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体制内核心部门待得憋屈,走还是不走?

 你一直在玩儿 2022-08-04 发布于江苏
作者介绍:

你一直在玩儿:知乎、微博、公众号、知识星球同名用户。曾在省政府办公厅、地市市委组织部、海事局工作,现为某国企办公室主任。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2020年8月,恰好是我工作整整满十年。

这十年,我坚定不移稳增长、保体重,实现了从小胖子到大胖子的量级飞跃。

这十年,我坚定不移促就业、拓岗位,实现了从海事局到组织部到办公厅到省属国企的单位转变。

这十年,我坚定不移强本领、练内功,实现了从“小鲜肉”到出书四本、粉丝数十万之“老腊肉”的成果跨越。

这十年,我坚定不移抓民生、强保障,实现了从无房无车无老婆的“三无青年”到“三有青年”的重大突破。

......

坦白讲,万事开头难。这十年总体来说,为自己的人生奠定了一个比较好的基础。比起很多工作多年还没有找到内心归属感的朋友来说,我的方向目标已经十分明确。接下来,顺着这个方向,认真抓好落实就完了。

越是在这种“岁月静好”的时候,越觉得应该复盘一下,和大家分享一点真实的感想。

今天先说第一个话题:在体制内核心部门待得憋屈,走还是不走?

常言说得好,你羡慕我在东北穿着貂,我羡慕你在江南露着腰.....(来自玩儿哥语录)

联系到工作中来说,往往大家都站在这山望那山高,比如非核心部门的同志通常会羡慕核心部门的工作,恨不得挤破头往里面挤。但事实上,身处核心部门的同志,也有很多人并不喜欢自己所待的单位。静极思动的有之,懈怠颓废的有之,跃跃欲走的有之......

大家都知道,大概六年前,我从海事局遴选进某市市委组织部,干了一年多之后,又遴选去了省府办。组织部是一个非常严谨规范的单位,干部都是论资排辈依次前进,做到科长后就等着到外单位提拔副处。提拔出去一个,我们就集体往前进一位。但当时由于种种原因,部里干部成长的速度并不快,换句话说组织部居然出不了干部。大家虽然都非常勤恳工作,但都在为他人“甘为人梯”。所以那短短一两年内,部里通过遴选、调动等方式,连续走了几个人,比如我也是其中一员。

我印象很深的是,有位同志干脆在距离科长还有一步之遥的时候拍屁股走人,到区里去先做组织部副部长后做乡镇长。当时他这样的选择,虽然不是每个人都赞同,但还是能让一部分人羡慕的。我有时候与部里的老朋友聊天,能够感觉到不少留下的人也或多或少有些迷茫和躁动。那时候我也谈不上劝人家,但是也会跟人家说,再等等,说不定后面情势会有变化呢。
果然,后面这几年情势大变,以前积压非常严重,而这几年换帅如换刀,整个部里焕然一新、风清气朗。部里大家的辛苦得到了组织的认可,同志进步速度明显加快。

我想,这中间因为看不到希望而走的同志,包括那位去做乡镇长的同志,一定没有想到现在这样的局面。如果时光倒流,大概率会重新做出选择。

这样的例子并不是孤例。拿我待过的省府办公厅来说,有些之前非常辛苦乃至于苦熬的同志,时光荏苒、风云变幻后,也一下子实现了鲤鱼跃龙门。





所以我想说的第一段话是什么呢?如果你现在在核心部门,而又待得非常郁闷,恨不得立刻就换个环境换个活法的话,我劝你还是多想想单位的好,不要轻率做出重大的改变。人是没有前后眼的,看不到未来五年十年的发展,所以很难准确判断出自身选择的好与坏。但如果你身在核心部门,请你牢记“莫为浮云遮望眼,风物长宜放眼量”。





原因很简单,核心部门之所以成为核心部门,就在于他职责重要、权力重要......换言之,核心部门的“行”,跟这个部门的一把手关系并不大。不管这个部门谁当一把手,他的重要性都摆在这里,谁也改变不了。哪怕遇到一个很保守、很谨慎、很不关心下属成长的领导,他在任的时候可能显得部门“不太行”,但他一走,部门又立刻“行”起来了。换句话说,摊上不行的领导,就好比一条巨龙被强行压住了脖子,领导一换,立刻巨龙就抬头,挺得更高。

所以如果你觉得在核心部门工作太忙、拿钱太少、进步太慢......总而言之就是一直走背字的话,我建议你再认真思考一下。一般而言,只要你自身没有重大缺陷,那最后的结果都不会太差。

我以前在办公厅的时候,处长喜欢说两句话“是金子就一定会发光”、“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我现在觉得,在核心部门,这两句话是非常贴切,大部分情况下都成立的。所以在核心部门,你只要坚持下来,付出总会有所回报的。

当然了,如果你本来就在一个人多职数少事情多钱还少的弱势部门,那我建议你进入单位之后,永远不要放弃培养自己离开它的能力。见机而作、择机而逃,有好的机会一定要想办法去离开他。
原因无他,好单位只会越来越好,差单位只会越来越差。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