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先,光讲时间并不全面,比如早上5点-7点这个时段是相同的,早起后的人的能量状态经常是不同的,不同的能量能干的事也是不同的。如果用同一套标准化答案就会很难执行下去。
其次,匹配任务是什么呢?来找我做能量管理咨询的人,很多人都希望来解决早起的问题。你问他们早起为了什么?他们中早起有为了考试的,有为了写作的,有为了晨读的,有为了锻炼的,有为了给自己一点玩的时间的(别的时间都在工作和照顾家庭),有为了梳理思路的,有为了加班的,有为了早起给孩子做饭的,有为了练习冥想的。你看不同的任务耗能完全不同。 所以,所谓的高效利用早起时间,最容易被忽略的就是能量维度,以及和能量匹配的任务维度。下面,我会结合能量档位来详细的讲一讲(如果你对能量档位感兴趣,可以微信中搜索“简练今日能量”小程序): 1,一档时,不要强求早起
 有很多人已经处于很低的能量,但仍然给自己安排了4档任务(走出舒适区的任务)。做不到后自己变得更加自责,从而内耗导致能量更低。
处于1档的状态是往往早上完全睡不醒,闹钟要叫很多遍,硬起床后一直中午前都属于头脑发呆的状态,类似于下图的状态。
 你可以看到整个早上都属于能量谷,如果测出来能量是1档,那这个时间段早起会非常痛苦。除了那些必须早起的情况,比如赶飞机之类的,其实这个阶段没必要早起,哪怕有很重大的考试。
在这种情况下强迫早起,就需要花很多时间来和困倦搏斗,一会喝咖啡,一会洗头,作用都不大。而且大部分时候就是起不来,这时候还会增加自责,得不偿失。 处于1档时,人已经会开始有抑郁心境之类的现象,身体也很容易生病,往往是遭遇了比较严重的内耗。这时候的最佳策略是趁白天能量相对高的时段,比如上图中的14点-18点去处理一下内耗,也许是和人谈谈,也许是自己做些梳理,或者寻求专业帮助,这些都是更加治本的策略。 2,二档时,往往给自己安排很多计划 1档已经接近抑郁,人不太折腾了。但二档是人特别焦虑,给自己安排很多计划,但往往能量不足都执行不下去。 我们大部分时候买的书、报的课、办的卡都是在二档时候做的,因为能量不足,导致很多任务根本执行不下去。 能量管理咨询中许多人就是给自己搞了很多计划,晚上干不动,就希望早起来做,但发现早上也起不来,所以就被困住了。 在2档中还要区分两种情况,如果你原来就习惯于早起,能量2档时你会发现原来能早起,但现在起不来了。这种情况可以通过增加滋养,减少耗能来解决。比如原来早起就能直接开始学习,但现在早起最好增加个热水澡,拉伸操、冥想之类的滋养行为,再开始学习。而且也不要在早上安排最耗能的输出行为(写作之类),而是安排相对耗能低的输入行为(读书之类)。 如果你本来就不习惯于早起,早起对你相当于一次突破,这是4档或者5档的任务(下图),你就更做不到了。
 虽然你很需要这个时间段,但从实践中直接这样早起干活反而效率是低的,因为你需要花无谓的死磕自己的能量,以及自责带来的能量消耗。在能量管理的私教案例中,我们往往都是先通过内耗调整,先解决早睡和睡眠质量问题,然后能量高了后第三步才解决早起问题的。
3,三档时,反思什么是高效率
 如果你本来的生物钟就可以早起,那在三档的时候你是可以“正常发挥”早起的。这时候,我们就可以关注早起的利用效率问题了。 对于很多来咨询早起的人,我都问过一个最朴素的问题,早起准备干什么?当我们讨论效率时,其实更重要的是讨论方向。方向错了,效率再高都是南辕北辙。做了这么多咨询,从高管到大学生,大部分的早起计划都没有真实的动力,经不起推敲。有人说早上要复习考试,但对考试又很犹豫和纠结,也不确定考上后是否适合自己。有人说早上要看书,一问发现也是随意乱看一些书,完全不值得早起。 当你的早起有真实的动力时,你学到的其他的效率提升小技巧就会开始管用了。比如番茄钟,我也经常用,在能量正常的时候就很管用。在能量低的时候,开着番茄钟也会拿起手机来玩。 4,四档时,创新、输出、内观的最佳时刻
 四档早起时,会感觉睡的很饱满,精神很好,头脑很清晰,而且人也很有灵感。 这时候输出就是能量匹配的,因为相比输入来讲,输出是耗能更高的。或者在一团乱麻中梳理,这也是能量低时候做不到的任务。或者内观,内观要远比向外学习更耗能,你会发现能量低时你倾向于向外学,能量高时倾向于向内看。 5,五档时,真实的面对自己 五档是突破区,是一个人有能量面对自己的恐惧的时刻,也是一个人真正有机会改变的时刻。这时候的自我梳理与重大决策的思考,往往是最有效率的。在这个时刻我都会鼓励他不要拿这些时间用来学习,而是用来去梳理自己战略方向,扬长避短的策略,自我限制的心智模式等等,这才是真正的有效率。 做个小结,别把早起简单的当做自律或者习惯,早上是一个人面对自己的时刻,无论自己能量或高或低,你都能通过早上这段时间更了解自己,从而真正的在长线视角上更有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