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事实与观点

 楚轩书屋 2022-08-04 发布于湖北


经历了一些事后,切记一定要区分事实与观点。事实部分不可否认,观点部分可以不认同。当被问及意见时,多陈述事实,慎重表达观点。因为观点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想起了一篇文章,摘抄如下:

    美国从小学开始教育如何分辨事实与观点(fact or opinion),告诫学生事实不可否认,而观点则可以不认同。事实和观点混淆不清,是无法进行有效思辨和质疑的。课堂上老师提问:篮球是圆的,比体操好玩。Which's which?

    事实是记录的客观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观点则是思想的主观判断,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事实从自然收集而来,使用观察、实验、记录等测量手段;观点来源于头脑,通过学习、比较、判断、质疑等思维方法。事实和观点分别代表了客观和主观,在语言陈述中各自体现出理性和感性。

    事实可以证明,也可以证伪,验证过程能够被记录下来,他人还可以重复验证和记录。否认已经验证的事实等于公然对抗客观自然,是完全失智和荒谬的。一个人不可能直接搜集所有事实,大量事实来自他人收集和记录,便有了直接事实和间接事实。

    事实的观察需要经过人的感官,带有主观性。直接观察不总是可靠,典型的例子就是魔术,众人被自己的观察所蒙蔽,以为看到了事实,却不知所观察到的现象已经被特意扭曲了。所以,“兼听则明”,重复的、多方的验证,观察记录才能成为事实。

    观点的形成建立在主观意识基础上,价值观、传统、情感、信念、态度、经验、地区等等都会影响观点的形成。观点可以根据事实推断,也可以凭借想象发挥。观点难分对错,只可评价其信念立场情感传统,依从什么样的价值观,合乎哪种逻辑,予以认同或否定。有些观点来自独立思考,更多的观点是人云亦云。

    观点可以来自直接观察的印象,也可在讨论或思辨中形成。讨论需建立在相互承认事实和共同逻辑方式的基础之上,“摆事实,讲道理”。基于事实和逻辑方能形成有效观点。有些讨论不是以事实,而以古老记载为依据,以他人观点做标准,配合赌胆量、赌金钱、赌性命,会导致无效观点。有些讨论根据未经验证的甚至是扭曲的或伪造的事实,即使逻辑再严密,也导致无效结论。

    来自验证后事实的有效观点,才能有效指导社会实践。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