教研成果为载体去展现自己的教学水平。因此公开课是交流教研成果、展示教学水平的一种方式。
二是深入研究教学问题。研究前沿问题,即正确把握现代教学的发展方向,研究教学中的重点和热点问题,再将研究成果展现在公开课上。
三是解决实际问题。老师们在平日教学中遇到许多问题,有些问题带有普遍性,研究并解决这些问题,即找准和解决教学中的痛点。这类问题来自教学第一线,一旦突破,就会迅速被老师们接纳、运用、普及和推广。
四是展现教师个性才华。不同的老师研究同一个问题,会呈现不同的面貌,因为每一位老师个性有别、才华各异,就像一座奇花荟萃的花园,百花齐放,缤纷多彩。当今名师各具特色,各有主张,以课例展现自己的教学风貌。
可见,有亮点的公开课是有新意、有特色,与众不同,体现教师个人教学风格的课。那么,如何才能设计有亮点的公开课呢?笔者提供以下一些做法,供大家参考。
一、把握教材属性,教材挖掘见解独到。基于对课标的精准把握,教师精研教材,对教材烂熟于心,精准理解,有独到见解。挖掘教材的宽度、深度、高度与厚度最容易成为课堂亮点,传统名师无不在此方面彰显功力。教师挖掘学科教学材料(教学内容)的本质属性就如同厨师拿到食材要了解它的属性一样,不同的食材决定了它的加工方法和加工重难点,最简单如肉有肉的做法,菜有菜的做法。教师了解学生最近发展区就如同厨师了解顾客口味,只有用手中食材尽最大努力满足顾客需求,双方才能一个做的高兴,一个吃的愉快,课堂才能有趣有劲。
二、彰显教师个性,体现个人风格,上一堂属于自己的课。公开课教学应彰显教师教学设计的个性,如以某老师教学《背影》为例。首先导入新课;其次,教师检查预习,简介作者、背景,检查生字词;第三,整体感知,了解四次背影,分别是惦记背影、刻画背影、惜别背影、再现背影;第四,研读赏析,重点品读了刻画背影,找出4次流泪,分别是悲伤之泪、感动之泪、惜别之泪和思念之泪。最后拓展迁移,让学生回顾亲情。
这样的课堂教学,思路比较清晰,过程也比较流畅,然而问题在于,这种设计是别人的设计,缺乏教学个性。
对比某特级教师教学的《背影》,导入新课,选用了课文中的11个重要词语,初显了课文中的惨淡、凄凉、伤感和压抑,让学生跟随课文入情入境。接着从写作缘由说起,学生很快找到最后一段中父亲来信的那一句话,师生共读共赏后,由父亲“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进入到第6自然段那“最不能忘记的背影”的品读。对本段中最突出的动作描写,教师删去了原文中的部分词语,让学生“读一读,比一比,想一想”,然后巧妙过渡到前面几段的学习。在写法上,学生领会到:作者用白描的手法,用近乎“审丑”的方式来丰满人物形象,造成情感上的落差,拨动读者心弦。最后,借助资料,再读结尾和开头,让学生明确,读《背影》要结合当时的社会和家庭背景来读,才能真正了解父亲来信背后隐藏着父子之间的一场“情感战争”,才能深刻理解作者是怀着羞愧、伤悲、感恩等复杂情感写作《背影》的。这样的设计巧妙自然,令人耳目一新,处处彰显着教师的教学个性,这是教者深入研究文本的结果。
三、创设情境,营造氛围。教师可以借助下列方式创设环境,营造氛围:①短视频;②微课程;③实体化;④生活场;⑤配音乐;⑥备学具。
四、基于学情,以生为本。课堂中的教学素材来自学生的课堂现场。分为课中收集和课前收集。如某老师在上《垂直与平行》这节课时,关于两条直线会有怎样的位置关系,就让学生在课堂上尽量画出各种图形如平行、相交,不相交等图形素材,然后再让他们就自己画出的图形进行分类。最后得出什么是垂直,什么是平行。另外计算类的课程,就设计一个课前检测(尝试练习)。然后根据学生尝试练习的情况进行课程设计。从学情出发,再回到学生要学的内容。
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让抽象思维可视化。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从静态到动态。这样的课主要以几何类课为主。如上《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认识》的时候,用动图,让学生最真实感知图形的变化;更厉害的老师就会用几何版作图。当课堂出现这样的动图时,课堂就会显得非常的灵动。
六、以小组合作、实践探究活动设计课堂。这样课型非常实用。如《分数的初步认识》、《圆的周长》等不仅有操作,还有小组合作。在这个环节中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最后环节小组汇报时的语言表达能力。
七、练习设计要有层次感。由易到难,有选择性、针对性和代表性。

八、从问题链的角度设计公开课。公开课可以围绕提出问题、创设情境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展开。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针对课题列出相关问题和关键词,围绕问题链寻找典型的素材创设情境,用较高的“立意”统领课魂,贯穿整节课。形成关注学生基础——抓住核心知识——梳理关键问题——选择适当活动,让知识问题化、问题结构化,结构情景化,情境活动化,从而形成教学设计的闭环。如问题结构化:  

(1)中美关系是如何演进的?

(2)中美关系演进史如何折射当代中国外交方针的调整?

(3)中美关系演进史变化(不同阶段)的原因有哪些?

(4)中美关系中的中国方案是什么?

(5)如何理解大国智慧、大国担当?

九、设计有创意的教学活动。如故事、游戏、PK、接龙、实验、创作等。

十、活用综艺节目。如《鉴宝》——亮宝、鉴宝、藏宝(好题);《汉字英雄》;《开心辞典》——抢答;《梨园春》——打擂;《挑战不可能》——攻关;《星光大道》——才艺展示

十一、充分利用学生错误作为教学资源。课堂是允许学生出错的地方,错误是最大的资源。如何引导学生发现错误——认识错误——修正错误,不在同一个地方摔倒第二次,这就是试误教学法。(陷阱教学法)还有一种教学法叫做“坑式教学法”,即先给学生“挖坑”,然后让学生“掉坑”,再想方设法“爬坑”,最后“填坑”坑式教学法陷阱教学法异名同谓,异曲同工。

十二、混淆异见激思维。课堂引爆思维的两根重要导火线是混淆点与不同见解。教师要特别关注这两点。水与石的碰撞才能激起浪花。同样,不同意见的碰撞能够启迪智慧,混淆点的辨析才能发现本真。

十三别样展示成风景。课堂展示要走出念答案,背答案、讲解答案的误区,创新展示的内容与形式,如访谈,答辩、演讲、表演等,别出心裁,自然亮点纷呈,展示出彩,自会好戏连台。

总之,要设计一堂有亮点的公开课,就要有与众不同、值得他人学习借鉴的东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