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再读《论语》(11)

 错的多美丽 2022-08-04 发布于河北

八佾第三

3.1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3.2 三家者以《雍》彻。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

3.3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3.4 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3.5 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3.6 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

读《论语》读到第三篇,会觉得有些沮丧,如果前面章节还都是夫子谆谆切切,讲究礼义当然,到第三篇,现实突然就摆到面前来了,虽有铺垫,也是猝不及防。温良恭俭让的夫子终于也忍无可忍,这里连用六章来展示春秋礼崩乐坏的现实,以及孔子的愤慨与无力。

场景不一,情绪却一贯而递进,见季氏公然八佾舞于庭,享乐且享乐,礼制却僭越,特别是这份毫无避讳的嚣张狂妄,难怪孔子一反常态,愤慨发作:

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这都能忍,还有什么不能忍呢?原以为这就是极限,没想到权臣得寸进尺,又公然在隆重祭礼之上,以专供天子的《雍》诗来撤礼,孔子只好借《诗经》敲山震虎点醒君臣伦理:你季氏不是天子,却以《雍》彻,意欲何为?

到第三章直接放上孔子质问:人而不仁,何谈礼乐?

守礼与悖礼,于此剑拔弩张。

关于礼,《论语》前两篇已经涉及许多,我们可瞻前以顾后。

《学而》篇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谈礼的作用是调节使和谐,且为先王盛美之道;有子又曰“恭近于礼,远耻辱也。”谈人际交往,遵礼而恭,不卑不亢有分寸,是体面的社交原则;孔子与子贡论礼,也认为“富而好礼”的境界高过“富而无骄”,因为富有依然自觉好礼,会更加雍容尊贵。

《为政》篇孔子谈论为政之道,认为“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则民“有耻且格”,试问季氏也想统治百姓,他们又凭的什么?无德以表率,无礼而妄作;孔子论识人术说可以看人的作为,行事原由及心之所安,则“人焉廋哉?人焉廋哉?”,可见季氏妄为背后,是无所隐匿的张狂野心;而三家之一的季康子还曾假惺惺地向孔子问如何才能让民众敬服忠诚勤勉,孔子提出的首要建议即“临之以庄,则敬”,欲人敬,先有敬,敬什么?敬伦理有序,敬礼义道德,到《八佾》篇,季氏的狐狸尾巴就暴露了,说一套做一套,到底还是权力膨胀的结果。

《论语》似乎篇章零落,瞻前顾后看起来,却能发现许多编排的“经意”,让人是可忍孰不可忍的季氏,主张人而不仁则无从礼乐的孔子,已经要临阵交兵。

《八佾》第三第四两章仿佛戏剧缓冲,先插过一节林放问礼再论一番夷夏之辨。林放何许人?乃其时鲁国以知礼执礼问礼宣礼著称的学者,林放向孔子问礼,孔子大加赞扬,林放问得好问得高明,然后含沙射影,借机发声批判权臣,告诫他们如何去守礼,提醒他们夷夏有别,千万别忘本,否则可能又要将道德文明野蛮回去了。

这两章既是孔子对现实礼崩乐坏的哀叹,又隐约无奈无力。到第六章季氏竟然要冒大不韪去礼祀泰山了,孔子情急,先问做季氏家臣的弟子冉有:这情况还能阻止挽救吗?冉有答:不能了。孔子再次叹息,已然悲叹呜呼。

这样读下来,《八佾》开篇六章,很像情节勾连若隐若现的一出小戏剧。舞台中央是孔夫子一人的情绪宣泄,舞台一侧却是季氏家族紧锣密鼓的悖伦忘礼,夫子痛心无奈,季氏得意洋洋,互为因果,反复主次。

这一幕,其实也像极了当下的某些现实。

春秋季氏浩荡猖狂在无所忌惮地僭越礼制,那礼制在君臣有序尊卑有别,讲究分寸界限,孔子是保守派,想保守时代的温文有礼,礼乐和融,想保守而不得,只好大声呼吁乃至呼号,可惜,再多呐喊也压不过季氏的强权。如今人性也有僭越,在罔顾道德有则人心有惧,以致顶流崩塌,人设笑话,大义有亏,以为到时候道个歉表个忠心就好,却想不到,那些僭越不在个体一时无知,在长期妄自尊大,心无敬畏,居高而不自危,居显而无自觉,沾沾自喜而忘形,如果是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尚可“呸呸呸,我没说过,我没做过”,来个翻脸不认账,就怕角色显耀,世人瞩目,既有名人效应就要担负事实因果,作为观众的我们,只觉满眼乌烟瘴气,满耳甚嚣尘上,这种时刻太需要一份清醒和跳脱。

保持清醒的耳目觉知,对世态有观察有思考,推人及己,虽置身事外,却要反躬自省:这件事这个人的教训是什么?因果是什么?给“我”的启发是什么?

保持心理的跳脱,人间多事,时光却无多,不必关注太多太久,多留时间给自己的人生,成长与否,喜欢与否,安顿与否,总之,别浪费。

春秋礼乐的通融在乎表里和谐,成于中而形于外,过犹不及。这一理也可古为今思,现实中过分讲究繁文缛节,往往疑于掩饰,宣之于口太多反而不容易真。见某些明星见风使舵,爱国之情要至涕零,却常常未必经得住考验和推溯,过往口嗨时忘乎所以,留下黑料却再难泯灭。普通人,没那么大社会效应,但即使在人群小圈子里,也能因为日常表里是否如一而令人感慨:人前遵命应声最迅捷的,捧场呼吁最不遗余力的,可能在背后敛财求利不择手段到了不顾面皮的地步;今日与你称兄道弟,明天可能就会背后插刀;功利前花团锦簇言笑晏晏,失势后可能形同陌路……这不是人性悲观主义,是真实的另一面,当然,我们可以选择只看那一面阳光灿烂。为人最忌表里不一,因为粉搽得再厚,有时也唬不住许多人的眼睛,巧言令色,鲜矣仁。

自律不在人前,在背后,共勉。

乐声和谐为美,人际和谐也为美,凡是美的,先得真或善。真正的音乐家,演奏与歌唱都会饱含情感,虽然可能也有技巧的成分,但如果只有炫技,是非专业的观众听众也能觉察尴尬的;真正的好人,不必十全十美,但总需要与人为善,不敷衍,不骄横,有慈悲,有真心,否则,表面的和谐就像一张乔装的纸,花色再炫丽,到底还是会被戳穿,因为太轻薄。

孔子论礼之俭奢,丧之易戚,提出宁俭勿奢,宁戚无易的主张。所谓“礼”,虽然仪式感确实可令内心庄重,但太奢华怕物极必反,凡事太注重表面,必然于内在有损,这也是一种平衡;而所谓“丧”,是上至君王公卿下至黎民百姓,都要严肃面对的人伦大礼,即使文明高度发达到现在,慎终追远也不过时,但是大肆铺张的葬礼,不如发自内心的一点悲戚,这是真理。现实常有丧礼上吹打热闹周全备置的豪华仪仗掩盖了逝者生前孤独悲凉的真相,那些在人前夸张表演的孝子贤孙,有时却忘了逝者生前最需要的一点真心关怀与赡养也未及,因此葬礼上嚎啕的未必真孝子,哭不出的倒可能摧脏折心。

忧愤深广而发之于声,溢于言表与坚持温良恭俭让的孔子,是一个孔子,并不妨碍他成为后世瞻仰的圣贤。现实中,很多时候,愤怒比喜悦更合乎一个人的真,并非修养欠佳。保持一点愤怒是对世事的敏感,好过麻木不仁。鲁迅有一首《无题》诗仿佛为这里悲号的孔子写的:

万家墨面没蒿莱,敢有歌吟动地哀。

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

鲁迅的尖锐是出了名的,年轻时读鲁迅,常常不懂,年长后再读,能读出许多寂寞的愤怒与孤勇,他对于世态人性的纠察,让许多人不爽,甚至也有资历专家批判他不够温良宽宏,可是,他确实发表了许多真话,其他人都不敢发表的真话,哪怕无关时事,只关人性人情。我有时怀疑他是有意要以刻薄不留情面的表达来引起人们的注意,因为人的麻木都是不知不觉病入膏肓的,以致成为一种有些羞耻的平和,就在我们身边现实中依然最常说最常听到一句:跟你有什么关系啊?听到的往往开始羞愧自己多管闲事,说出口的往往站在高地上袖手。季氏礼泰山的僭越跟孔子有关系吗?孔子明明也可以做个被供奉朝堂的盛大尊像,不言不语,只管微笑。我们常奇怪于某人的愤怒,可能只是不够了解那愤怒背后的痛苦。孔子这种愤怒不同于浅表的愤世嫉俗,更有别于当下那些网络键盘侠的动辄指天骂地“批斗腔”,他是真正忧国忧民忧天下,担心周公之礼从此再也不能回来。

昨天看两页刀尔登写读《论语》,摘抄了几句:

孔子遗产核心部分是讨论一个人如何保持道德的完整,不论乐地或逆境。

教人做高尚的君子如果已成为一种讽刺,换言之,是教导人做一个体面的人。

士大夫的坚守与背叛在何种程度上使孔子的相应教导或变模糊,或变尖刻,伦理如何渗入下层,特别是日常生活中苦难与低贱的碰撞、验证中,发生了哪些变形,都需要观察。

个体要学会承担后果。

但以私利衡之,口里却说公理。

……

(图文无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