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煌经方——小建中汤

 碧海蓝天kv6i27 2022-08-04 发布于山东
图片

黄煌经方课堂

图片

 小建中汤 

经典的理虚方 

强壮性解痉止痛剂

适用于以腹痛、消瘦为特征的疾病

图片
图片

经典配方

图片

桂枝三两、芍药六两、甘草二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饴糖一升。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放入饴糖,再放火上使之消融,温服一升。日三服。(《伤寒论》《金匮要略》) 

 注:《金匮要略》本方中甘草为三两

图片

推荐处方

图片

桂枝10克、肉桂5克、白芍30克、炙甘草10克、生姜15克、红枣30克、饴糖50克。以水700mL,煮取汤液300mL,将饴糖溶入药液,分2〜3次温服。

图片

经典方证

图片

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不瘥者,小柴胡汤主之。

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

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梦失精,四肢酸痛,手足烦热,咽干口燥,小建中汤主之。

妇人腹中痛,小建中汤主之。

男子黄,小便自利,当与虚劳小建中汤。

图片

1、虚劳

图片

虚为消瘦,劳为乏力,患者往往缺乏耐力,或四肢酸痛等。


2、腹中痛

腹中:多指脐腹,病变多在肠道。 

急痛:阵发性疼痛,痉挛性腹痛。也指按压腹壁薄而硬,腹直肌痉挛的状态。

                                        3、发黄

“男子黄,小便自利,当与虚劳小建中汤。”脸色黄,或手足皮肤发黄,为“脾虚证”的表现。并不限于男子。

                                        4、或然证

衄:多为肌衄,如过敏性紫癜。

手足烦热:为自觉的热感,也有周身热感,女性多见。

咽干口燥:指缺乏唾液,在饥饿或疲劳时更为明显。 

心中悸:饥饿时明显。

                        适用人群 

图片

1、黄瘦毛发软

图片

§体型消瘦,胸廓扁平,腹部按压腹直肌痉挛或软弱无抵抗。 

§皮肤发黄或白色无光泽,手掌发黄。 

§头发黄细软、稀少。


2、易饥好甜食


§食量小,进食慢,容易饥饿,一吃就饱,好甜食。

3、腹痛便如栗
§易腹痛、受凉饥饿紧张均可引发。其痛为阵发性,或隐痛。大便干结,甚至如栗状。
4、舌嫩苔薄白
§舌质柔嫩,舌苔薄白,无厚腻苔。
图片

体质解释 

图片

一种以消化道症状为表现特征的虚性体质。

 体质形成的原因有营养不良、饥饿、疲劳有关。

图片

适用病证

图片

1、小儿低体重


§本方可改善小儿体质,特别适用于食欲不振、低体重、营养不良、贫血的儿童。

2、小儿腹痛


§小儿腹痛原因很多,大多为痉挛性腹痛,如肠套叠、肠痉挛、小儿疝气、腹型癫痫、肠激惹综合征、过敏性紫癜等。

 3、小儿便秘

§本方治疗婴幼儿便秘15例,服药后全部排便正常,2例可停药,其中大便仍硬,但排便顺畅(《日本东洋医学杂志》

4、小儿尿频

§孙某,女,4岁,尿频月余,一日几十次,每次量少,喜甜食,食量不大。发育一般,较瘦,神情不活泼,面色稍苍黄,腹部较紧张。诊为中气不足,脾胃虚弱,予小建中汤。十剂后,尿频好转,每日减至二十多次,面色转红。继服原方加黄耆七剂后,尿频愈,每昼夜小便仅十次左右,食量增,面色红润,体力增强,活泼,较前体胖。(《千家妙方》)

 5、小儿抽动类疾病

§如小儿癫痫、抽动症等。

 6、小儿失眠

§适用儿童以及瘦人失眠。

§其睡眠多夜半易醒来,或凌晨乱梦甚多,常常梦见进食。醒来多有自汗、心悸等。小儿多夜间哭闹。 

§临睡前服用为好。 

§盗汗烘热加龙骨15克、牡蛎15克。

 7、过敏性紫癜 

§此病大人小儿均有,如有胃肠道症状,如腹部阵发性绞痛或持续性钝痛等,或有明显的低血糖症状者,可以用小建中汤。

 8、成人消瘦

§本方适用于消瘦的男女青年,有增加食欲、增加体重、升高血压等效果。

 9、慢性胃痛

§如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轻瘫等。 

§面色黄、贫血浮肿貌,加黄芪; 

§消瘦、食欲不振,加人参;

10、慢性肝炎肝硬化

§面黄肌瘦,舌苔干净,喜甜食,大便干结、小腿抽筋者适用。

 11、乳腺小叶增生症

§乳腺小叶增生占乳房疾病中的70%左右,可发生于青春期以后的任何年龄的妇女。病人常有不同程度的乳房胀痛,胀痛与月经周期有关而呈周期性。

§本方对女性经前乳房胀痛有效。 

§适用者多皮肤细腻但发黄、消瘦、易饥、便秘倾向。

§加生麦芽30克。 

§怕冷、手足发紫、疼痛剧烈,加当归、细辛、吴茱萸。

 说明 

1、小建中汤是健脾胃的第一方。其作用是提振食欲、增进消化吸收,从而增加体重,改善体质。

2、部分患者服用本方可出现肠鸣、腹泻,可减少白芍的用量。 

3、腹痛剧烈见有鼓包者,可合大建中汤。


文稿:张薛光
编辑:李冰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