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说说我吃过的那些机关食堂

 你一直在玩儿 2022-08-04 发布于江苏

作者介绍:

你一直在玩儿:知乎、微博、公众号、知识星球同名用户。曾在省政府办公厅、地市市委组织部、海事局工作,现为某国企办公室主任。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2020年8月,恰好是我工作整整满十年。

这十年,我坚定不移稳增长、保体重,实现了从小胖子到大胖子的量级飞跃。

这十年,我坚定不移促就业、拓岗位,实现了从海事局到组织部到办公厅到省属国企的单位转变。

这十年,我坚定不移强本领、练内功,实现了从“小鲜肉”到出书四本、粉丝数十万之“老腊肉”的成果跨越。

这十年,我坚定不移抓民生、强保障,实现了从无房无车无老婆的“三无青年”到“三有青年”的重大突破。

......

坦白讲,万事开头难。这十年总体来说,为自己的人生奠定了一个比较好的基础。比起很多工作多年还没有找到内心归属感的朋友来说,我的方向目标已经十分明确。接下来,顺着这个方向,认真抓好落实就完了。

越是在这种“岁月静好”的时候,越觉得应该复盘一下,和大家分享一点真实的感想。

玩儿哥十年感想之一| 在体制内核心部门待得憋屈,走还是不走?


近期,按照要求,各方关于“制止餐饮浪费”的各项举措、倡议便密集出台。

最新的一例来自江西。据媒体报道,8月19日,江西省长就厉行节约、制止餐饮浪费行为,调研了江西省行政中心西3餐厅(省级机关食堂)。看到这个新闻,干脆来回忆回忆自己工作十年,吃过见过的机关(单位)食堂呗。

01
1、食堂是第一竞争力。
去年有段时间,我们单位一直想买新办公楼。领导当时让我带着几位同志去找楼,有一条要求就是“要能办食堂”。所以我为什么在哪里都夸现单位好、领导好,因为感觉从这些细节,就能体现出领导对于干部职工的关心,并不是挂在嘴上,而是放在心上。

待过的几个单位里,曾经有一位一把手也特别重视食堂。他在大会上有句名言:“一个单位食堂搞好了,可能是它的第一竞争力”。当时领导还提问:“为什么我说是第一竞争力,而不是核心竞争力?”大哉斯言!

在我看来,食堂是第一竞争力,就是给员工留下的第一印象。一个单位能把干部职工的吃饭问题放在心上、提供方便,说实话领导是非常有功德的,也非常有眼光。以前的单位都为职工解决“衣食住行”,现在“衣住行”解决起来都不那么容易,因为按政策来说是不许可的,不许乱发钱,不能乱发待遇。但有一条,“民以食为天”,食堂弄得好、吃饭问题解决了,可能就是解决了一个天大的事儿。

所以其实把食堂办好,花不了多少钱,但他是一个单位的凝聚力的体现。我们说“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把食堂办好,就很有人情味儿。
02
2、食堂办的好不好,关键看领导吃不吃。

网上有些人提到机关食堂,就觉得各种山珍海味水果酸奶还不要钱。可现实中其实也不完全这样,哪怕一些高大上的单位。比如我原来待过的省府食堂、市府食堂,起码那时候都办得一塌糊涂,菜式一成不变,口味难吃得很。所以我们要辩证看待,有些食堂办得好,但有些食堂办得也很差。

据我观察,食堂办的好不好,取决于几个因素。一是上面所说,领导重视不重视。二是看食堂规模大小,往往几个单位凑一起吃饭的话,食堂就办不好。第三也是最关键的,其实是看领导跟不跟干部职工一起吃。

比如,在很多单位,是按照级别区分食堂的。小单位里,可能是单位领导单独一个小食堂,其他干部在大食堂。大院里,比方省里,就是副厅及以上一个食堂,处级及以下另一个食堂。再比如市里,就是正处及以上一个食堂,副处及以下一个食堂。那通常,普通干部的食堂就办不好。

相反,更多的单位,是领导和干部职工都一起吃。最多领导有个小房间,或者固定的桌子,但是菜是一样的。如果这种情况的话,食堂就一定办得很好。

03
3、食堂难吃,也有好处。

为啥说食堂难吃不完全是坏处呢?我想大概有这么几条:

一是嚼得菜根做得大事。有时候吧,晚上有点小应酬,吃点饭喝点酒,第二天去食堂吃点粗茶淡饭,感觉对身体比较有益。

二是忆苦才能思甜。刚工作的时候,分在了发达地市海事局最偏远的海事处,说实话心中感到比较郁闷。结果不久因为亚运会帆船比赛,被抽调到省内最落后地市海事局去帮助工作。那个局是又穷又抠,一桌十个人吃桌餐只舍得给我们吃四个菜(分八个碟装),整整两个月荤菜几乎天天都是一种小红鱼,干而无味。我们几个都是从大的局去帮助工作的,每天欲哭无泪只好去全市唯一的肯德基加餐。经历了这么一个锻炼之后,回到原单位感觉像天堂。

三是不知不觉促进友谊。年轻的时候,又能吃、嘴又馋,对食堂是极容易不满的。刚进组织部第一天,坐在桌子前,手机收到短信,是面对面的同志发给我的,喊我中午去吃河南烩面。就这样快速融入了组织部,认识了几位好朋友。当时大家都很年轻也很谨慎,怕被人家说我们是小团体。中午去吃个面条,都你走楼梯我走电梯你开车到大院外某处等我走过去之后再上车。后来到省府办,因为省府院子大且有后门,所以不用那么谨慎。大概有四五个兄弟,每周总会挑个中午出去改善一次伙食,喝个早茶聊一会儿天吐槽下各自的处室,既交换了信息,感情也不断得到升华。


04
4、食堂也是小社会,能够体会人生百态。

省府食堂,那时候副厅级以上领导在小二楼吃。我们自己二楼是五块钱的套餐,三楼是八块钱的自助餐。八块钱,大概有八个菜,似乎还有水果。但说实话,餐标并不高,菜也没有丰富到哪里去。但我当时有的正处、副处同事,去吃个自助餐,都感觉到幸福得不得了。还会拖家带口,把老婆也喊来吃,吃完还要打包一份带走。那时候我就觉得,哎呀做处级干部做成这样,也并没有什么意思嘛。所以客观上来说,让我深刻体会到,一个人的职位高低,只是个名分而已,切不可沾沾自喜于吃个八块钱的自助餐。事实上,我们几个朋友,出去吃四五百的自助餐,明显更好吃嘛!

又不禁想起来,食堂大妈的手抖,似乎不局限于学校食堂。单位食堂有时候也这样。我这个人能吃、爱吃,所以特别见不得大妈手抖。刚进办公厅不久,有一次去二楼食堂打饭,一位不算年老的阿姨开始手抖。我这人是无所顾忌的(反正刚来你们谁也不认识我),所以我立刻发火了,我说,你看不出来我这么胖是个饭桶吗?手抖干什么呢?多打点不行吗?当时似乎她跟我吵了,也似乎没吵,似乎多打了一勺,也似乎没多打。 不久后,处里另外同志就来跟我说,小玩啊,你刚来,你不知道这里面情况。这些打饭的是正式工,听说你还跟一位厅长太太吵起来了?我当时连忙问她,是哪位厅长的太太?原来是一位退休的省府办巡视员的续弦,据说是前妻病重期间的保姆。我当时放下心来,但也自觉以后再也不去那个窗口打饭了。

食堂有时候在拍马屁上也不遑多让。比如我待过的有的食堂,明明在南方,但因为大领导是东北人,所以食堂很长一段时间内就天天做杀猪菜、炖粉条。又比如有一次临退休的老太太书记为了显示自己对干部职工的关心,一大早跑到食堂帮师傅们蒸包子。后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网头条就是“XX书记基层日、关爱职工蒸包子”这样狗屁不通的政务信息。然后书记一退休,立刻信息就撤掉了。大约写这个的人自己也有点儿不好意思呗。

写到这里,嘴角不禁露出微笑。




诗曰:小小一盘菜,工作大舞台。生旦净末丑,谁吃谁明白。


你一直在玩儿 一个有用的公众号

长按,加关注,只玩最真实的
爱我,请给我点在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