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胡大一:无心绞痛症状或心绞痛稳定的冠心病患者,不做支架能不能做无痛胃镜?

 田园漫步168 2022-08-04 发布于河南

Image

一位退休的省卫健委主任,也是我认识多年的老朋友,今年65岁,以正厅级巡视员5年前退休。之前做过冠状动脉CT,三支血管均有狭窄,但运动中从无胸部不适。运动负荷心电图,下壁II、Ⅲ、aVF导联有下降,但运动过程无症状,血压正常。

今年患者希望做无痛胃镜检查,发微信问我:他又做了CT,三支血管仍有不同程度狭窄,但运动中仍无不适,可一口气游泳2000米,但就诊医院的医生提出需先造影,必要时放支架,做无痛胃镜时麻醉才安全。我明确回答这位患者朋友:一不造影,二不支架!稳定的冠心病患者可以做无痛胃镜,没有麻醉风险。麻醉风险评估是靠临床综合判断,而不是靠影像学。

患者每日游泳一口气2000米,走万步路均无不适。退休后戒烟限酒,合理膳食,认真用他汀、依折麦布和阿司匹林,完全可以安全接受无痛胃镜检查,根本无必要再做CT.

冠状动脉CT结果出来后,医生为患者做了运动负荷心电图,还是下壁II、Ⅲ、aVFST段下降,运动中无胸部不适。此时,医生坚持一定要造影,必要时支架,无痛胃镜的麻醉才安全。我建议患者不造影,不支架,直接接受无痛胃镜检查。患者听了双方意见,给我微信回复说:“我还是造下影,不会同意放支架。”我马上回复:“造影也无必要。”患者自己最终决策,还是做了造影。当晚回复我,医生说好消息,有很好的侧支循环。患者未同意做支架。

三天后在未做支架的情况下,安全顺利完成了无痛胃镜检查。

一个逐渐成熟的临床医生会尽量减少患者不必要的检查,尤其高成本有创伤的不必要检查

这位患者朋友,实际在决定做无痛胃镜检查时,根据临床综合情况就可做决策——可以接受检查。患者有三支病变多年,临床上病情稳定,肯定有侧支循环。CT无需做,却用造影来看到侧支循环才让患者做无痛胃镜。好在患者坚持未做支架。侧支循环还需做创伤的造影才能确定吗?

最终的结果:患者确有三支冠状动脉狭窄,不做支架,无痛胃镜麻醉安全,检查顺利。

这个完整故事再次证明,很多需做无痛胃镜的老年人,临床综合判断为稳定性冠心病,不必造影支架。实际上支架后,为防支架内血栓,患者需双抗(用两种防血栓药)反而增加胃镜和其他手术出血风险。

这位朋友带着三支病变,未支架,胃肠镜结束了。

接下来,医生仍建议支架。这时患者又发微信问我,胃镜检查后,支架到底还做不做?有点儿纠结。我回答:“不做支架,健康生活方式加认真用药加康复。”当地心脏康复做的很好!

以下是冠状动脉造影结果:

右冠状动脉近中段弥漫狭窄最重80%-90%,第二转折处狭窄30%-40%;左主干狭窄30%-40%,前降支狭窄最重处50%-60%,对角支细小,狭窄70%-80,回旋支狭窄50%-60%

患者给我发微信说医生对他讲的消息有侧支循环。但出院病历中描述造影结果,文字上对侧支循环情况只字未提。

患者5年前和本次运动心电图的下壁II、Ⅲ、aVF导联ST段下降均和右冠状动脉的重度狭窄有因果关系。

通过这个病例我想强调:

1,这么多老年人,可能需要做无痛胃镜,判断是否可安全麻醉,是否均要做冠状动脉CT?再造影?狭窄超过70%,就要先放支架,再做胃镜?这是本末倒置!将本应做的临床决策,蜕变成仅靠影像,即血管狭窄程度决策。

2,稳定的冠心病患者,支架没有预防心肌梗死、心血管死亡的作用,也不降低总死亡率,仅改善症状。很多老年人都和该患者一样,体检发现血管某些部位有明显狭窄,但无症状,做支架目的是什么?

3,位居省级卫健委领导岗位工作多年的老领导也被如此要求,何况很多很多普通群众的老年患者呢?

Image

改变不健康生活方式,充分落实非医疗干预,全面落实个体化的五大处方——药物、运动、营养、心理睡眠、戒烟限酒。

胡大一健康口诀

饭吃八分饱、日行万步路

胡大一慢病健康的五大处方

药物处方

运动处方

营养处方

心理(睡眠)处方

戒烟限酒处方

胡大一健康三字经 

管住嘴  迈开腿

零吸烟  多喝水

好心态  莫贪杯

睡眠足  别过累

乐助人  心灵美

家和睦  寿百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